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47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持式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包括一个可套设于电机的接线端的罩壳,所述罩壳的后端设置有电源线支架,所述罩壳的部分与所述电源线支架的外侧设置有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后端外壳;所述罩壳的后端设置有连接导柱,对应的,所述电源线支架上开设有可共所述连接导柱贯穿的导柱通槽,所述后端外壳上开设有可与所述连接导柱匹配的螺丝通孔,锁紧螺丝贯穿所述螺丝通孔后可与所述连接导柱旋接。本方案不仅能大大增加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装配效率,而且能有效提高装配的质量,实现装配的智能化流水运作,且易于拆卸维护。且易于拆卸维护。且易于拆卸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手持式电动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像手枪钻、角磨机等手持式电动工具,主要由电气部分、传动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均利用直流或交流电驱动主轴旋转,带动前端所夹持的工具进行工作。国内生产电动工具的企业多大上千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出现的问题除了漏电、绝缘、电路发热等电气部分问题之外,还有就是连接件松动、振动、磨损等机械故障,出现故障后,拆装较繁琐,且维修成本较高,因此,有很多使用者直接放弃维修,而是购买新的产品代替,因此,一种价格便宜、使用可靠和具有一定使用寿命的手持电动工具急需填补市场。
[0003]但鉴于目前电工工具的内部结构,其机械部分主要由主轴、轴承、大小齿轮、卡簧、密封圈等数量众多的零部件组成,零件数量和种类又决定了组装时所消耗的时间增加。因此,无论是零部件本身成本还是组装生产时的人力成本都是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大部分企业都在试图通过改变零部件材质方面以期降低产品成本,但是,零部件材料品质的降低,会直接导致产品的使用性能降低;为此,企业又试图通过机器换人的思路来改善用工难、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率,但是,鉴于手持电动工具中的零部件数量众多、规格以及材质各异的问题,例如橡胶密封圈、卡簧等零件,自动化实施起来的难度非常大,直接导致自动化的复杂程度上升,带来制造成本的直线升高,上述这些问题成为电动工具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0004]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中各用电子元器件的接线装配问题,传统的手持式电动工具中的各电子元器件的接线主要方式采用壳内人工手动焊接与布线整理,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内部结构的复杂度,而且无法实现智能机器人操作,而采用人工手动操作不仅效率低下成本高,而且对连接的质量无法保障,比如与电源线的拧绕松动,进而导致手持式电动工具在运输或使用的颠簸震动中发生接线脱落,进而会对引发安全事故,此外,由于这种接线方式的限定,使得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体的结构也存在的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0005]因此,急需一种技术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通过带有接线母端子的罩壳实现对电机接线的连接,通过带有接线公端子的电源线支架实现接线公端子与接线母端子的快速插接,通过设置于罩壳的连接导柱与设置于电源线支架的导柱通槽,以及后端外壳上的螺丝通孔,实现3者之间的快速模块化装配,本方案不仅能大大增加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装配效率,而且能有效提高装配的质量,实现装配的智能化流水运作。
[0007]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包括一个可套设于电机的接线端的罩壳,所述罩壳的后端设置有电源线支架,所述罩壳的部分与所述电源线支架的外侧设置有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后端外壳;所述罩壳的后端设置有连接导柱,对应的,所述电源线支架上开设有可共所述连接导柱贯穿的导柱通槽,所述后端外壳上开设有可与所述连接导柱匹配的螺丝通孔,锁紧螺丝贯穿所述螺丝通孔后可与所述连接导柱旋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罩壳包括漏斗状的罩壳尾端,在所述罩壳尾端设置有一组相互对称的所述连接导柱;对应的,所述电源线支架包括一对相互对称的管状支撑柱,和一个可套设所述罩壳尾端的支架腔槽,所述管状支撑柱内开设有所述导柱通槽,所述导柱通槽可与所述支架腔槽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柱通槽包括导柱进口和导柱出口,所述导柱进口位于所述支架腔槽内,所述连接导柱沿所述导柱进口进入,并经所述导柱出口伸出;所述连接导柱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导柱通槽的长度。
[0011]进一步地,沿所述连接导柱的端部开设有可供所述锁紧螺丝旋接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锁紧螺丝的长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罩壳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电机的接线连接的接线母端子,对应的,所述电源线支架上设置有可与所述接线母端子匹配的接线公端子。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母端子通过设置于所述罩壳上的端子卡槽连接,所述接线公端子通过设置于所述电源线支架上的端子支撑柱连接,所述电源线支架向所述罩壳的端部套设时,可实现所述接线公端子与所述接线母端子的插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母端子与所述接线公端子分别有2个。
[0015]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支架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和电源线,对应的,所述后端外壳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电源开关的拨杆贯穿的开关通孔,和可供所述电源线贯穿的电源线通孔。
[0016]进一步地,沿所述电源线支架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翅片,所述翅片可与所述后端外壳内壁的滑槽匹配。
[0017]进一步地,所述罩壳、所述电源线支架和所述后端外壳均为绝缘材料。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通过带有接线母端子的罩壳实现对电机接线的连接,通过带有接线公端子的电源线支架实现接线公端子与接线母端子的快速插接,通过设置于罩壳的连接导柱与设置于电源线支架的导柱通槽,以及后端外壳上的螺丝通孔,实现3者之间的快速模块化装配,本方案不仅能大大增加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装配效率,而且能有效提高装配的质量,实现装配的智能化流水运作,且易于拆卸维护。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的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的罩壳与电源
线支架连接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的剖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的后视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中电源线支架的内部视图;
[0026]图7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后端外壳结构示意图。
[0027]图示标记:
[0028]1‑
罩壳、2一电源线支架、3

后端外壳、4

连接导柱、5

导柱通槽、6

螺丝通孔、7

锁紧螺丝、8

罩壳尾端、9

管状支撑柱、10

支架腔槽、11

导柱进口、12

导柱出口、13

螺纹槽、14

接线母端子、15

接线公端子、16

端子卡槽、17

端子支撑柱、1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可套设于电机的接线端的罩壳,所述罩壳的后端设置有电源线支架,所述罩壳的部分与所述电源线支架的外侧设置有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后端外壳;所述罩壳的后端设置有连接导柱,对应的,所述电源线支架上开设有可供所述连接导柱贯穿的导柱通槽,所述后端外壳上开设有可与所述连接导柱匹配的螺丝通孔,锁紧螺丝贯穿所述螺丝通孔后可与所述连接导柱旋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包括漏斗状的罩壳尾端,在所述罩壳尾端设置有一组相互对称的所述连接导柱;对应的,所述电源线支架包括一对相互对称的管状支撑柱,和一个可套设所述罩壳尾端的支架腔槽,所述管状支撑柱内开设有所述导柱通槽,所述导柱通槽可与所述支架腔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通槽包括导柱进口和导柱出口,所述导柱进口位于所述支架腔槽内,所述连接导柱沿所述导柱进口进入,并经所述导柱出口伸出;所述连接导柱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导柱通槽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模块化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导柱的端部开设有可供所述锁紧螺丝旋接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锁紧螺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敬辉韩林男韩浩洋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