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孢木霉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15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棘孢木霉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命名为棘孢木霉菌(Trichoderma asperellum),株号RPT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879。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天然液体杀菌剂,由所述棘孢木霉菌发酵培养后,去除菌体所得;所述天然液体杀菌剂针对的菌是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该天然液体杀菌剂的制备效率高、成本低、原料易得,对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卫生领域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卫生领域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棘孢木霉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棘孢木霉菌(Trichoderma asperellum)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健康与疾病防治是当前人类与社会关注的焦点,公共设施表面消杀是保障人们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举措。近几十年来,已开发和使用的抗菌剂种类越来越多,市场销售的消毒杀菌剂主要包括氧化型杀菌剂如双氧水,有机溶剂型杀菌剂如乙醇,阳离子型杀菌剂如季铵盐等,以及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类杀菌剂如载银抗菌药物等。其中,氧化型杀菌剂的杀菌效果快,但储存不稳定、具有刺激性;有机溶剂型杀菌剂易挥发;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类杀菌剂存在潜在的细胞毒性风险,并且可能会对金属过敏体质人群造成伤害;季铵盐类抗菌剂的抗菌性能受其烷基链长度的影响,长链季铵盐抗菌剂的抗菌效果不佳,使其应用具有局限性;壳聚糖类抗菌剂的抗菌性主要源于其所含聚阳离子的结构,但仅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出聚阳离子特性和抗菌性能,使其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受限。基于单一成分的抗菌剂仍存在杀菌效果差及持久性不足的问题,多种抗菌成分的复配可提高杀菌性能,但也会带来潜在的生物毒性风险。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绿色消费观念的兴起,天然源抗菌剂将成为未来消毒杀菌产品的首选。
[0003]真菌是微生物群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级代谢产物可表现出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以及对植物病原菌和农业害虫的生防能力等一系列生物活性。真菌和其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医药、食品和化工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且从真菌中获得的抗菌活性物质,属于绿色、环境友好型抗菌物质,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作用。常用的抗菌药物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分离并纯化获得;头孢菌素C来自于冠状头孢菌;此外,公开号为CN11446797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刺梨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在广谱抗菌剂中的应用,该刺梨内生真菌Epicoccum latusicollum的生物保藏号为CGMCC 40110,其代谢产物对多种细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公开号为CN109082445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银杏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在抗菌中的应用,该银杏内生真菌为银杏内生真菌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DZHQ1,保藏编号为CGMCCNo.14983,经发酵培养和乙酸乙酯提取后得到发酵培养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该提取物溶解后能够抗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0004]木霉属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多种木霉属真菌如哈茨木霉、棘孢木霉、绿色木霉等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木霉菌可通过影响竞争、拮抗作用及诱导抗性等多种机制有效防止多种植物病原菌引起植物病害。目前,商业化的木霉菌制剂已在市场投放并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但关于木霉菌及其代谢产物具有杀死致病细菌活性的报道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棘孢木霉菌及其应用,特别是在制备天然液体杀菌剂中应用,拓宽了现有技术中天然源抗菌剂的种类。
[0006]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棘孢木霉菌,命名为棘孢木霉菌(Trichoderma asperellum),株号RPT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1879。
[0008]所述棘孢木霉菌从东北小兴安岭的白色云母石分离得到,通过基因组相似度比较,与棘孢木霉菌(Trichoderma asperellum)的序列最接近,亲缘关系最近,此结果与形态鉴定结果相同,表明分离得到的RPT1菌株是棘孢木霉菌(Trichoderma asperellum),于2022年12月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1879。
[0009]所述棘孢木霉菌的IT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棘孢木霉菌在制备杀菌剂中的应用,所述杀菌剂针对的菌是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天然液体杀菌剂,由所述棘孢木霉菌发酵培养后,去除菌体所得;所述天然液体杀菌剂针对的菌是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0012]所述天然液体杀菌剂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1)将活化后的所述棘孢木霉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得到发酵原液;
[0014](2)将发酵原液离心,得到上清液,即为所述天然液体杀菌剂。
[0015]优选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浸粉0~6g/L,葡萄糖5~20g/L,酵母浸粉1~5g/L,蛋白胨1~5g/L,磷酸二氢钾0~0.5g/L,氯霉素0~0.1g/L,余量为人工海水或去离子水;进一步优选的,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6~8。
[0016]所述人工海水配方为:氯化钠24.53g/L,氯化镁5.2g/L,硫酸钠4.09g/L,氯化钙1.16g/L,氯化钾0.695g/L,碳酸氢钠0.201g/L,溴化钾0.101g/L,硼酸0.027g/L,氯化锶0.025g/L,氟化钠0.003g/L,余量为去离子水,溶液pH值为8.2(使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
[0017]优选的,发酵培养的条件为:25~30℃恒温摇床动态培养5~14天。
[0018]优选的,离心条件为:10000rpm~12000rpm,离心时间为30~40min。
[0019]进一步优选的,将发酵原液在10000rpm离心30min后,上清液用0.22μm滤膜过滤后得到所述天然液体杀菌剂。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中的棘孢木霉菌,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879,该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本专利技术利用棘孢木霉菌,发酵得到天然液体杀菌剂,且该天然液体杀菌剂的制备效率高、成本低、原料易得,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另外细胞实验证明,该天然液体杀菌剂没有生物毒性,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所述棘孢木霉菌活化3天的菌落图。
[0023]图2为所述棘孢木霉菌活化5天的菌落图。
[0024]图3中的a和b均为所述棘孢木霉菌的显微镜形态学特征图。
[0025]图4为所述棘孢木霉菌对大肠杆菌的作用效果图,其中,a为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b为天然液体杀菌剂实验组。
[0026]图5为所述棘孢木霉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图,其中,a为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b为天然液体杀菌剂实验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8]实施例1所述棘孢木霉菌的分离和鉴定
[0029](1)真菌分离纯化
[0030]所述棘孢木霉菌从东北小兴安岭的白色云母石分离得到;将取自东北小兴岭的白色云母石使用无菌水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孢木霉菌,其特征在于,命名为棘孢木霉菌(Trichoderma asperellum),株号RPT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87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棘孢木霉菌在制备杀菌剂中的应用,所述杀菌剂针对的菌是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3.一种天然液体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棘孢木霉菌发酵培养后,去除菌体所得;所述天然液体杀菌剂针对的菌是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天然液体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活化后的所述棘孢木霉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得到发酵原液;(2)将发酵原液离心,得到上清液,即为所述天然液体杀菌剂。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梅韩卓越王智娟淡焱鑫胡轩黄晶张波涛刘奕周平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