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24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8
本申请公开了钢管生产工艺,涉及钢管生产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以下步骤:S1:对管坯进行加热,管坯加热后放置在直流变频穿孔机上对其进行穿孔并进行打头;S2:对钢管进行冷拔加工,直至所需要的直径和壁厚:S3:对冷拔后的钢管放入高温炉内进行加热处理,钢管加热处理后再进行退火处理;S4:将冷却后的钢管用矫直机对其进行矫直;S5:用脱脂液将钢管内壁和外壁上的油污和杂物进行清洗;S6:通过喷砂机对钢管的外壁进行打磨;本申请该制备方法有效可靠,将热加工工艺和冷拔工艺结合起来,所制得的钢管质量好,强度高,韧性佳,满足质量需求,适于进一步的加工,通过脱脂、打磨、酸洗和钝化等工艺,满足卫生级钢管的卫生需求。满足卫生级钢管的卫生需求。满足卫生级钢管的卫生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生产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钢管生产
,具体涉及钢管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钢管,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按生产工艺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用于水、煤气管、蒸汽管道、石油输送管、石油天然气干线用的无缝钢管为卫生级,卫生级的钢管其质量要求高,表面、尺寸、性能要求均高于一般工业管,之前的工艺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需求,卫生级无缝钢管在生产中,对其打磨抛光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手段,钢管的内壁与外壁均需要打磨抛光,对于卫生级的钢管来说,内壁的要求比外壁要高,抛光不均匀时会产生抛光痕,抛光痕明显容易将流经钢管内壁的流体滞留在抛光痕内,从而影响卫生级要求,现有的内抛光机主要包括一导轨、一置于导轨上的动力装置和架设在导轨上用于对钢管夹持固定的夹持机构,动力装置具有一个旋转的旋转轴和位于旋转轴端侧的抛光件,在驱动动力装置顺沿导轨行进时旋转轴穿接在钢管内,在旋转的同时利用抛光件研磨抛光钢管内壁,以获得较为光亮的壁面,但是这种设备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一,抛光件一般为千叶轮,一般的千叶轮只能适用与之相匹配的钢管,通用性差,其二,由于部分钢管因生产需求具有较长的长度,因此,配备的旋转轴也得具有一定的长度,即使分两次抛光,分别从钢管的两端置入,旋转轴仍具有一定的长度,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抛光件位于旋转轴的端部,旋转轴越长,其端部的抛光件旋转时带给旋转轴的应力就越大,旋转轴的端部易发生一定幅度的晃动,这就导致抛光件对钢管的内壁抛光不均匀,易产生明显的抛光痕,从而影响卫生级要求,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钢管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钢管生产工艺。
[0004]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钢管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管坯进行加热,管坯加热后放置在直流变频穿孔机上对其进行穿孔并进行打头;S2:对钢管进行冷拔加工,直至所需要的直径和壁厚:S3:对冷拔后的钢管放入高温炉内进行加热处理,钢管加热处理后再进行退火处理;S4:将冷却后的钢管用矫直机对其进行矫直;S5:用脱脂液将钢管内壁和外壁上的油污和杂物进行清洗;S6:通过喷砂机对钢管的外壁进行打磨,使用抛光机构对钢管的内壁进行打磨;S7:用清水对打磨后的钢管进行清洗,清洗后将水分烘干;S8:用酸洗液对烘干后的钢管进行酸洗处理;S9:用钝化液对酸洗后的钢管进行钝化处理。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制备方法有效可靠,将热加工工艺和冷拔工艺结合起来,所制得的钢管质量好,强度高,韧性佳,满足质量需求,适于进一步的加工,通过脱脂、打磨、酸洗和钝化等工艺,满足卫生级钢管的卫生需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S6步骤中,抛光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
滑轨;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将待打磨的钢管固定;升降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升降座上固设有轴管,所述升降座用于调节所述轴管的高度,所述轴管内同轴转动贯穿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一端连接有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的电机;若干个第一安装架,一端均铰接在所述轴管上且呈环形阵列分布,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架的自由端均设置有滚珠;若干个第二安装架,一端均铰接在所述轴杆上且呈环形阵列分布,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架的自由端均设置有抛光块;两个套筒,均滑动套设在所述轴杆上,其中一个所述套筒上转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上呈环形阵列铰接有若干个第一支杆,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杆的自由端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架铰接连接,另一个所述套筒上呈环形阵列铰接有若干个第二支杆,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杆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架铰接连接;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轴杆上,其用于调节两个所述套筒同步反向滑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机构调节两个套筒同步反向运动,若干个第二支杆抵触若干个第二安装架绕铰接点转动,使得若干个抛光块抵触钢管内壁,轴杆旋转时,若干个抛光块对钢管的内壁打磨抛光,同时能适应不同内径的钢管,通用性好,若干个第一支杆抵触若干个第一安装架绕铰接点转动,从而使若干个滚珠抵触钢管的内壁,实现对轴杆端部的支撑,确保抛光块在对钢管内壁打磨抛光时,轴杆不会晃动,通过在其中一个套筒上设置套管,使得若干个第二安装架带动抛光块在对钢管内壁旋转抛光时不干涉第一安装架上滚珠对管壁的支撑。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承载台、弧形板、两个支架,其中:所述承载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弧形板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两个所述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承载台的两端,所述支架上螺纹贯穿有丝杆,所述丝杆的端部转动设置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上设置有端部活动贯穿所述支架的导向杆。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在夹持固定时,整体平放在弧形板上,钢管整体不会发生形变,始终保持与轴杆同轴的状态,以确保抛光块能均匀有效的对钢管内壁进行打磨抛光。
[0011]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穿槽和双向螺纹杆,其中:所述穿槽贯穿开设在所述轴杆上,所述双向螺纹杆同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轴杆上且位于所述穿槽内,两个所述套筒上均设置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均滑动贯穿所述穿槽且分别螺纹套设在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端。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双向螺纹杆,两个固定块因双向螺纹的作用以及与穿槽的滑动配合下,从而实现同步反向运动,以实现带动两个套筒同步反向滑动的作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包括安装台、活动板以及液压油缸,其中:所述安装台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两个竖杆,所述活动板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竖杆上,所述液压油缸设置在所述安装台上且其活塞端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轴管与所述电机均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油缸的活塞端延展或收缩,从而带动活动板升降,以调节轴杆的高度,以确保轴杆与待打磨的钢管处于同轴状态,以便于抛光块对钢管内壁进行均匀的打磨,滚珠对钢管内壁进行有效的支撑。
[0015]进一步地,所述S3步骤中,高温炉中的加热温度设置为1000

1200℃,加热时间设置为40

60min,退火处理时高温炉中的温度设置为830

840℃,保温3

6h,然后关闭高温炉,
钢管随着高温炉冷却至500

600℃,然后出炉自然冷却。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合适的温度以及世界对钢管进行加热处理和退火处理,使得钢管质量好,强度高,韧性佳,满足质量需求,适于进一步的加工。
[0017]进一步地,所述S5步骤中,脱脂液按照重量份计算包括以下物质:30份氢氧化钠、10份磷酸三钠、20份硅酸钠、10份碳酸钠以及1000份水,脱脂处理的温度控制在60~80℃,脱脂处理时间控制在240min。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择合理的配方、控制合理的温度以及合理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管坯进行加热,管坯加热后放置在直流变频穿孔机上对其进行穿孔并进行打头;S2:对钢管进行冷拔加工,直至所需要的直径和壁厚:S3:对冷拔后的钢管放入高温炉内进行加热处理,钢管加热处理后再进行退火处理;S4:将冷却后的钢管用矫直机对其进行矫直;S5:用脱脂液将钢管内壁和外壁上的油污和杂物进行清洗;S6:通过喷砂机对钢管的外壁进行打磨,使用抛光机构对钢管的内壁进行打磨;S7:用清水对打磨后的钢管进行清洗,清洗后将水分烘干;S8:用酸洗液对烘干后的钢管进行酸洗处理;S9:用钝化液对酸洗后的钢管进行钝化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步骤中,抛光机构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2);夹持机构(3),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夹持机构(3)用于将待打磨的钢管固定;升降座(4),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2)上,所述升降座(4)上固设有轴管(5),所述升降座(4)用于调节所述轴管(5)的高度,所述轴管(5)内同轴转动贯穿有轴杆(6),所述轴杆(6)的一端连接有设置在所述升降座(4)上的电机(16);若干个第一安装架(7),一端均铰接在所述轴管(5)上且呈环形阵列分布,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架(7)的自由端均设置有滚珠(8);若干个第二安装架(9),一端均铰接在所述轴杆(6)上且呈环形阵列分布,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架(7)的自由端均设置有抛光块(10);两个套筒(11),均滑动套设在所述轴杆(6)上,其中一个所述套筒(11)上转动套设有套管(12),所述套管(12)上呈环形阵列铰接有若干个第一支杆(13),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杆(13)的自由端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架(7)铰接连接,另一个所述套筒(11)上呈环形阵列铰接有若干个第二支杆(14),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杆(14)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第二安装架(9)铰接连接;调节机构(15),设置在所述轴杆(6)上,其用于调节两个所述套筒(11)同步反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承载台(301)、弧形板(302)、两个支架(303),其中:所述承载台(301)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弧形板(302)设置在所述承载台(301)上,两个所述支架(303)分别设置在所述承载台(301)的两端,所述支架(303)上螺纹贯穿有丝杆(304),所述丝杆(304)的端部转动设置有弧形块(305),所述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良穆学山高国芹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万鸿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