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结构及热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08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及热管理装置,其中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和散热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下底板和上顶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上顶板的侧板,所述下底板、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侧板围合称安装腔体,所述散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上顶板上;其中,散热组件的出风侧用于朝向上顶板与侧板的连接处设置,进而使得散热组件排出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有利于使得散热组件排出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同时排出,两个方向同时排风,有利于提高降温效率与散热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结构及热管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热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些大型移动式设备例如机车、地铁、城市轻轨和动车组等交通工具的电池组、电器柜以及元器件等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设备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影响设备稳定运行,需要通过热管理装置对设备周围环境温度进行调节。
[0003]现有技术中的热管理装置中通常设有冷凝器和散热风机配合以持续带走设备周围环境的热量。目前,热管理装置中通常设置一个出风口进行散热,一个出风口容易出现散热不及时的问题,而且,出风口的设置位置始终固定,针对安装场所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出风口被遮挡,而出现散热效果不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如何设置散热结构,以避免热管理装置中的冷凝器堵塞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和散热组件;
[0007]所述壳体包括下底板和上顶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上顶板的侧板,所述下底板、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侧板围合称安装腔体,所述散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内;
[0008]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上顶板上,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侧板上;
[0009]所述散热组件具有出风侧和进风侧,所述散热组件的出风侧用于朝向所述上顶板与所述侧板的连接处设置,使得所述散热组件排出的气流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
[00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结构及热管理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0011]在散热结构中,壳体内设置有安装腔体,安装腔体为散热组件提供安装空间,散热组件的出风侧用于朝向上顶板与侧板的连接处设置,则散热组件的出风侧排风时,风在上顶板与侧板的连接处出现分流现象,进而使得散热组件排出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有利于使得散热组件排出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同时排出,两个方向同时排风,有利于提高降温效率与散热效果。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尺寸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出风口上可拆卸设置有盖板。
[0013]优选地,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安装支架;
[0014]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用于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内。
[0015]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件和安装板,所述冷凝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用于通过所述固定件倾斜固定于所述安装腔体内,使得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下底板成角度设置,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下底板所成角度为锐角。
[0016]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通风口,所述冷凝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且用于覆盖所述通风口。
[0017]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螺孔并配有螺钉,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用于通过所述螺钉固定于所述安装腔体的内壁。
[0018]优选地,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上,使得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侧朝向所述上顶板与所述侧板的连接处设置。
[0019]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分隔所述壳体内部空间,所述下底板、所述上顶板、所述侧板和所述隔板围合组成所述安装腔体。
[0020]优选地,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所述下底板固定连接;
[0021]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隔板上或者固定于所述侧板上。
[002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结构。
[0023]所述热管理装置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散热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散热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4为本技术的散热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壳体;11下底板;12上顶板;13隔板;14侧板;15第一出风口;16所述第二出风口;17盖板;2散热组件;21冷凝器;22散热风机;3安装支架;31安装板;32通风口;3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坐标系XYZ中,X轴正向代表右方,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Y轴的正向代表后方,Y轴的反向代表前方,Z轴的正向代表下方,Z轴的反向代表上方;Z轴、X轴、Y轴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和散热组件2;
[0034]所述壳体1包括下底板11和上顶板1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下底板11和所述上顶板12的侧板14,所述下底板11、所述上顶板12和所述侧板14围合称安装腔体,所述散热组件2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内;
[0035]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15和第二出风口16,所述第一出风口15设置于所述上顶板12上,所述第二出风口16设置于所述侧板14上;
[0036]所述散热组件2具有出风侧和进风侧,所述散热组件2的出风侧用于朝向所述上顶板12与所述侧板14的连接处设置,使得所述散热组件2排出的气流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15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6排出。
[0037]在本实施例中,在散热结构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为所述散热组件提供安装空间,所述散热组件2的出风侧用于朝向所述上顶板12与所述侧板14的连接处设置,则所述散热组件2的出风侧排风时,风在所述上顶板12与所述侧板14的连接处出现分流现象,进而使得所述散热组件2排出的气流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15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6排出,有利于使得所述散热组件2排出的气流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15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6同时排出,两个方向同时排风,有利于提高降温效率与散热效果。
[0038]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15的尺寸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6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出风口15上可拆卸设置有盖板17。...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散热组件(2);所述壳体(1)包括下底板(11)和上顶板(1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下底板(11)和所述上顶板(12)的侧板(14),所述下底板(11)、所述上顶板(12)和所述侧板(14)围合称安装腔体,所述散热组件(2)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15)和第二出风口(16),所述第一出风口(15)设置于所述上顶板(12)上,所述第二出风口(16)设置于所述侧板(14)上;所述散热组件(2)具有出风侧和进风侧,所述散热组件(2)的出风侧用于朝向所述上顶板(12)与所述侧板(14)的连接处设置,使得所述散热组件(2)排出的气流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15)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6)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5)的尺寸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6)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出风口(15)上可拆卸设置有盖板(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3);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冷凝器(21),所述冷凝器(21)用于通过所述安装支架(3)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固定件和安装板(31),所述冷凝器(21)安装于所述安装板(31)上,所述安装板(31)用于通过所述固定件倾斜固定于所述安装腔体内,使得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中玉刘义泉陈辉王文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创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