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循环系统及热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07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循环系统及热管理装置。该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系统,第一冷却系统内充注有第一冷却液,第一冷却系统用于驱动第一冷却液至电池包,以冷却电池包;制冷循环回路,制冷循环回路内充注有制冷剂,制冷循环回路与第一冷却系统相连通,制冷循环回路包括冷凝器;第二冷却系统,第二冷却系统内充注有第二冷却液,第二冷却系统包括散热箱,第二冷却系统用于驱动第二冷却液经散热箱至电机,以冷却电机;风机,冷凝器、散热箱和风机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冷却系统、制冷循环回路和第二冷却系统对电池包和电机进行降温,提升新能源汽车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循环系统及热管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循环系统及热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作为储能设备,性能稳定可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发挥着很大作用。
[0003]但是,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电池的环境温度升高,同时,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其内部如电机等驱动装置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对新能源汽车的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新能源汽车运行中产生的热量对运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以保证其使用寿命。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冷却系统内充注有第一冷却液,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冷却液至电池包,以冷却所述电池包;制冷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循环回路内充注有制冷剂,所述制冷循环回路与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相连通,所述制冷循环回路包括冷凝器;第二冷却系统,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内充注有第二冷却液,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包括散热箱,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冷却液经所述散热箱至电机,以冷却所述电机;风机,所述冷凝器、所述散热箱和所述风机间隔设置。
[0006]可选地,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散热箱之间。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液泵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液泵和所述制冷循环回路相连通。
[0008]可选地,所述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换热器依次闭环连通。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液泵,所述第二液泵与所述散热箱相连通。
[0010]可选地,所述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第一冷却系统、制冷循环回路和第二冷却系统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等交通工具的电池包和电机进行冷却降温,防止电池包和电机运行时产生的高温对新能源汽车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提升其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风机实现同时对制冷剂和第二冷却液散发的热量的排出,进一步提升第一冷却液对电池包的降温效果以及第二冷却液对电机的降温效果。
[0012]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
[0013]可选地,还包括防护箱,所述冷却循环系统的第一冷却系统、制冷循环回路和第二冷却系统均位于所述防护箱内;所述防护箱包括安装箱体和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所
述安装箱体一侧以形成腔体,所述制冷循环回路的冷凝器位于所述安装箱体内,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散热箱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冷却循环系统的风机安装在所述安装箱体的侧壁上,所述安装箱体内部通过所述风机与所述腔体相连通。
[0014]可选地,所述防护箱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一进液口均与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相连通,用于供所述第一冷却系统内的第一冷却液输入至电池包和由所述电池包输出至所述第一冷却系统。
[0015]可选地,所述防护箱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散热箱通过所述第二出液口用于与电机相连通,用于供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内的第二冷却液输出至所述电机,所述第二冷却系统通过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电机相连通,用于供所述第二冷却液由所述电机输入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
[0016]本技术的热管理装置与如上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具有相近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视角的防护箱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防护箱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第一冷却系统;11

第一液泵;12

换热器;2

制冷循环回路;21

冷凝器;22

压缩机;23

气液分离器;3

第二冷却系统;31

散热箱;32

第二液泵;4

风机;5

防护箱;51

安装箱体;52

防护罩;53

第一进液口;54

第一出液口;55

第二进液口;56

第二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坐标系XYZ中,X轴的正向代表右方,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Y轴的正向代表后方,Y轴的反向代表前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同时,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2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系统1,第一冷却系统1内充注有第一冷却液,第一冷却系统1用于驱动第一冷却液至电池包,以冷却电池包;制冷循环回路2,制冷循环回路2内充注有制冷剂,制冷循环回路2与第一冷却系统1相连通,制冷循环回路2包括冷凝器21;第二冷却系统3,第二冷却系统3内充注有第二冷却液,第二冷却系统3包括散热箱31,第二冷却系统3用于驱动第二冷却液经散热箱31至电机,以冷却电机;风机4,冷凝器21、散热箱31和风机4间隔设置。
[0026]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系统1内充注有第一冷却液,第一冷却系统1
可驱动第一冷却液流动,进入到电池包,第一冷却液吸收电池包在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冷却电池包;同时,第一冷却系统1与制冷循环回路2相连通,制冷循环回路2内充注有制冷剂,制冷循环回路2可驱动制冷剂流动经过冷凝器21,并与第一冷却系统1中流动的第一冷却液进行换热,从而降低第一冷却液的温度。
[0027]这样,在电池包充放电的过程中,第一冷却系统1可驱动第一冷却液流动进入到电池包内,吸收电池包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电池包的环境温度,达到防止电池包环境温度过高,影响新能源汽车运行稳定性的目的,保证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制冷循环回路2包括冷凝器21,制冷循环回路2内流动的制冷剂在到达冷凝器21内时,会放出热量,制冷剂的温度降低,降温后的制冷剂流出冷凝器21,与第一冷却液换热,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系统(1),所述第一冷却系统(1)内充注有第一冷却液,所述第一冷却系统(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冷却液至电池包,以冷却所述电池包;制冷循环回路(2),所述制冷循环回路(2)内充注有制冷剂,所述制冷循环回路(2)与所述第一冷却系统(1)相连通,所述制冷循环回路(2)包括冷凝器(21);第二冷却系统(3),所述第二冷却系统(3)内充注有第二冷却液,所述第二冷却系统(3)包括散热箱(31),所述第二冷却系统(3)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冷却液经所述散热箱(31)至电机,以冷却所述电机;风机(4),所述冷凝器(21)、所述散热箱(31)和所述风机(4)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位于所述冷凝器(21)和所述散热箱(3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系统(1)包括第一液泵(11)和换热器(12),所述换热器(12)分别与所述第一液泵(11)和所述制冷循环回路(2)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回路(2)还包括压缩机(22),所述压缩机(22)、所述冷凝器(21)和所述换热器(12)依次闭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3)还包括第二液泵(32),所述第二液泵(32)与所述散热箱(31)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回路(2)还包括气液分离器(23),所述换热器(12)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中玉刘义泉陈辉王文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创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