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173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负极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预充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和下高压后检测到正极接触器和负极接触器同时黏连控制策略,避免电动汽车当出现高压接触器粘连故障后立即下高压或者停止上高压等待维修处理,影响了车辆出行和应急需求。影响了车辆出行和应急需求。影响了车辆出行和应急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市场上的电动汽车当出现高压接触器粘连故障后,都会下高压或者停止上高压,处理方式较为简单粗暴,例如以下场景:
[0003]场景一:当整车上高压时,检测到负极接触器黏连时,市场上电动汽车会停止上高压,发出告警信息在仪表上;导致驾驶员不能驾驶车辆,如果此时有急事或者只能通过售后服务人员来进行处理,时间上和出行方便都受到严重影响。
[0004]场景二:当整车上高压时,检测到预充接触器黏连时,市场上电动汽车会停止上高压,发出告警信息在仪表上;导致驾驶员不能驾驶车辆,如果此时有急事或者只能通过售后服务人员来进行处理,时间上和出行方便都受到严重影响。
[0005]场景二:当整车下高压时,检测到正极接触器和负极接触器同时黏连,市场上电动汽车会禁止车辆再次上高压,发出告警信息在仪表上;导致驾驶员不能驾驶车辆,如果此时有急事或者只能通过售后服务人员来进行处理,时间上和出行方便都受到严重影响。
[0006]上述场景一、场景二和场景三情况发生后,驾驶员无论如何操作,都不会使整车上高压处于准备状态,不进行修理或是清除故障码无法驱动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负极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预充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和下高压后检测到正极接触器和负极接触器同时黏连控制策略。
[0009]优选的,所述负极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S10:整车上高压时,电池管理系统(BMS)在没有控制负极接触器闭合时,检测到电压V2大于标定值,则认为电池负极接触器黏连;
[0011]步骤S11:电池管理系统(BMS)下一步检测电压V3,若V3=0V,则可判定预充接触器和正极接触器没有黏连,则电池管理系统(BMS)可控制整车继续上高压,车辆可以驱动;
[0012]步骤S12:电池管理系统(BMS)上报电池系统故障灯,在仪表上进行显示,告知驾驶员尽快到维修店处理。
[0013]优选的,所述预充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S20:整车上高压时,电池管理系统(BMS)控制负极接触器闭合后,电压V2和V3的电压值缓慢的进行上升,则可判定预充接触器黏连,则电池管理系统(BMS)可控制整车继续上高压,车辆可以驱动;
[0015]步骤S21:电池管理系统(BMS)上报电池系统故障灯,在仪表上进行显示,告知驾驶员尽快到维修店处理。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S20中的V2和V3电压的判定的方法如下,
[0017]间隔20ms进行电压采样,若是V2b

V2a>X1v且V2c

V2b>Y1v且 V3b

V3a>X2v且V3c

V3b>Y2v,则判定预充接触器黏连故障,其中X1v、X2v、 Y1v、Y2v可根据电路特性参数进行设置和标定,其中,V2b为b时刻V2的电压值,V2a为a时刻V2的电压值,X1v为a

b时刻,允许的V2电压变化值,V2c 为c时刻V2的电压值,Y1v为b

c时刻,允许的V2电压变化值,V3b为b时刻 V3的电压值,V3a为a时刻V3的电压值,X2v为a

b时刻,允许的V3电压变化值,V3c为c时刻V3的电压值,Y2v为b

c时刻,允许的V3电压变化值。
[0018]优选的,所述下高压后检测到正极接触器和负极接触器同时黏连控制策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S30:整车下高压时,同样会检测接触器的故障状态,并且会记录故障状态,当再次上电时,电池管理系统(BMS)会读取上次正极接触器和负极接触器的故障状态;
[0020]步骤S31:当驾驶员拧钥匙上高压时,电池管理系统(BMS)读取到上次下高压车辆检测到正极接触器和负极接触器同时黏连,则此时整车处理为继续上高压;
[0021]步骤S32:电池管理系统(BMS)上报电池系统故障灯,在仪表上进行显示,告知驾驶员尽快到维修店处理。
[0022]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的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避免电动汽车当出现高压接触器粘连故障后立即下高压或者停止上高压等待维修处理,影响了车辆出行和应急需求。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2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避免电动汽车当出现高压接触器粘连故障后立即下高压或者停止上高压等待维修处理,影响了车辆出行和应急需求。
[0027]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负极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预充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和下高压后检测到正极接触器和主负极接触器同时黏连控制策略。
[0028]所述负极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S10:整车上高压时,电池管理系统(BMS)在没有控制负极接触器闭合时,检测到电压V2大于标定值,则认为电池负极接触器黏连;
[0030]步骤S11:电池管理系统(BMS)下一步检测电压V3,若V3=0V,则可判定预充接触器
和正极接触器没有黏连,则电池管理系统(BMS)可控制整车继续上高压,车辆可以驱动;
[0031]因为在负极接触器粘连的这种情况下,不会对整车造成伤害,仍然可以上高压,车辆可以驱动;
[0032]步骤S12:电池管理系统(BMS)上报电池系统故障灯,在仪表上进行显示,告知驾驶员尽快到维修店处理。因为负极接触器黏连之后,如果上电时正极接触器早已粘连,那么此时整车就没有预充功能了,会造成高压器件的损坏,还是有风险,所以需要驾驶员及时到维修店处理。
[0033]所述预充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4]步骤S20:整车上高压时,电池管理系统(BMS)控制负极接触器闭合后,电压V2和V3的电压值缓慢的进行上升,则可判定预充接触器黏连,则电池管理系统(BMS)可控制整车继续上高压,车辆可以驱动;因为在预充接触器粘连的这种情况下,不会对整车造成伤害,仍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负极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预充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和下高压后检测到正极接触器和负极接触器同时黏连控制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整车上高压时,电池管理系统(BMS)在没有控制负极接触器闭合时,检测到电压V2大于标定值,则认为电池负极接触器黏连;步骤S11:电池管理系统(BMS)下一步检测电压V3,若V3=0V,则可判定预充接触器和正极接触器没有黏连,则电池管理系统(BMS)可控制整车继续上高压,车辆可以驱动;步骤S12:电池管理系统(BMS)上报电池系统故障灯,在仪表上进行显示,告知驾驶员尽快到维修店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接触器粘连控制策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整车上高压时,电池管理系统(BMS)控制负极接触器闭合后, 电压V2和 V3的电压值缓慢的进行上升,则可判定预充接触器黏连,则电池管理系统(BMS)可控制整车继续上高压,车辆可以驱动;步骤S21:电池管理系统(BMS)上报电池系统故障灯,在仪表上进行显示,告知驾驶员尽快到维修店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接触器故障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的V2和V3电压的判定的方法如下,间隔20ms进行电压采样,若是V2b

V2a&g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聪刘彪刘威峰刘方勇密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