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分流环及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55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分流环及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分流环包括:第一环形壁,包括第一主体部、弯曲部和第一连接部,弯曲部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主体部的前端,弯曲部的第二端向第一主体部的后端延伸,第一连接部设于第一主体部的内壁;以及第二环形壁,与第一环形壁之间形成环形腔,第二环形壁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主体部的前端与弯曲部的第二端对接,第二连接部设于第二主体部的外壁,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抵接;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将环形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多个气孔,多个气孔被配置为将第二腔内的气流引向第一腔,以使气流冲击弯曲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提高换热系数和换热效果。热系数和换热效果。热系数和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发动机分流环及航空发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航天
,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分流环及航空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结冰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极大,尤其对于航空发动机来说,一旦发生结冰,轻则引起发动机进气不畅,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重则引起发动机熄火甚至物理损伤,引发严重安全事故。航空发动机分流环作为风扇后用于分隔内外涵气流的物理元件,是典型的需要防冰的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分流环及航空发动机,用于提高航空发动机分流环的防冰效果。
[000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分流环,包括:
[0005]第一环形壁,包括第一主体部、弯曲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弯曲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前端,所述弯曲部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后端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内壁,且向所述第二环形壁延伸;以及
[0006]第二环形壁,与所述第一环形壁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第二环形壁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前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分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形壁(1),包括第一主体部(11)、弯曲部(12)和第一连接部(13),所述弯曲部(12)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前端,所述弯曲部(12)的第二端(121)向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后端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13)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内壁,且向所述第二环形壁(2)延伸;以及第二环形壁(2),与所述第一环形壁(1)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第二环形壁(2)包括第二主体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所述第二主体部(21)的前端(211)与所述弯曲部(12)的第二端(121)对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2)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1)的外壁,且向所述第一环形壁(1)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2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3)抵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将所述环形腔分隔为第一腔(61)和第二腔(62),所述第一连接部(1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之间设有多个气孔(3),所述多个气孔(3)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腔(62)内的气流引向所述第一腔(61),以使气流冲击所述弯曲部(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分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1)的前端(211)设有多个缺口(212),所述多个缺口(212)与所述弯曲部(12)的第二端(121)配合形成多个排气口(4),所述多个排气口(4)中的每个排气口(4)的位置被配置为与航空发动机的一导叶(20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排气口(4)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腔(61)内的气流引向其所对应的所述导叶(2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分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2)设有多个凹槽(221),所述多个凹槽(2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3)配合形成所述多个气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杰杨军闵现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