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快拆装置及电动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75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固定快拆装置及电动汽车,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快拆领域。该固定快拆装置包括连接块、连接杆、防松螺母、驱动套筒和打滑弹性机构,连接杆的卡接部能够通过连接块的第一通孔并旋转卡接在卡槽内,防松螺母套设在连接杆的连接部上,且防松螺母与连接部上的外螺纹结构螺纹连接,防松螺母和驱动套筒在周向上能够实现限位,打滑弹性机构的打滑球通过弹性体连接在驱动套筒内,且打滑球与连接部上的花键槽结构弹性抵接。卡接部和卡槽卡接且在周向上限位后,继续转动驱动套筒能够驱动连接杆竖直向下移动,以使卡接部下降至与卡槽的槽底抵接。该固定快拆装置可实现动力电池包和车身的稳定连接以及快速拆装,且连接紧固力满足需求。力满足需求。力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快拆装置及电动汽车


[0001]本公开涉及电池快拆
,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快拆装置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随着汽车功能的日益丰富,电动汽车对其搭载的电池包的电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利用充电方式补充电量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充电时长的要求,为缩短电动汽车补充电量所花费的时间以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出现了通过更换电池包的换电方式。
[0003]现有的辅助电池包与车身连接的换电机构通常采用螺栓式和卡接式两种。其中,螺栓式连接方式通常在车身端焊接螺母,在动力电池端固定螺栓,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实现动力电池包与车身的可拆卸连接。但是,该种方法可靠性差,在多次电池包拆装过程中容易出现螺牙损坏从而影响紧固效果的现象。卡接式连接方式通常在车身端固定卡接机构,这种连接方式会使得卡接机构在多次换电过程中容易磨损变形,从而导致拆装难度增大,且卡接机构无法精确控制连接的紧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固定快拆装置,该固定快拆装置能够实现第一外部件和第二外部件的可靠连接以及快速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快拆装置,用于实现第一外部件和第二外部件的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快拆装置包括:连接块(100),用于与所述第一外部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00)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110)和卡槽(120);连接杆(200),用于与所述第二外部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00)包括呈夹角连接的卡接部(210)和连接部(220),所述卡接部(21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10)并旋转卡接在所述卡槽(120)内,所述连接部(220)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221)和花键槽结构(222),所述花键槽结构(222)设置在所述外螺纹结构(221)远离所述卡接部(210)的一侧;防松螺母(300),所述防松螺母(300)套设在所述连接部(220)上,且所述防松螺母(300)与所述外螺纹结构(221)螺纹连接;驱动套筒(400),所述防松螺母(300)的部分结构置于所述驱动套筒(400)内,且所述防松螺母(300)和所述驱动套筒(400)在周向上能够实现限位;打滑弹性机构(600),所述打滑弹性机构(600)包括打滑球(610)和弹性体(620),所述打滑球(610)通过所述弹性体(620)连接在所述驱动套筒(400)内,且所述打滑球(610)与所述花键槽结构(222)弹性抵接;其中,所述卡接部(210)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10)后,转动所述驱动套筒(400)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杆(200)水平旋转,以使所述卡接部(210)转动至所述卡槽(120)内;所述卡接部(210)和所述卡槽(120)在周向上限位后,继续转动所述驱动套筒(400)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杆(200)竖直向下移动,以使所述卡接部(210)下降至与所述卡槽(120)的槽底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快拆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杆(200)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为所述卡接部(210),所述第二杆为连接部(2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快拆装置,其中,所述防松螺母(300)包括棱柱段(310),所述驱动套筒(400)内设置有多边形孔(410),所述棱柱段(310)置于所述多边形孔(410)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快拆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套筒(400)内设置有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格年张友焕韩广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