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瑞德西韦中间体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瑞德西韦中间体合成方法,属于化学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瑞德西韦是最近市面上的一款抗病毒药物,为了降低成本,其合成方法在持续改进中,但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对合成药物的三废排放也日益提高,三废过高面临处理成本极高甚至因其过多不能生产的问题。其中一个含吡咯环的中间体的生产就存在这一问题,其结构如下:
[0003][0004]瑞德西韦吡咯环片段的合成工艺相对较固定,最后一步主要以氰基化合物关环得到目标化合物,合成文献较多但主要方法如下:
[0005][0006]该方法第一步以二氧六环为溶剂在酸催化下回流关环,反应结束回收溶剂二氧六环,乙醇结晶得到化合物2
‑
1,该步骤基本没有废水,溶剂二氧六环和乙醇也基本可以回收。
[0007]第二步上氰基用乙腈作为反应溶剂,氯磺酰异氰酸酯和过量DMF共同作用上氰基,反应较好,但后处理用大量水淬灭和疏水溶剂萃取,导致产生大量高氨氮和高COD废水,处理困难三废成本很高,萃取产物的溶剂为乙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V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质子酸存在下,将式III所示化合物与甲酰胺进行如下反应得到式V所示化合物即可,其中,环A为5~6元杂芳环、6~10元芳环、被1、2或3个R
a
取代的5~6元杂芳环或被1、2或3个R
a
取代的6~10元芳环;所述R
a
分别独立地为C1~C4烷基;R
D
为
‑
CN、
‑
COOCH3、
‑
COOH或
‑
CHO;当R
D
为
‑
CN时,R
d
为
‑
NH2;当R
D
为
‑
COOCH3时,R
d
为
‑
C=O;当R
D
为
‑
COOH时,R
d
为
‑
C=O;当R
D
为
‑
CHO时,R
d
为H;为双键或单键,相邻的两个不同时为双键;Z为N或C;R为
‑
NR1R2,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H或COOR3;R3为C1~C4烷基;X为N。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V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a)所述反应在腈类作为反应溶剂条件下进行;优选在乙腈作为反应溶剂条件下进行;b)所述反应在开放体系中进行;c)所述环A为5~6元杂芳环或6~10元芳环;优选为5~6元杂芳环;进一步优选为吡咯环;d)所述R
a
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e)所述R
D
为
‑
CN;f)所述R中,R1和R2至少有一个为H;所述R优选为
‑
NH2或
‑
NHBoc;g)所述Z为N;h)所述X为N;i)所述质子酸为无机酸的水溶液;优选硫酸、盐酸、硝酸或磷酸的水溶液;进一步优选硫酸的水溶液;j)所述式III所示化合物与甲酰胺的摩尔比为1:5~1:3;优选为1:3;k)所述反应的温度为80~120℃;优选85~115℃;进一步优选90℃、100℃或110℃;l)所述反应的时间为5~16小时;优选为8~10小时;进一步优选8或10小时;m)所述反应完全后还包括后处理,所述后处理操作为对反应产物减压浓缩,冷却,重结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V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n)当所述反应在无机酸的水溶液的存在下进行时,所述式III所示化合物与水和酸的总量的摩尔比为1:1~1:2;优选所述式III所示化合物与水和酸的总量的摩尔比1:1.5;
o)所述反应先在85℃~95℃(例如90℃)下反应0.5~2小时(例如1小时),然后95℃~105℃(例如100℃)下反应0.5~2小时(例如1小时),最后在105℃~115℃(例如110℃)下反应4~12小时(例如8小时);p)所述后处理中,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为70℃~90℃;优选80℃;所述减压浓缩的压力为150Pa~450Pa;优选300Pa;所述减压浓缩的时间为1~6小时;优选3小时;所述冷却为冷却至60℃~80℃;优选至70℃;所述重结晶为在醇类中重结晶;优选在乙醇中重结晶;所述重结晶操作为加入乙醇后冷却至
‑
5℃~5℃(例如0℃),搅拌0.5~2小时(例如1小时),然后抽滤,所述式III所示化合物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6~2:3;优选105:300;q)所述反应在开放体系中进行;所述A为吡咯;所述R
D
为
‑
CN;所述R为
‑
NHBoc;所述Z为N;所述X为N;所述酸优硫酸;所述式III所示化合物与甲酰胺的摩尔比为1:3;所述式III所示化合物与酸的摩尔比为1:1.5;所述反应先在90℃下反应1小时,然后100℃下反应1小时,最后在110℃下反应8小时;所述反应完全后对反应产物在80℃,300Pa条件下减压浓缩3小时,冷却至70℃,加入乙醇后冷却至0℃,搅拌1小时后抽滤,所述式III所示化合物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05:300。4.如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式V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
D
为
‑
CN;还包括式3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溶剂中,将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磺酰异氰酸酯和甲酰胺进行如下反应得到式3所示化合物即可,其中,所述环A、R和Z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式V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式3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r)所述溶剂为酯类溶剂、醚类溶剂或腈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乙酸乙酯,甲基叔丁基醚或乙腈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乙腈;s)所述反应在开放体系中进行;t)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与甲酰胺的摩尔比为1:2~1:5;优选为1:3;u)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磺酰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1.0~1:2.0;优选为1:1.1;v)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0~1:20.0;优选为1:5.0;w)所述反应的温度为
‑
5~5℃;优选
‑
5~0℃;进一步优选
‑
5℃或0℃;x)所述反应的时间为0.5~24小时;优选为2~6小时;进一步优选3小时;y)所述反应操作为:步骤1:式2所示化合物先与氯磺酰异氰酸酯混合;步骤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再与甲酰胺反应;z)在所述式3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完毕后加入淬灭试剂淬灭反应;所述淬灭试剂为水;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与淬灭试剂的摩尔比为1:0.5~1:2;优选为1:1.5;加入所述淬灭试剂后搅拌0.5
‑
2小时;优选1小时;搅拌温度为
‑
5~0℃;优选搅拌温度为
‑
5℃。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式V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式3所示化合物
的制备方法中,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aa)所述步骤1中,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磺酰异氰酸酯混合时,操作如下:先将式2所示化合物溶于溶剂,再加入氯磺酰异氰酸酯进行混合;其中,在室温(例如25℃)下将式2所示化合物溶于溶剂;优选滴加加入氯磺酰异氰酸酯;控温于
‑
5~5℃加入氯磺酰异氰酸酯;优选控温于0℃加入氯磺酰异氰酸酯;所述混合为控温混合,所述混合温度为
‑
5~5℃;优选
‑
5~0℃;进一步优选
‑
5℃;所述混合时间为1~3小时;优选1小时;ab)所述步骤2中,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甲酰胺反应时,反应操作如下:将甲酰胺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进行反应;其中,将甲酰胺滴加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所述滴加为0.5
‑
2小时滴加完成;优选为1小时滴加完成;控温
‑
5~5℃将甲酰胺加入反应产物中;优选控温
‑
5~0℃将甲酰胺加入反应产物中;进一步优选
‑
5℃将甲酰胺加入反应产物中;所述反应为控温反应,所述反应温度为
‑
5~0℃;优选
‑
5℃;所述反应时间为1~3小时;优选2小时;ac)所述反应淬灭后包括对所得反应产物减压浓缩得到反应产物粗品,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为30℃~40℃;优选30℃;所述减压浓缩的压力为
‑
0.15MPa~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冬,王海龙,简勇,刘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药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