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壳体表面喷漆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47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壳体表面喷漆加工工艺,包括:S1、将塑料壳体表面的曲面处通过摩擦件打磨;通过在壳体的上方增设两个尖端电极;S2、通过高压喷头对壳体曲面处进行冲刷,而后用高温吹风机将表面吹干;S3、调配弱酸水;S4、对壳体表面进行弱碱水雾化喷涂;S5、将壳体放入溶液池内,并对溶液池内进行搅拌;S6、将取出的壳体放置于后加工生产线上,进行冷却,形成底漆层;S7、对壳体的底漆层表面进行多次雾化喷涂,而后自然冷却。本申请对壳体表面进行了预处理,在曲面处进行加工处理,使表面不光滑,增大油漆的附着力。本申请通过在溶液池内浸染,并控制溶液池内温度,保证整个壳体的上料效果。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壳体表面喷漆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涂漆加工工艺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壳体表面喷漆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喷漆即指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或装饰层。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喷漆已由手工向工业自动化方向发展,而且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所以涂装生产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其输送部分大都是采用不锈钢网链输送。通过喷枪使油漆雾化,涂覆于物体表面的加工方法。有压缩空气喷漆、高压无空气喷漆、静电喷漆多种。喷漆作业使用含有大量溶剂的易燃漆料,在要求快速干燥的条件下挥发到空气的溶剂蒸气,易形成爆炸混合物。现有的表面处理喷漆生产线,只能对上表面进行喷漆,喷漆不均匀,在喷漆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烘干,导致喷漆的质量不一,且不对喷漆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净化,导致空气污染,申请号202111670488.5表面处理喷漆生产线,公开了一种表面处理喷漆生产线,其优化了表面处理方式,针对壳体表面的起泡,开裂等等质量问题没有做出有用的措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喷漆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壳体表面喷漆加工工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内容:
[0005]一种塑料壳体表面喷漆加工工艺,包括:S1、将塑料壳体表面的曲面处通过摩擦件打磨,使该处曲面具有毛刺,并通过橡胶滚轮挤压壳体表面;
[0006]S2、通过高压喷头对壳体曲面处进行冲刷,而后用高温吹风机将表面吹干;
[0007]S3、调配弱酸水,并且将其加热至120

145℃,用毛刷将酸水直接刷在壳体表面,静置15

20min后,重复步骤S2进行3

5次;
[0008]S4、对壳体表面进行弱碱水雾化喷涂,而后进行冷却,重复步骤S2进行3

5次;
[0009]S5、将壳体放入溶液池内,并对溶液池内进行搅拌,持续1

2h;
[0010]S6、将取出的壳体放置于后加工生产线上,进行冷却,而后进入高温灯烤箱,形成底漆层;
[0011]S7、对壳体的底漆层表面进行多次雾化喷涂,而后自然冷却。
[0012]优选的是,步骤S1中的所述摩擦件为钢丝滚轮,包括:滚轮轴,所述滚轮轴上套装有由钢丝圈制成的滚轮套。
[0013]优选的是,所述弱酸水为70%氢氟酸溶液。
[0014]优选的是,所述弱碱水的成分为73%氢氧化钠溶液。
[0015]优选的是,所述溶液池内溶液为聚氨酯(PU)类和丙烯酸树脂类涂料混合溶液。
[0016]优选的是,步骤S7的喷涂厚度为8至15μm。
[0017]优选的是,步骤S6的加工生产线为环形,并依次设有风冷区、人工区和高温区。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申请对壳体表面进行了预处理,在曲面处进行加工处理,使表面不光滑,增大油漆的附着力。
[0020]2、本申请通过在溶液池内浸染,并控制溶液池内温度,保证整个壳体的上料效果。
[0021]3、本申请针对喷涂工艺中所常见的缺陷,起泡、桔皮、开裂、脱落等进行了有效的针对处理,解决该类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一种塑料壳体表面喷漆加工工艺包括:S1、将塑料壳体表面的曲面处通过摩擦件打磨,使该处曲面具有毛刺,并通过橡胶滚轮挤压壳体表面;步骤S1中的所述摩擦件为钢丝滚轮,包括:滚轮轴,所述滚轮轴上套装有由钢丝圈制成的滚轮套。
[0025]该设计目的在于,通过物理处理手段,增加壳体曲面处的粗糙度以及极性,能够有效的提高涂层的附着力,能够改变塑料壳体表面的极性小、结晶度大、表面张力低等性质。
[0026]滚轮套能够将塑料壳体的表面产生划痕,由于滚轮套通过钢丝圈制成,具有较大的弹性,不会对壳体表面产生过大的损坏。
[0027]步骤S1还包括,利用电极处理的技术,通过在壳体的上方增设两个尖端电极,两个电级进行高压放电,将空气电离产生臭氧,臭氧使得塑料表面氧化,电场中的动态电子会不断冲击塑料表面,增加整体表面的粗糙度,进而提高附着力。
[0028]S2、通过高压喷头对壳体曲面处进行冲刷,而后用高温吹风机将表面吹干;
[0029]S3、调配弱酸水,并且将其加热至120

145℃,用毛刷将酸水直接刷在壳体表面,静置15

20min后,重复步骤S2进行3

5次;所述弱酸水为70%氢氟酸溶液。
[0030]S4、对壳体表面进行弱碱水雾化喷涂,而后进行冷却,重复步骤S2进行3

5次;所述弱碱水的成分为73%氢氧化钠溶液。
[0031]步骤S2

S4的设计目的均为将塑料壳体的表面处理光滑,防止因为划痕内的毛刺、拉边等影响后续的涂漆层附着。
[0032]S5、将壳体放入溶液池内,并对溶液池内进行搅拌,持续1

2h;所述溶液池内溶液为聚氨酯(PU)类和丙烯酸树脂类涂料混合溶液。
[0033]本申请将油漆置于溶液池内,油漆的黏度与温度成反比,温度越高,黏度越低,常温附近,温度每变化1℃,黏度变化约为2~10%,理想状态下的加工温度应当保持在20℃左右,因此,本申请通常在室温情况下加工,在温度具有明显差异时,会对溶液池进行控温处理,适应性的进行升温或者降温。
[0034]需要说明的是,黏度高的油漆会导致应用不均匀,面部出现较大颗粒或凸起,导致
表面形成斑点或暗色。
[0035]黏度低的油漆会导致湿润性过高,从而产生垂流,产生垂流点。
[0036]S6、将取出的壳体放置于后加工生产线上,进行冷却,而后进入高温灯烤箱,形成底漆层;步骤S6的加工生产线为环形,并依次设有风冷区、人工区和高温区。
[0037]风冷区通过风扇模拟吹风,对涂有油漆的壳体进行初步冷却,而后进入高温烤箱中,需要注意的是,过大的风量会导致壳体表面的桔皮缺陷,因此风速应当小于1m/s。
[0038]油漆烘烤过量,易造成变色、发脆、脱落、开裂等缺陷。
[0039]烘烤过少、温度过低,易造成起泡、脱漆等问题。
[0040]因此,本申请烘烤温度为150℃,时长为3h。
[0041]S7、对壳体的底漆层表面进行多次雾化喷涂,而后自然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壳体表面喷漆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塑料壳体表面的曲面处通过摩擦件打磨,使该处曲面具有毛刺,并通过橡胶滚轮挤压壳体表面;通过在壳体的上方增设两个尖端电极,两个电级进行高压放电,将空气电离产生臭氧,臭氧使得塑料表面氧化;S2、通过高压喷头对壳体曲面处进行冲刷,而后用高温吹风机将表面吹干;S3、调配弱酸水,并且将其加热至120

145℃,用毛刷将酸水直接刷在壳体表面,静置15

20min后,重复步骤S2进行3

5次;S4、对壳体表面进行弱碱水雾化喷涂,而后进行冷却,重复步骤S2进行3

5次;S5、将壳体放入溶液池内,并对溶液池内进行搅拌,持续1

2h,且溶液池内温度为20℃;S6、将取出的壳体放置于后加工生产线上,进行冷却,而后进入高温灯烤箱,形成底漆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阿根魏亮刘彦兵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金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