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323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包括输水管道,输水管道包括注水管,注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文丘管,文丘管的输出端设置有配水管,配水管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配试剂支管,配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直管,第一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旋管,螺旋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朝注水管方向的延伸的第二直管,第二直管与第一直管平行分布,第二直管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输出连接管,所述第二直管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处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堵头。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以流动方式进行配水,配水效率较高且有利于降低工作强度,适合大规模推广。大规模推广。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垃圾填埋场可以对城镇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垃圾处理包括分类、过滤、粉碎、发酵、焚烧和填埋等操作流程。其中,在垃圾发酵过程中除了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根据发酵周期适当地供给和补充水分。
[0003]目前,对垃圾发酵池加水的话一般将水源直接打入发酵池,再将发酵所需的试剂配好后逐个倒入发酵池,再对发酵池进行适当地搅拌。但是这样不仅效率低,工作强度较高,而且配水的均匀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的发酵池配水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配水效率较高且有利于降低工作强度的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包括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包括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文丘管,所述文丘管的输出端设置有配水管,所述配水管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配试剂支管,所述配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直管,所述第一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朝注水管方向的延伸的第二直管,所述第二直管与第一直管平行分布,所述第二直管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输出连接管,所述第二直管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处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堵头。
[0006]作为优选,所述堵头包括螺柱部,所述螺柱部的一端设置有朝第二直管的内部延伸的塞体部,所述螺柱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位于连接头外部的挡头部,所述挡头部的端部设置有凸体部,所述凸体部设置有与其径向贯穿的杠杆孔。
[0007]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头的侧面设置有沉头油孔,所述沉头油孔中设置有与其插接的塞子,所述塞子的端部设置有沉槽,所述沉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接孔。
[0008]作为优选,所述配试剂支管倾斜且偏心设置在配水管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配水管与第一直管和文丘管均通过螺纹套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提供的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输水管道整体采用回形的结构,其注水管处可打入一定压力的水源,而水源在经过配水管的同时可令配试剂支管处打入的试剂实现混合,并且以流动的方式在整个管道特别是螺旋管处实现充分混合,由第二直管及其输出连接管来将配好的水打入到不同的垃圾发酵池;利用堵头可对第二直管的末端进行合理地密封。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以流动方式进行配水,配水效率较高且有利于降低工作强度,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的轴测图;
[0014]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的主视图;
[0015]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的侧视图;
[0016]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在D

D向的剖视图;
[0017]以上各图中:
[0018]1、输水管道;11、注水管;12、文丘管;13、配水管;14、配试剂支管;15、第一直管;16、螺旋管;17、第二直管;18、输出连接管;19、连接头;
[0019]2、堵头;21、螺柱部;22、塞体部;23、挡头部;24、凸体部;25、杠杆孔;
[0020]3、塞子;31、沉槽;32、卡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包括输水管道1,输水管道1包括注水管11,注水管11的输出端设置有文丘管12,文丘管12的输出端设置有配水管13,配水管13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配试剂支管14,配水管13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直管15,第一直管15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旋管16,螺旋管16的另一端设置有朝注水管11方向的延伸的第二直管17,第二直管17与第一直管15平行分布,第二直管17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输出连接管18,第二直管17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头19,连接头19处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堵头2。具体地,输水管道1整体采用回形的结构,其注水管11、文丘管12、配水管13和第二直管17以及螺旋管16构成主要的配水通道,注水管11处打入的水源在文丘管12处实现加压,而水源在经过配水管13的同时可令配试剂支管14处打入的试剂实现混合,并且以流动的方式在整个管道特别是螺旋管16处实现充分混合;第二直管17沿垃圾处理中心的发酵池进行延伸,其侧面的输出连接管18来将配好的水打入到不同的垃圾发酵池。堵头2可对第二直管17的末端进行合理地密封,而且为定期疏通输水管道1提供开放条件。本装置以流动方式进行配水,配水效率较高且有利于降低工作强度。
[0024]为了提高堵头2的密封性,本技术提供的堵头2采用多段式结构。具体地,堵头2包括螺柱部21,螺柱部21的一端设置有朝第二直管17的内部延伸的塞体部22,螺柱部21的另一端设置有位于连接头19外部的挡头部23,挡头部23的端部设置有凸体部24,凸体部24
设置有与其径向贯穿的杠杆孔25。螺柱部21、塞体部22和挡头部23对连接头19进行密封,而在杠杆孔25中插入杠杆就可以对整个堵头2进行拆装。
[0025]为了方便拆装堵头2,考虑到可能出现水锈的情况,本技术在连接头19的侧面设置有沉头油孔,沉头油孔中设置有与其插接的塞子3,塞子3的端部设置有沉槽31,沉槽31的内部设置有卡接孔32。这样的话,利用车间工具卡在卡接孔中就可以将塞子3从沉头油孔中拔出,而沉头油孔中打入润滑油就可以令连接头19与堵头2的螺纹连接部分进行润滑,从而方便对堵头2进行拆装。
[0026]为了提高配水的效率,本技术提供的配试剂支管14倾斜且偏心设置在配水管13上,这样的话,从配试剂支管14打入的试剂可尽量朝配水管13的管壁切入水流,提高试剂与水流的混合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打完试剂之后可以在配试剂支管14处安装堵头进行密封。
[0027]为了方便更换配水管13,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包括输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道包括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文丘管,所述文丘管的输出端设置有配水管,所述配水管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配试剂支管,所述配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直管,所述第一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朝注水管方向的延伸的第二直管,所述第二直管与第一直管平行分布,所述第二直管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输出连接管,所述第二直管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处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堵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发酵池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包括螺柱部,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圆闫振广沈永飞陈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冠县国环垃圾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