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48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乘用车电驱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减速器迷宫腔体和配对壳体迷宫腔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输入轴承孔、中间轴承孔、输出轴承孔和集油槽结构,所述减速器迷宫腔体设置于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所在的一侧;所述配对壳体迷宫腔体设置于电机壳体结合面所在的一侧;所述集油槽结构位于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将输入轴承孔、中间轴承孔、输出轴承孔、集油槽结构、减速器迷宫腔体和配对壳体迷宫腔体集成在一个壳体上,减少了零件数量并提高了产品可靠性。件数量并提高了产品可靠性。件数量并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乘用车电驱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乘用车电驱系统一般由减速器、电机及控制器集成设计。其中,控制器可根据产品需求进行匹配性设计,若不同产品均开发控制器则开发成本高且周期长。所以,一般在做电驱系统匹配时,从现有系列控制器中选用的居多。
[0003]但是,对于控制器尺寸较长或已有车型对电驱系统体积要求严格时,则会面临以下难点。首先,若采用在减速器壳体上增设支架的方法,则会引入装配误差累积,电机控制器安装平面可能产生倾斜或使某些连接螺栓受力增加,从而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其次,若电机壳体为轴向水道冷却时,现有技术还需要增加一段过渡壳体用于连接电机壳体与减速器壳体,多增加的密封平面增大了泄漏风险也使整箱变长。此外,一般的减速器壳体提供的轴承支撑及齿轮内腔仅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功能集成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减速器壳体集成度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减速器迷宫腔体和配对壳体迷宫腔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输入轴承孔、中间轴承孔、输出轴承孔和集油槽结构,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为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和电机壳体结合面,所述减速器迷宫腔体设置于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所在的一侧;所述输入轴承孔的外侧设有第一支撑筋板,所述壳体内侧设有第二支撑筋板,所述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错位相对设置形成减速器迷宫腔体;所述配对壳体迷宫腔体设置于电机壳体结合面所在的一侧;所述集油槽结构位于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的一侧。
[0007]优选的,所述集油槽结构包括输入轴承孔集油结构、中间轴承孔集油结构和输出轴承孔集油结构,所述中间轴承孔集油结构和输出轴承孔集油结构倾斜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输入轴承孔的外侧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支撑筋板和第四支撑筋板,所述第三支撑筋板和第四支撑筋板形成输入轴承孔集油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输入轴承孔集油结构、中间轴承孔集油结构和输出轴承孔集油结构均倾斜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所在的一侧还设有放置结构,所述放置结构处放置有磁铁。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一控制器安装支撑凸台和第二控制器安装支撑凸台,所述第一控制器安装支撑凸台和第二控制器安装支撑凸台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连接控制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器安装支撑凸台与壳体之间和第二控制器安装支撑凸台与壳体之间均设有第五支撑筋板。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五支撑筋板倾斜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输出轴承孔外侧设有第六支撑筋板,所述第六支撑筋板位于电机壳体结合面所在的一侧,部分第六支撑筋板与第五支撑筋板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壳体的电机壳体结合面所在的一侧还设有水道结构,所述水道结构的入口处设有圆角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将减速器侧水道、控制器支撑、电机轴承支撑、透气迷宫结构、集油结构等功能集成在一个壳体上,减少了零件数量并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同时降低油雾聚集引发的漏油风险。当输入轴系正转时,甩到壳体上方的油液或在上方空间形成的油雾被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挡住;当输入轴系正转时,则由迷宫腔体之间的隔板对其进行阻挡。
[0018]此外,输入轴系两侧分别有电机轴和输入轴的其中一个轴承孔,进一步提高了减速机壳体的集成度。
[0019]进一步的,油液搅拌飞溅时则起到集油作用以润滑相应位置处的轴承,避免高速运转下的轴承失效。
[0020]进一步的,磁铁用于吸附油液中的铁屑,既经济又能保证油液的清洁。
[0021]进一步的,第六支撑筋板与第五支撑筋板连接,可以同时保证第一控制器安装支撑凸台和输出轴承孔处的强度。
[0022]进一步的,圆角结构在冷却液经过时可减少水阻,增加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的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所在一侧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的电机壳体结合面所在一侧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的减速器迷宫腔体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的配对壳体的透气迷宫腔体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的水道结构的示意图。
[0028]图中,1

1、第三支撑筋板;1

2、第四支撑筋板;2

1、中间轴承孔集油结构;2

2、输出轴承孔集油结构;3、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4、放置结构;5

1、第一控制器安装支撑凸台;5

2、第二控制器安装支撑凸台;6、电机壳体结合面;7、输入轴承孔;8、水道结构;9、圆角结构;10、第一支撑筋板;11、第二支撑筋板;12、第五支撑筋板;13、第六支撑筋板;b、减速器迷宫腔体;c、通气塞安装接口;d、配对壳体透气迷宫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3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参照图1、2,包括壳体、减速器迷宫腔体b
和配对壳体迷宫腔体,壳体上设有输入轴承孔7、中间轴承孔、输出轴承孔和集油槽结构,壳体的两侧分别为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3和电机壳体结合面6,参照图3,减速器迷宫腔体b设置于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3所在的一侧;输入轴承孔7的外侧设有第一支撑筋板10,壳体内侧设有第二支撑筋板11,第一支撑筋板10和第二支撑筋板11错位相对设置形成减速器迷宫腔体b;参照图4,配对壳体迷宫腔体设置于电机壳体结合面6所在的一侧。
[0031]参照图1,集油槽结构位于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3的一侧。集油槽结构包括输入轴承孔集油结构、中间轴承孔集油结构2

1和输出轴承孔集油结构2

2,中间轴承孔集油结构2

1和输出轴承孔集油结构2

2倾斜设置,与其自身轴承孔槽底平面夹角在45
°
~60
°
。其中输入轴承孔7的外侧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支撑筋板1

1和第四支撑筋板1

2,第三支撑筋板1

1和第四支撑筋板1

2形成输入轴承孔集油结构,输入轴承孔集油结构低于输入轴轴承座底面,便于储存少量润滑油。
[0032]壳体的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3所在的一侧还设有放置结构4,放置结构4处放置有磁铁。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减速器迷宫腔体(b)和配对壳体迷宫腔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输入轴承孔(7)、中间轴承孔、输出轴承孔和集油槽结构,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为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3)和电机壳体结合面(6),所述减速器迷宫腔体(b)设置于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3)所在的一侧;所述输入轴承孔(7)的外侧设有第一支撑筋板(10),所述壳体内侧设有第二支撑筋板(11),所述第一支撑筋板(10)和第二支撑筋板(11)错位相对设置形成减速器迷宫腔体(b);所述配对壳体迷宫腔体设置于电机壳体结合面(6)所在的一侧;所述集油槽结构位于配对减速器壳体结合面(3)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结构包括输入轴承孔集油结构、中间轴承孔集油结构(2

1)和输出轴承孔集油结构(2

2),所述中间轴承孔集油结构(2

1)和输出轴承孔集油结构(2

2)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承孔(7)的外侧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支撑筋板(1

1)和第四支撑筋板(1

2),所述第三支撑筋板(1

1)和第四支撑筋板(1

2)形成输入轴承孔集油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承孔集油结构、中间轴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志姚栓高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