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盘式集成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01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盘式集成制动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轮胎和轮毂内侧的轮毂电机转子和轮毂电机定子,所述轮毂电机定子设置在所述轮毂电机转子的内侧,所述轮胎和所述轮毂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半轴,所述轮毂电机定子的内侧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半轴转动连接,所述轮毂电机转子和所述轮毂电机定子之间设置有转子磁轭、永磁体和定子绕组,所述轮毂电机转子和所述轮毂电机定子之间还设置有永久磁铁、发电定子线圈安装支架和发电定子线圈;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了电磁制动与线控摩擦制动系统的功能与优点,利用非接触电磁制动分担制动能量,从而降低摩擦制动器的磨损,提高车辆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能。车辆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能。车辆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盘式集成制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动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盘式集成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具有行驶时零排放的突出优点,因此受到了全世界汽车科技工作者的青睐。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实现了将动力系统、传动系统以及制动系统等集成设置于轮毂内侧,相比于传统集中驱动式电动汽车,其具有简化整车结构、减少机械损失、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便于复杂控制等优点,是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重点方向。
[0003]制动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的制动系统有液压式和气压式制动系统,存在着管道布置复杂、依靠真空助力装置、制动响应速度较慢、制动力矩不可主动调节及难于与其它系统集成控制等不足之处,不适合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底盘集成化控制的发展要求。
[0004]车辆在长时间持续制动、高强度制动或频繁制动时,制动盘或制动鼓温度会大幅度升高,使得摩擦因数下降、磨损程度加重,出现制动效能部分甚至全部损失的危险热衰退现象。虽然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等的应用提高了车辆制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它们对制动器的热衰退现象作用甚微。
[0005]基于轮毂电机的自供电式电磁

摩擦集成制动装置结合了再生制动、电磁制动与摩擦制动系统的功能与优点,可分别安装于全部车轮内侧,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便于安装及控制灵活等优点。但是,上述再生制动、电磁制动与摩擦制动的复合制动器的集成装置还较少。目前,与本专利技术专利最相近的相关技术是授权公告号为“CN104648164B”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用复合防抱死制动系统及制动控制方法”但是,摩擦制动装置采用的是带式制动,对制动鼓有较大的弯曲力,压力不均匀,散热效果不好,且容易造成材料磨损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盘式集成制动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电动汽车盘式集成制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轮胎和轮毂内侧的轮毂电机转子和轮毂电机定子,所述轮毂电机定子设置在所述轮毂电机转子的内侧,所述轮胎和所述轮毂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半轴,所述轮毂电机定子的内侧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半轴转动连接,所述轮毂电机转子和所述轮毂电机定子之间设置有转子磁轭、永磁体和定子绕组,所述轮毂电机转子和所述轮毂电机定子之间还设置有永久磁铁、发电定子线圈安装支架和发电定子线圈,所述轮毂电机定子的内侧设置有电磁制动组件。
[0009]较佳的,所述轮胎的内侧设置有摩擦制动盘和制动卡钳,所述制动卡钳通过滑动销与车桥活动连接,所述摩擦制动盘设置在所述制动卡钳的一端内侧,且与所述轮毂固定
连接,所述制动卡钳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制动电机,所述制动卡钳上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制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制动卡钳的内表面设置有摩擦块。
[0010]较佳的,所述摩擦制动盘的表面设置有覆铜层连接支架,所述覆铜层连接支架上设置有覆铜层,所述覆铜层的一侧位于所述轮毂电机定子的外侧设置有电磁线圈组件。
[0011]较佳的,所述轮毂电机转子和所述轮毂电机定子的中间位置之间设置有电力电子元件。
[0012]较佳的,所述电力电子元件与所述轮毂电机转子之间设置有隔热垫片。
[0013]较佳的,所述电磁制动组件包括电磁铁芯安装支架、电磁铁芯、电磁线圈和电磁制动盘,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电磁线圈均设置在所述电磁铁芯安装支架的内侧,所述电磁制动盘设置在所述电磁线圈的内侧,且所述电磁制动盘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半轴固定连接。
[0014]较佳的,所述电磁制动盘的外表面设置有覆铜层,所述覆铜层的厚度设置为0.8

1.2mm。
[0015]较佳的,所述制动电机设置为直流电机或步进电机。
[0016]较佳的,所述轮毂的外表面设置有半轴凸缘,所述半轴凸缘与所述半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圈组件包括电磁线圈和电磁线圈铁芯。
[001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第一、本专利技术集成了电磁制动与线控摩擦制动系统的功能与优点,利用非接触电磁制动分担制动能量,从而降低摩擦制动器的磨损,提高车辆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能;
[0019]第二、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布式布置方式,取消了传统的液压或气压管路,集成制动装置独立安装于车轮轮毂内,布置相对容易,且对原有汽车系统结构改动较小;
[0020]第三、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制动装置采用轮毂电机、电磁制动力矩与摩擦制动力矩可以联合控制,充分发挥电磁制动的作用,具有集成度高、便于布置及适用于高质量集成控制的优点;
[0021]第四、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制动装置采用了轮毂电机,轮毂电机能够省略大量传动部件,让车辆结构更简单,同时,能够实现多种复杂的驱动方式;
[0022]第五、本专利技术的发电定子线圈、发电定子线圈安装支架、永久磁铁可以为电磁制动提供电能,从而实现电磁制动能量自供给的目的,解决了电磁制动带来的能耗问题,同时,自发电功能机构也会对复合制动盘产生一定的制动阻力;
[0023]第六、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制动装置采用了三种制动方式的复合结构,发挥了各自制动系统的优势,充分利用其响应快,无接触摩擦的优点,提高了制动系统的反应速度,缩减了制动时间,提升了制动效率及制动安全性,在延长制动器使用寿命的同时也提升了车辆的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制动装置布置方式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制动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制动装置永久磁铁部分的布置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制动盘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集成制动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9]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制动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0]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31]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0032]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制动盘结构图。
[0033]附图标记:1、车轮;2、集成制动装置;3、轮胎;4、轮毂;5、永久磁铁;6、发电定子线圈安装支架;7、发电定子线圈;8、隔热垫片;9、电力电子元件;10、第一轴承;11、摩擦制动盘;12、制动卡钳;12

1、丝杆;12

2、螺母;13、摩擦块;14、制动电机;15、轮毂电机转子;16、转子磁轭;17、永磁体;18、定子绕组;19、定子铁芯;20、电磁铁芯;21、电磁线圈;22、半轴;23、电磁制动盘;24、覆铜层;25、轮毂电机定子;26、电磁铁芯安装支架;28、制动卡钳3;29、复合制动盘;30、覆铜层;31、电磁线圈组件;32、覆铜层连接支架;33、半轴凸缘。
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盘式集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轮胎(3)和轮毂(4)内侧的轮毂电机转子(15)和轮毂电机定子(25),所述轮毂电机定子(25)设置在所述轮毂电机转子(15)的内侧,所述轮胎(3)和所述轮毂(4)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半轴(22),所述轮毂电机定子(25)的内侧通过第一轴承(10)与所述半轴(22)转动连接,所述轮毂电机转子(15)和所述轮毂电机定子(25)之间设置有转子磁轭(16)、永磁体(17)和定子绕组(18),所述轮毂电机转子(15)和所述轮毂电机定子(25)之间还设置有永久磁铁(5)、发电定子线圈安装支架(6)和发电定子线圈(7),所述轮毂电机定子(25)的内侧设置有电磁制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盘式集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3)的内侧设置有摩擦制动盘(11)和制动卡钳(28),所述制动卡钳(28)通过滑动销与车桥活动连接,所述摩擦制动盘(11)设置在所述制动卡钳(28)的一端内侧,且与所述轮毂(4)固定连接,所述制动卡钳(28)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制动电机(14),所述制动卡钳(28)上转动连接有丝杆(12

1),所述丝杆(12

1)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2

2),所述制动电机(14)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12

1)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制动卡钳(28)的内表面设置有摩擦块(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盘式集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制动盘(29)的表面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奎洋楚博士仇雯王渝甬罗大鹏邹一驹昂朱睿孙钰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