用于尤其在机动车内室中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机动车以及操作这种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084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流出口(28)和至少一个能够输送空气经过该流出口(28)的风机(32),由此借助装置(10)能提供由借助该风机(32)所输送的空气在人(16)的口鼻区(22)前方形成的、有针对性地取向的气幕(40),用于排走微滴和/或微粒,其中,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集中件(42),其带有至少一个与流出口(28)对置的收集口(44),借助收集口,气幕(40)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因而通过气幕(40)排走的且有针对性地被引导至收集口(44)的微滴和/或微粒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有针对性地收集。粒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有针对性地收集。粒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有针对性地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尤其在机动车内室中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机动车以及操作这种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1]WO 03/086125A1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整个人脸孔上产生气幕的装置。在此,该装置是可安装在人头上的头戴配件。DE 92 09 893 U1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呼吸空气的引入或排走的系统。另外,DE 600 35 042T2公开了一种面罩。

技术实现思路

[0002]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尤其在机动车内室中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一种机动车以及一种方法,从而能很有利地排走微滴或微粒。
[0003]该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置、一种具有权利要求9的特征的机动车以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方法来完成。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了具有合适的专利技术改进方案的有利设计。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尤其是,微滴或微粒可以是指其直径大于5微米的微滴或微粒。另外,微粒或微滴可以是指其直径小于5微米且因此例如用在气溶胶中的微粒或微滴。如早就已知地,气溶胶是异质混合物,其含有固态悬浮颗粒和/或液态悬浮颗粒和气体,其中尤其是分散地容纳或布置有悬浮颗粒。因此,微滴或微粒例如是液态的或固态的悬浮颗粒。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流出口以及至少一个优选可电驱动的风机。借助风机,空气可以被输送经过流出口,由此借助该装置可提供由借助风机输送的且尤其是被输送经过流出口的空气在人的口鼻区前方形成的、有针对性地取向的气幕,用于尤其是从口鼻区和/或从布置在人口鼻区前方的区域排走微滴。换言之,当输送空气时,由通过风机输送的空气形成的气幕可以通过该装置被有针对性地提供,且因此借助于该装置的风机被输送经过流出口,使得气幕被定向地/有针对性地对准或指向口鼻区,和/或相对于口鼻区取向,使得气幕在口鼻区的前面流过,并且因此在人口鼻的前面流过,特别是以这样的方式,即形成气幕的空气接触口鼻,或者相反,与口鼻间隔开。因此,气幕可以将微滴和/或微粒从口鼻区和/或前述的布置在口鼻区前方的区域排走,从而例如气幕可以阻止微滴和/或微粒靠近、到达或进入口鼻区和进而到达口鼻且进入口鼻。
[0005]为了现在能很有利地从口鼻区和/或布置在其前方的区域排走微滴或微粒并由此例如特别有效高效地使其远离或阻止其靠近人的口鼻,本专利技术规定,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集中件,该集中件带有至少一个与流出口对置的收集口,借助收集口,可以有针对性地截留气幕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借助气幕被排走的且定向地/有针对性地被引导至收集口的微滴和/或微粒的至少一部分。这尤其是指,至少部分气幕和进而至少部分的微滴或微粒能够流过收集口且因此经由收集口流入集中件。由此,微粒或微滴没有不受控制地留在内室中且因此无法重新传回到该人或其他人,而是微滴或微粒能有针对性地被排走且因此例如远离一个人和还有其他人。由此可以保持很低的感染风险。本专利技术尤其基于以下认识:许多疾病可能通过微滴传染的方式经由呼吸被传播,例如像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借助微滴被携带的病原体可能不仅存在于直径大于5微米的微滴中,也存在于其微滴直径一般小于5微米的气
溶胶微滴中。按照最新认知,直径大于5微米的微滴和直径小于5微米的气溶胶微滴具有彼此大致相同的传染性。以下,微滴和微粒也被统称为颗粒,其中,大颗粒尤其是指其直径大于5微米的微滴或微粒,而小颗粒尤其是其直径小于5微米的微滴或微粒。大颗粒因其自重而相对快速地竖向下降且因此相对快速地向下沉淀,而小颗粒在很长时间内留在空气中。小颗粒具有比大颗粒明显更小的质量并且能在一个空间例如在机动车内室中随存在于空间内的空气流一起运动。尤其在机动车的内室中,相比于建筑物中的封闭房间,空气流以明显更高的空气速度流动,由此所述颗粒可能快速分布在整个内室中。
[0006]机动车通常具有至少一个也称为风嘴的出风器,借此给内室供应空气以由此对内室进行通风。在此情况下,出风器被空气(其形成也称为空气自由射流的空气流)流过。空气自由射流尤其在出风器区域中具有高的速度或流速,其可能导致例如随人的呼吸空气所喷出的颗粒和进而病原体的显著加速。机动车的、尤其是机动车空调设备的当前过滤系统可以过滤在所抽吸的或输送的空气、尤其是新鲜空气或循环空气中的颗粒,其中,该过滤系统通常仅具有下述的分离率,即,细小微粒或前述的小颗粒不能或仅不充分地从空气中被滤出、即可从空气中被分离出。无论可获得用于小颗粒或细小微粒的分离率是多少,都不利的是:随呼吸空气被喷出的颗粒只在长时间驻留在内室中之后才通过排风离开内室,或是随循环空气被吸出内室且被送至过滤器。鉴于此背景,本专利技术现在允许颗粒在其出现或释放的位置、即在例如是留在机动车内室中的乘客的人的口鼻区域中通过强制气流被引导向收集口并通过收集口被排走。前述的强制气流在此是气幕或形成气幕的且因此尤其从流出口流到收集口的空气,其从口鼻区和/或从布置在其前方的区域排走颗粒,将其引导到接纳口并尤其引导穿过收集口且因此输送入也称为收集件的集中件中。
[0007]流出口例如布置在流出面中或者也被称为流出表面,该装置在流出面上或通过流出面可以提供借助风机输送的空气。收集口例如也被称为集中口并且安置在集中面之处或之中,通过它,集中件(收集件)可以截留和尤其接纳至少部分气幕和进而至少部分颗粒。集中面或收集口可以例如是车辆内室边框的一部分,即,例如形成在车辆内室边框中。车辆内室边框尤其是指内饰件,借此至少部分尤其直接界定或框定优选设计成汽车、尤其是轿车的机动车的内室。强制气流造成颗粒向集中面或收集口输送并在那里被送走并且例如被分离。所截留的颗粒不会传回至该人,也不会传回至或许留在内室的其他人,因此可以将尤其在机动车行驶期间内的传染风险保持在很低范围内。
[0008]优选地,流出口在气幕的流向集中件或收集口的流动方向上与收集口至少部分、尤其是至少绝大部分或完全地重叠,由此所述颗粒能被很好地截留或收集。
[0009]为了能特别有效高效地排走颗粒,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设计中规定,该集中件设置有除了所述风机之外的另一风机,其中,以上和以下对第一风机的说明也可以容易地转用至另一风机,反之亦然。如果以下提到风机,则这是指第一风机,除非另有说明。借助另一风机,至少部分的气幕和由此至少部分的借助气幕所排走的且有针对性地被引导至收集口的微滴和/或微粒(颗粒)可被吸入接纳口。换言之,可借助另一风机吸入并由此输送空气。尤其可以借助另一风机从集中件周围抽吸空气并由此输送其经过收集口且进而将其吸入集中件(收集件)中,从而借助另一风机将至少部分气幕和进而至少部分的颗粒从收集口的周围环境吸入收集口且因此能被抽吸经过收集口。
[0010]另一实施方式的特点是,该集中件具有用于过滤使用收集口收集的气幕的至少一
部分的过滤件。以下,该部分气幕被称为气幕部分。因此至少“流过收集口且因此流入集中件并由此被收集的气幕部分”可以流过过滤件并借助过滤件被过滤,由此可以很有利地使所述颗粒远离人。
[0011]在此事实表明特别有利的是,过滤件设计成拦截直径小于5微米的微滴和/或微粒并由此将其从所截挡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有针对性地排走微滴和/或微粒的装置(10),其具有至少一个流出口(28)和至少一个能够输送空气经过该流出口(28)的风机(32),由此借助该装置(10)能提供由借助该风机(32)所输送的空气在人(16)的口鼻区(22)前方形成的且有针对性地取向的气幕(40),以用于排走微滴和/或微粒;其特征在于,该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集中件(42),该集中件带有至少一个与该流出口(28)对置的收集口(44),借助于该收集口,该气幕(40)的至少一部分和因而通过该气幕(40)排走的且被有针对性地引导至该收集口(44)的微滴和/或微粒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有针对性地收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集中件(42)具有除了该风机(32)以外额外设置的另一风机(50),借助该另一风机,所述气幕(40)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和因而通过该气幕(40)排走的且被有针对性地引导至该收集口的微滴和/或微粒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能够被吸入该收集口(4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集中件(42)具有用于过滤所述气幕(40)的借助该收集口(44)所收集的至少一部分的过滤件(5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过滤件(54)设计用于拦截直径小于5微米的微滴和/或微粒并由此从该气幕(40)的被收集部分中滤除。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流出口(28)通过管路件(36,56)构成,其中,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