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及其喷涂生产线,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B、挂持;C、喷涂底层;D、一次烘干;E、喷涂表层;F、二次烘干。本喷涂生产线包括机架、喷涂箱和烘箱,还包括导轨、挂杆、转盘和传动链,所述导轨首尾相连且呈闭合的环形,上述传动链连接在导轨下部处,所述转盘轴向固连在机架上,所述转盘外侧沿其周向具有若干连接部,上述挂杆上端连接在传动链下部。本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自动化程度高,本喷涂生产线作业效率高,稳定性也比较高。稳定性也比较高。稳定性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及其喷涂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及其喷涂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组装式衣帽架杆体又称导轨、滑道、是指固定在家具的柜体上,供家具的抽屉或柜板出入活动的五金连接部件。组装式衣帽架杆体适用于橱柜、家具、公文柜、浴室柜等木制与钢制抽屉等家具的抽屉连接。
[0003]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前道工序为冲压,冲压成型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喷涂处理。现有的喷涂作业均是人工作业,这样不仅作业效率低,作业环境恶劣,而且喷涂质量完全由操作者经验决定,导致喷涂质量稳定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品质量高的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所使用的生产线。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A、准备:将半成品组装式衣帽架杆体清洁处理,去除组装式衣帽架杆体表面的油污以及杂质;
[0009]B、挂持:组装式衣帽架杆体上具有贯穿的连接孔,将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连接孔套在生产线处的挂杆上;
[0010]C、喷涂底层:生产线带动挂杆移动过程中,位于挂杆上的半成品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由喷涂装置处经过,喷涂装置喷涂后在半成品组装式衣帽架杆体上形成将其包覆的底层漆;
[0011]D、一次烘干:生产线继续带动挂杆移动过程中,具有底层漆的半成品由烘箱内匀速通过,得到一次半成品;
[0012]E、喷涂表层:一次半成品再由喷涂装置处通过,喷涂装置喷涂后在一次半成品表面形成将其包覆的表层漆;
[0013]F、二次烘干:生产线带动具有表层漆的一次半成品再次由烘箱内通过,表层漆凝固后得到成品组装式衣帽架杆体。
[0014]本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创造性的先进行底层漆喷涂,烘干作业后底层漆稳定的凝固附着在组装式衣帽架杆体表面。
[0015]然后再在组装式衣帽架杆体表面喷涂表层漆,经烘干作业后,表层漆稳定的附着在底层漆上,这样操作后能使组装式衣帽架杆体表面能被油漆稳定包覆。而且两层油漆的
设置能使油漆具有一定厚度,进一步提高喷涂后的产品质量。
[0016]在上述的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中,所述步骤C中进行3—5次喷涂,第一次喷涂时间为N分钟,第2—5次的喷涂时间均为N+10分钟,N为2—4分钟。
[0017]底层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喷涂,这个过程中只需要保证组装式衣帽架杆体表面稍微具有底层漆即可。
[0018]表层漆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完成喷涂,这个过程中能保证整个组装式衣帽架杆体外侧能被稳定的喷涂表层漆。
[0019]在上述的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中,所述步骤D和步骤F中进入同一个烘箱。
[0020]一次烘干和二次烘干均是在同一个烘箱内完成作业,这样简化了整个系统的结构,适当的降低了其成本。
[002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22]一种喷涂生产线,包括机架、喷涂箱和烘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挂杆、转盘和传动链,所述导轨首尾相连且呈闭合的环形,上述传动链连接在导轨下部处,所述转盘轴向固连在机架上,所述转盘外侧沿其周向具有若干连接部,上述挂杆上端连接在传动链下部,挂杆的数量为若干根且若干挂杆沿传动链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至少两根挂杆的中部能同时嵌于转盘上对应的连接部处,上述机架穿设在喷涂箱和烘箱内。
[0023]本喷涂生产线创造性的将传动链连接在导轨下部,并且导轨是闭合的环形结构。
[0024]由于传动链上具有至少两根挂杆与对应的连接部配合,使挂杆与转盘连接。
[0025]转盘下部具有驱动件,驱动件带动转盘持续转动过程中,会带动挂杆平移。也就是说,通过转盘的转动驱动传动链沿导轨平移。
[0026]由于始终具有至少两根挂杆与转盘连接,因此,转盘转动过程中能稳定的持续拨动每根挂杆,最终使传动链稳定平移。
[0027]由于机架穿设在喷涂箱和烘箱内,因此,挂杆会以恒定的速度平稳的由喷涂箱和烘箱内通过。连接在挂杆上的组装式衣帽架杆体能得到稳定的喷涂以及烘干作业,并且上述过程中是全自动化。作业过程中,只需要操作者将组装式衣帽架杆体连接在挂杆上即可。
[0028]在上述的喷涂生产线中,所述导轨包括外导轨和内导轨,上述外导轨内侧具有凸出的导向沿一,上述内导轨外侧具有凸出的导向沿二,上述传动链上部固连有连杆,上述连杆的一端与导向沿一接触,连杆的另一端与导向沿二接触。
[0029]由于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沿和导向沿二接触,这样的结构最终将连杆稳定的限位在外导轨与内导轨之间。
[0030]在上述的喷涂生产线中,所述连杆一端连接有滚轮一,所述连杆另一端连接有滚轮二,上述滚轮一与导向沿一接触,上述滚轮二与导向沿二接触。
[0031]滚轮一与导向沿一滚动摩擦,滚轮二与导向沿二滚动摩擦,能有效减小阻力,使传动链能沿导轨稳定平移。
[0032]在上述的喷涂生产线中,所述连杆的数量为若干根,若干连杆沿传动链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
[0033]沿传动链长度方向均布设置的若干连杆能保证传动链稳定的连接在导轨下部。
[0034]在上述的喷涂生产线中,所述连接部为转盘外侧沿其周向均布的若干定位凹口,
上述挂杆中部能嵌于定位凹口处。
[0035]定位凹口与挂杆外侧相匹配,当挂杆嵌于定位凹口后,能使挂杆与转盘稳定连接。
[0036]在上述的喷涂生产线中,所述转盘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若干转盘上下相邻设置且相邻两转盘的定位凹口一一对应。
[0037]两个上下相邻设置的转盘能提高与挂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38]在上述的喷涂生产线中,所述导轨包括呈直线的轨道段一和呈弧形的轨道段二,轨道段一的数量为两条且两者水平方向平行设置,上述轨道段二的数量为两条,两条轨道段二位于轨道段一的两端处且四者之间形成闭合的环形结构。
[0039]轨道段二的弧形外侧与转盘外侧平齐,这样的结构能使传动链沿导轨稳定平移。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由于经过两侧喷涂烘干,因此,能使油漆稳定的附着在组装式衣帽架杆体上,其成品质量比较高。
[0041]本喷涂生产线由于只通过转盘驱动传动链沿导轨移动,整个生产线结构还比较简单,结构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42]图1是本喷涂生产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2是本喷涂生产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4]图3是本喷涂生产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45]图4是本喷涂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中,1、机架;2、喷涂箱;3、烘箱;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将半成品组装式衣帽架杆体清洁处理,去除组装式衣帽架杆体表面的油污以及杂质;B、挂持:组装式衣帽架杆体上具有贯穿的连接孔,将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连接孔套在生产线处的挂杆上;C、喷涂底层:生产线带动挂杆移动过程中,位于挂杆上的半成品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由喷涂装置处经过,喷涂装置喷涂后在半成品组装式衣帽架杆体上形成将其包覆的底层漆;D、一次烘干:生产线继续带动挂杆移动过程中,具有底层漆的半成品由烘箱内匀速通过,得到一次半成品;E、喷涂表层:一次半成品再由喷涂装置处通过,喷涂装置喷涂后在一次半成品表面形成将其包覆的表层漆;F、二次烘干:生产线带动具有表层漆的一次半成品再次由烘箱内通过,表层漆凝固后得到成品组装式衣帽架杆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进行3—5次喷涂,第一次喷涂时间为N分钟,第2—5次的喷涂时间均为N+10分钟,N为2—4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衣帽架杆体的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和步骤F中进入同一个烘箱。4.一种喷涂生产线,包括机架、喷涂箱和烘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挂杆、转盘和传动链,所述导轨首尾相连且呈闭合的环形,上述传动链连接在导轨下部处,所述转盘轴向固连在机架上,所述转盘外侧沿其周向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亢亢,褚才国,姚树锋,王耀强,夏阿里,陈宵依,朱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钜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