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修方便的锅炉干法卸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096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维修方便的锅炉干法卸灰系统,包括输料管、三通分灰器、滤袋式除尘器、细灰料仓、第一卸料支管、第三链式输送机、第一链式输送机、第一料仓泵、第二链式输送机、卸料主管、第二料仓泵、第二卸料支管;所述第三链式输送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链式输送机和所述第二链式输送机下方,所述第一链式输送机和所述第二链式输送机设置在所述滤袋式除尘器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料仓泵或第二料仓泵采用间断输送的方式,每输送一次细灰,即为一个循环过程,第三链式输送机上设有第一事故卸灰主管,第一事故卸灰主管上设有第一手动插板阀。检修时,细灰从第一事故卸灰主管排出,便于设备维修。备维修。备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维修方便的锅炉干法卸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干法卸灰
,具体涉及一种维修方便的锅炉干法卸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新建及改建的转炉大多采用干法除尘。干法除尘现有的细灰输送技术是:静电除尘器收集的细灰通过内置链式输送机、气动插板阀、气动双层翻板阀、外部链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送至主厂房外的细灰仓,加湿后由汽车外运。
[0003]干法除尘现有的细灰输送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细灰输送设备故障率高,经常卡灰,严重影响转炉正常生产,细灰的贮灰及运灰受场地和距离的限制,细灰加湿不均匀,导致卸灰时到处扬尘,污染环境设备较大,且设备间相互连通,不易对连通的设备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维修方便的锅炉干法卸灰系统,以解决细灰输送设备故障率高,经常卡灰,严重影响转炉正常生产,细灰的贮灰及运灰受场地和距离的限制,细灰加湿不均匀,导致卸灰时到处扬尘,污染环境设备较大,且设备间相互连通,不易对连通的设备进行维修的问题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维修方便的锅炉干法卸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料管(26)、三通分灰器(7)、滤袋式除尘器(1)、细灰料仓(27)、第一卸料支管(10)、第三链式输送机(4)、第一链式输送机(2)、第一料仓泵(13)、第二链式输送机(3)、卸料主管(5)、第二料仓泵(18)、第二卸料支管(15);所述第三链式输送机(4)设置在所述第一链式输送机(2)和所述第二链式输送机(3)下方,所述第一链式输送机(2)和所述第二链式输送机(3)设置在所述滤袋式除尘器(1)下方;所述第一料仓泵(13)和所述第二料仓泵(18)安装在所述第三链式输送机(4)的下方,所述第三链式输送机(4)的卸灰口和所述三通分灰器(7)入口通过所述卸料主管(5)连接,所述卸料主管(5)上设有气动插板阀(6);所述第一料仓泵(13)通过所述第一卸料支管(10)与所述三通分灰器(7)连接,所述第二料仓泵(18)通过所述第二卸料支管(15)与所述三通分灰器(7)连接,所述输料管(26)与储气罐(21)连接,所述第一料仓泵(13)、第二料仓泵(18)和细灰料仓(27)通过输料管(26)相连;所述第三链式输送机(4)上设有第一事故卸灰主管(8),所述第一事故卸灰主管(8)上设有第一手动插板阀(9),所述第一料仓泵(13)和所述第二料仓泵(18)底部也可以设置排水管,所述细灰料仓(27)下锥斗上设有第二事故卸灰主管(32),所述第二事故卸灰主管(32)上设有第五手动插板阀(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维修方便的锅炉干法卸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料支管(10)上设有所述第二手动插板阀(11)和所述第一气动双闸板阀(12),所述第一料仓泵(13)上设有第一真空压力释放阀(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维修方便的锅炉干法卸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卸料支管(15)上设有第三手动插板阀(16)和第二气动双闸板阀(17),所述第二料仓泵(18)上设有第二真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逸盛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