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壳体表面的喷漆修补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43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壳体表面的喷漆修补处理工艺,包括:S1:利用摩擦件针对待修补处进行打磨;S2:对打磨面积区域内进行脱脂化处理;S3:对脱脂化处理区域进行静电除尘;将塑料壳体置于负离子喷枪下进行喷扫;S4:对打磨面积区域进行底漆喷涂;S5:对打磨面积区域内进行面漆喷涂;S6:对面漆进行固化处理。本申请设计了全新的塑料壳体表面修补处理工艺,提高了壳体表面的修复效果,修复处与整体无色差。在修复过程中,解决了壳体表面灰尘、涂漆缺陷等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壳体表面的喷漆修补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喷漆修复工艺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壳体表面的喷漆修补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塑料覆盖件是目前很多产品具有的,如汽车保险杠、各种大家电的外壳等等,在经过碰撞、时长等之后,漆面会产生损坏,通常会选择对其表面进行补漆处理。目前的处理工艺通常为对待修复处进行打磨平整,利用清洁剂擦洗,然后晾干进行喷漆,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该处理方式的漆面会产生色差、连接处褶皱等质量问题,更严重的会产生脱落、起泡等严重问题,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处理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壳体表面的喷漆修补处理工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内容:
[0005]一种塑料壳体表面的喷漆修补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利用摩擦件针对待修补处进行打磨,使打磨面积覆盖于待修补处面积;
[0007]S2:对打磨面积区域内进行脱脂化处理;通过浸有低级醇类或者脂肪族类溶剂的擦拭件往复摩擦;
[0008]S3:对脱脂化处理区域进行静电除尘;将塑料壳体置于负离子喷枪下进行喷扫;
[0009]S4:对打磨面积区域进行底漆喷涂;所述底漆内加入柔软剂,且由打磨面积区域的边缘向内方向逐步喷涂;对喷涂好的底漆面进行打磨和抛光,并进行冲洗;
[0010]S5:对打磨面积区域内进行面漆喷涂;面漆喷涂面积大于打磨面积区域,并进行双层喷涂,喷涂面积依次增大;
[0011]S6:对面漆进行固化处理。
[0012]优选的是,步骤S1中所述摩擦件为800#~1600#型砂纸,通过对塑料壳体表面打磨,消除塑料壳体表面缺陷。
[0013]优选的是,步骤S2中低级醇类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所述脂肪族类溶剂为乙烷或180#汽油。
[0014]优选的是,步骤S3中喷枪相对于塑料壳体表面之间夹角呈45
°
,并在塑料壳体的一端设有集尘装置。
[0015]优选的是,步骤S4中的底漆为丙烯酸单组分底漆,所述柔软剂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羟基硅油乳液30

35%、含氢硅油乳液30

35%、硬脂酸10

12%、硬脂酸甘油酯20

22%。
[0016]优选的是,步骤S4中的对底漆面通过800#或1000#型砂纸加水进行湿磨,使用塑料磨砂膏对表面进行抛光。
[0017]优选的是,步骤S5中的面漆为聚氨酯双组分漆,且采用脂肪族异氰酸酯做固化剂。
[0018]优选的是,步骤S6中的固化温度条件70~75℃,时长为1h,并放置48h。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1、本申请设计了全新的塑料壳体表面修补处理工艺,提高了壳体表面的修复效果,修复处与整体无色差。
[0021]2、本申请在修复过程中,解决了壳体表面灰尘、涂漆缺陷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一种塑料壳体表面的喷漆修补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利用摩擦件针对待修补处进行打磨,使打磨面积覆盖于待修补处面积;所述摩擦件为800#~1600#型砂纸,通过对塑料壳体表面打磨,消除塑料壳体表面缺陷。塑料壳体表面出现损伤,通常会在损伤处伴随有毛刺、褶皱等质量问题。为了保证后续加工处理效果,需要待修补处进行打磨,将整个磨损面打磨平整。
[0026]上述打磨处理通常采用人工手持砂纸进行打磨,保证对塑料壳体表面不会出现二次伤害。
[0027]显然的,当塑料壳体出现严重的损伤,如开裂、脱落,则需要其他修补工艺处理,本申请不能够对严重损坏的塑料壳体进行修补。
[0028]S2:对打磨面积区域内进行脱脂化处理;通过浸有低级醇类或者脂肪族类溶剂的擦拭件往复摩擦;步骤S2中低级醇类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所述脂肪族类溶剂为乙烷或180#汽油。
[0029]塑料壳体表面通常残存有脱模剂,如蜡、硅酮、硬脂酸等,会导致该处喷漆产生漆膜缩孔、附着力不良,最后漆面部分脱落。基于此,本申请增加了脱脂处理,根据塑料壳体种类进行选择:对溶剂敏感的塑料制品如ABS\HIPS等,需要采取低级醇类;或采用挥发速度快的脂肪族溶剂。
[0030]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塑料壳体种类多,上述醇类和脂肪族类溶剂仍无法满足时,还可以采取甲苯等。
[0031]S3:对脱脂化处理区域进行静电除尘;将塑料壳体置于负离子喷枪下进行喷扫;步骤S3中喷枪相对于塑料壳体表面之间夹角呈45
°
,并在塑料壳体的一端设有集尘装置。
[0032]塑料制品经过注塑成型后的表面会产生静电效应,具有正点,表面易吸附灰尘,因此会使表面堆积灰尘,难以通过肉眼辨识,通过负离子喷枪对其表面处理,能够保证塑料制品表面不具有灰尘附着,保证后续漆面的附着效果。
[0033]S4:对打磨面积区域进行底漆喷涂;所述底漆内加入柔软剂,且由打磨面积区域的边缘向内方向逐步喷涂;对喷涂好的底漆面进行打磨和抛光,并进行冲洗;步骤S4中的底漆为丙烯酸单组分底漆,所述柔软剂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羟基硅油乳液30

35%、含氢硅油
乳液30

35%、硬脂酸10

12%、硬脂酸甘油酯20

22%。步骤S4中的对底漆面通过800#或1000#型砂纸加水进行湿磨,使用塑料磨砂膏对表面进行抛光。
[0034]本申请中所选择的底漆为丙烯酸底漆,以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油漆,具有漆膜干燥快、良好附着力、具有耐久性好,不泛黄等优点,但丙烯酸树脂的固体含量较少,为了防止黏度过大,喷涂时产生的拉丝或者桔皮的质量现象,本申请在底漆中加入了柔软剂。
[0035]该柔软剂为有机硅柔软剂,在微观上能够实现网状面交联结构,保证底漆的附着效果。
[0036]S5:对打磨面积区域内进行面漆喷涂;面漆喷涂面积大于打磨面积区域,并进行双层喷涂,喷涂面积依次增大;步骤S5中的面漆为聚氨酯双组分漆,且采用脂肪族异氰酸酯做固化剂。
[0037]面漆选用聚氨酯双组分漆。它采用脂肪族异氰酸酯做固化剂,具有良好的耐化学品性和机械性能以及优异的保光、保色性。聚合物中含有氨基甲酸酯键,氨酯键含量高,耐化学性更好。
[0038]树脂中除了含氨酯键以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壳体表面的喷漆修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摩擦件针对待修补处进行打磨,使打磨面积覆盖于待修补处面积;S2:对打磨面积区域内进行脱脂化处理;通过浸有低级醇类或者脂肪族类溶剂的擦拭件往复摩擦;S3:对脱脂化处理区域进行静电除尘;将塑料壳体置于负离子喷枪下进行喷扫;S4:对打磨面积区域进行底漆喷涂;所述底漆内加入柔软剂,且由打磨面积区域的边缘向内方向逐步喷涂;对喷涂好的底漆面进行打磨和抛光,并进行冲洗;S5:对打磨面积区域内进行面漆喷涂;面漆喷涂面积大于打磨面积区域,并进行双层喷涂,喷涂面积依次增大;S6:对面漆进行固化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壳体表面的喷漆修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摩擦件为800#~1600#型砂纸,通过对塑料壳体表面打磨,消除塑料壳体表面缺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壳体表面的喷漆修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低级醇类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所述脂肪族类溶剂为乙烷或180#汽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壳体表面的喷漆修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阿根魏亮刘彦兵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金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