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炉用输灰绞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84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灰绞龙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焚烧炉用输灰绞龙,其便于回收热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实用性;包括垃圾焚烧炉、输灰绞龙本体和换热机构,输灰绞龙本体安装在垃圾焚烧炉上,换热机构安装在输灰绞龙本体上;换热机构包括过滤组件、两组第一送气管、连接管、第二送气管、第三送气管和高温风机,两组第一送气管均通过多组导热翅片安装在输灰绞龙本体前端和后端,两组第一送气管输入端均与过滤组件左端连接,两组第一送气管输出端均与连接管连通连接,第二送气管输入端与连接管连通连接,第二送气管输出端与高温风机输入端连通连接,第三送气管输入端与高温风机输出端连通连接,第三送气管输出端与垃圾焚烧炉连通连接。连通连接。连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焚烧炉用输灰绞龙


[0001]本技术涉及输灰绞龙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焚烧炉用输灰绞龙。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垃圾焚烧炉是焚烧处理垃圾的设备,垃圾在炉膛内燃烧,变为废气进入二次燃烧室,在燃烧器的强制燃烧下燃烧完全,再进入喷淋式除尘器,除尘后经烟囱排入大气,垃圾焚烧炉由垃圾前处理系统、焚烧系统、烟雾生化除尘系统及煤气发生炉(辅助点火焚烧)四大系统组成,集自动送料、分筛、烘干、焚烧、清灰、除尘、自动化控制于一体;
[0003]现有的焚烧炉在使用中发现,垃圾在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灰渣里仍会含有热量,这些热量一方面白白散失会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也会对输灰绞龙造成影响,降低了工作效率,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回收热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实用性的焚烧炉用输灰绞龙。
[0005]本技术的焚烧炉用输灰绞龙,包括垃圾焚烧炉、输灰绞龙本体和换热机构,输灰绞龙本体安装在垃圾焚烧炉上,换热机构安装在输灰绞龙本体上;
[0006]换热机构包括过滤组件、两组第一送气管、连接管、第二送气管、第三送气管和高温风机,两组第一送气管均通过多组导热翅片安装在输灰绞龙本体前端和后端,两组第一送气管输入端均与过滤组件左端连接,两组第一送气管输出端均与连接管连通连接,第二送气管输入端与连接管连通连接,第二送气管输出端与高温风机输入端连通连接,第三送气管输入端与高温风机输出端连通连接,第三送气管输出端与垃圾焚烧炉连通连接。
[0007]本技术的焚烧炉用输灰绞龙,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收集装置和盖板,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腔,两组第一送气管输入端均与过滤腔左端连通连接,过滤腔顶部贯穿设置有清理孔,盖板左端与清理孔左端铰接,盖板右端与过滤箱右端通过锁扣连接,收集装置安装在过滤腔内,过滤腔右端贯穿设置有进风孔。
[0008]本技术的焚烧炉用输灰绞龙,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盒和过滤网,收集盒顶部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左端贯穿设置有过滤孔,过滤网固定安装在过滤孔内,收集槽右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进风孔连通。
[0009]本技术的焚烧炉用输灰绞龙,还包括抬手,抬手固定安装在盖板顶部。
[0010]本技术的焚烧炉用输灰绞龙,还包括两组保护壳,两组保护壳分别固定安装在输灰绞龙本体前端和后端,两组保护壳内均设置有保护腔,两组保护腔右端均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两组第一送气管输入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二通孔,两组保护腔左端均连通设置有第三通孔,两组第一送气管输出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三通孔。
[0011]本技术的焚烧炉用输灰绞龙,还包括多组肋板,多组肋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第一送气管输入端顶部和底部,多组肋板右端均与过滤箱左端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焚烧炉焚烧垃圾完毕后,将焚烧产生的灰渣通过绞龙输送时,启动高温风机,高温风机通过第二送气管和连接管使两组第一送气管输入端产生吸力,两组第一送气管输入端的吸力通过过滤组件将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吸入两组第一送气管,绞龙在对灰渣进行输送时,灰渣由于焚烧产生的热量会通过多组导热翅片传递给两组第一送气管,从而使两组第一送气管内的温度较低空气温度升高,同时灰渣温度也会降低,温度升高的空气通过依次连接管和第二送气管,并最终通过高温风机经第三送气管进入焚烧炉内,保持焚烧炉内空气温度,节约焚烧时所需资源,该过程实现了便于回收热量的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收集盒与过滤网连接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肋板与过滤箱连接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导热翅片与第一送气管连接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1、垃圾焚烧炉;2、输灰绞龙本体;3、第一送气管;4、连接管;5、第二送气管;6、第三送气管;7、高温风机;8、导热翅片;9、过滤箱;10、盖板;11、收集盒;12、过滤网;13、抬手;14、保护壳;15、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焚烧炉用输灰绞龙,包括垃圾焚烧炉1、输灰绞龙本体2和换热机构,输灰绞龙本体2安装在垃圾焚烧炉1上,换热机构安装在输灰绞龙本体2上;
[0020]换热机构包括过滤组件、两组第一送气管3、连接管4、第二送气管5、第三送气管6和高温风机7,两组第一送气管3均通过多组导热翅片8安装在输灰绞龙本体2前端和后端,两组第一送气管3输入端均与过滤组件左端连接,两组第一送气管3输出端均与连接管4连通连接,第二送气管5输入端与连接管4连通连接,第二送气管5输出端与高温风机7输入端连通连接,第三送气管6输入端与高温风机7输出端连通连接,第三送气管6输出端与垃圾焚烧炉1连通连接;焚烧炉焚烧垃圾完毕后,将焚烧产生的灰渣通过绞龙输送时,启动高温风机,高温风机通过第二送气管和连接管使两组第一送气管输入端产生吸力,两组第一送气管输入端的吸力通过过滤组件将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吸入两组第一送气管,绞龙在对灰渣进行输送时,灰渣由于焚烧产生的热量会通过多组导热翅片传递给两组第一送气管,从而使两组第一送气管内的温度较低空气温度升高,同时灰渣温度也会降低,温度升高的空气通过依次连接管和第二送气管,并最终通过高温风机经第三送气管进入焚烧炉内,保持焚烧炉内空气温度,节约焚烧时所需资源,该过程实现了便于回收热量的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0021]本技术的焚烧炉用输灰绞龙,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9、收集装置和盖板10,过滤箱9内设置有过滤腔,两组第一送气管3输入端均与过滤腔左端连通连接,过滤腔顶部贯
穿设置有清理孔,盖板10左端与清理孔左端铰接,盖板10右端与过滤箱9右端通过锁扣连接,收集装置安装在过滤腔内,过滤腔右端贯穿设置有进风孔;进入过滤箱箱内的空气,在经过收集装置时,空气中的杂质会被拦截下来,并积攒在收集装置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锁扣将盖板打开,取出收集装置进行清理,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0022]本技术的焚烧炉用输灰绞龙,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盒11和过滤网12,收集盒11顶部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左端贯穿设置有过滤孔,过滤网12固定安装在过滤孔内,收集槽右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进风孔连通;进入过滤箱箱内的空气,在经过过滤网时,空气中的杂质会被拦截下来,并积攒在收集盒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锁扣将盖板打开,取出收集盒进行清理,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0023]本技术的焚烧炉用输灰绞龙,还包括抬手13,抬手13固定安装在盖板10顶部;通过抬手可以便捷的抬起盖板,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0024]本技术的焚烧炉用输灰绞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焚烧炉用输灰绞龙,包括垃圾焚烧炉(1)、输灰绞龙本体(2)和换热机构,输灰绞龙本体(2)安装在垃圾焚烧炉(1)上,换热机构安装在输灰绞龙本体(2)上;其特征在于,换热机构包括过滤组件、两组第一送气管(3)、连接管(4)、第二送气管(5)、第三送气管(6)和高温风机(7),两组第一送气管(3)均通过多组导热翅片(8)安装在输灰绞龙本体(2)前端和后端,两组第一送气管(3)输入端均与过滤组件左端连接,两组第一送气管(3)输出端均与连接管(4)连通连接,第二送气管(5)输入端与连接管(4)连通连接,第二送气管(5)输出端与高温风机(7)输入端连通连接,第三送气管(6)输入端与高温风机(7)输出端连通连接,第三送气管(6)输出端与垃圾焚烧炉(1)连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用输灰绞龙,其特征在于,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9)、收集装置和盖板(10),过滤箱(9)内设置有过滤腔,两组第一送气管(3)输入端均与过滤腔左端连通连接,过滤腔顶部贯穿设置有清理孔,盖板(10)左端与清理孔左端铰接,盖板(10)右端与过滤箱(9)右端通过锁扣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冠县国环垃圾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