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52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至少设有沿车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沿竖直方向以螺栓锁止方式锁止或解锁电池包,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浮动单元连接于所述车身使得所述支架本体在竖向上相对所述车身可浮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快换支架的方式转接电池包,快换支架的支架本体与车身之间通过浮动单元可沿竖向相对浮动,以此减缓车身在扭曲或行驶在颠簸路况下车身所受扭矩增大或是震动直接传递至电池包带来的危害,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通过螺栓锁止方式的锁止机构即可实现换电车辆的快速安装与拆卸,简化安装与拆卸方式,提高快换效率。提高快换效率。提高快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0001]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22年07月15日的中国专利申请2022108370942 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文。


[0002]本技术涉及车辆换电
,特别涉及一种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技术介绍

[0003]目前,对于电动车辆来说,电池包与电动车辆的车体之间一般采用固定式连接,电动车辆通过充电的形式补充电能;或者,也可以电池包与电动车辆的车体之间采用快换式连接,电动车辆通过快换电池包的形式补充电能。由于充电补能的方式耗时久,快换补能的方式相对更为便捷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对于快换补能的电动车辆来说,电动车辆需设置一种电池包支架使得电池包可以快速的在电动车辆上进行拆装。电池包支架一般都是固定于电动车辆的车体上,也就是电池包支架和车体之间由于是刚性连接而导致车体在受力的情况下,力会传递给电池包支架进而再传递至电池包。
[0004]这种结构就会使得在电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转向或是颠簸所引起的车体扭曲通过刚性连接的方式直接传递至电池包支架和电池包,进而影响到电池包和电池包支架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至少设有沿车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沿竖直方向以螺栓锁止方式锁止或解锁电池包,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浮动单元连接于所述车身使得所述支架本体在竖向上相对所述车身可浮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螺母,所述螺母用于与所述电池包上的螺栓配合并通过所述螺栓锁止方式实现所述电池包和所述支架本体的锁止与解锁;或者,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用于与所述电池包上的螺母配合并通过所述螺栓锁止方式实现所述电池包和所述支架本体的锁止与解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或者所述螺母浮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锁止方式的结构还包括防转止退结构,所述防转止退结构连接于所述螺栓和/或螺母以阻止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之间相对旋转运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具有远离所述螺母的第一端,所述防转止退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周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止退结构包括内齿圈和外齿圈,所述内齿圈套设于所述外齿圈的外周侧,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外齿圈的内表面键连接,所述外齿圈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外齿圈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内齿圈的内周面与所述外齿圈的外周面卡接;所述外齿圈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外齿圈脱离所述内齿圈,且所述外齿圈被驱动而带动所述螺栓转动以实现与所述螺母锁止或解锁。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止退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端外周侧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螺栓外壁的伸出部和所述外齿圈,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外齿圈施加使所述外齿圈由所述第二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作用力。8.如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具有沿所述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车梁,所述支架本体位于所述车梁下方,所述浮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上方。9.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刘青朱明厚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