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瓶罐分解回收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07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罐分解回收一体机,包括:箱体,具有一腔室,所述箱体上开设有第一回收口,用于塑料瓶的回收;分解机构,布置于所述箱体内,用于对塑料瓶的瓶盖、瓶圈进行分解;滑动机构,固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分解机构的上方,用于驱动所述分解机构,以对所述分解机构分解出的瓶盖与瓶圈进行移动分类;夹持机构,位于所述分解机构的下方,用于对塑料瓶的瓶身进行固定夹持;竖向伸缩机构,布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分解机构之间,用于对所述分解机构作竖向高度调整。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公开,能够将塑料瓶分解为若干个小单元,有效地改善了现有的塑料瓶分类回收难、成本高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罐分解回收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瓶罐回收
,更具体涉及一种瓶罐分解回收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塑料瓶回收需要人手工进行拧瓶盖分解和分类回收,成本高,耗时长,有感染的危险,不适宜小厂回收。当前市面上的塑料瓶回收一体机,设备大,结构功能单一,只能回收特定品牌的塑料瓶和易拉罐,无法完成多种的回收;设备功能上只是回收和识别,并不具有分解的初步操作。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回收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瓶罐分解回收一体机,以解决上述回收困难的问题,能够将塑料瓶分解为若干个小单元,有效地改善了现有的塑料瓶分类回收难、成本高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瓶罐分解回收一体机,包括:
[0006]箱体,具有一腔室,所述箱体上开设有第一回收口,用于塑料瓶的回收;
[0007]分解机构,布置于所述箱体内,用于对塑料瓶的瓶盖、瓶圈进行分解;
[0008]滑动机构,固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分解机构的上方,用于驱动所述分解机构,以对所述分解机构分解出的瓶盖与瓶圈进行移动分类;
[0009]夹持机构,位于所述分解机构的下方,用于对塑料瓶的瓶身进行固定夹持;
[0010]竖向伸缩机构,布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分解机构之间,用于对所述分解机构作竖向高度调整;
[0011]所述分解机构包括:
[0012]水平安装板,固设于所述滑动机构的下方,且表面开设有导向槽;
[0013]拧转组件,布置在所述水平安装板上,用于为瓶盖提供拧转力,包括:
[0014]竖向转动杆,贯穿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导向槽形成滑动配合;
[0015]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竖向转动杆转动;
[0016]转动部,呈圆盘状,布置于所述竖向转动杆的底端,并能够与瓶盖外侧面形成接触,用于为瓶盖提供转动摩擦力;
[0017]滑动调距单元,布置在所述水平安装板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拧转组件沿所述导向槽的方向滑动,以保证所述拧转组件与瓶盖的外侧相接触;
[0018]瓶盖吸附组件,布置在所述水平安装板的中央,能够在瓶盖的上方形成气压差,以对分解完成的瓶盖进行吸附;
[0019]瓶圈切除组件,与所述水平安装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瓶盖吸附组件的下方,用于将瓶圈进行切除并承托收容。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圈切除组件包括:
[0021]对向布置于所述水平安装板两侧的第一承托单元与第二承托单元,用于对切割完成的瓶圈收容;
[0022]切割单元,具有两组,固设于所述第一承托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承托单元的上方,使瓶圈分断成两部分并能够与瓶身脱离;
[0023]所述第一承托单元与所述第二承托单元均包括:
[0024]支架,竖向设置,顶端与所述水平安装板固定连接,底端向所述水平安装板的下方延伸;
[0025]活动夹层,水平布置,与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包括上层收容部与下层收容部,所述上层收容部与所述下层收容部形成有一供瓶圈收容的隔层,所述上层收容部与所述下层收容部之间铰接连接,
[0026]竖向调节机构,布置于所述支架与所述上层收容部之间,用于对所述活动夹层竖向调节,以适应瓶圈的收容位置;
[0027]拉索单元,连接在所述支架与所述下层收容部之间,配置有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下层收容部向瓶盖或瓶底的方向摆动,以实现对瓶圈的承托或释放。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室的底端通过隔板分割有用于瓶盖与瓶圈收集的第一腔体、供瓶身收集的第二腔体,以及供易拉罐收集的第三腔体。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机构包括:
[0030]设置于所述腔室顶端的滑槽,所述滑槽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滑槽的开口形成有收缩部;
[0031]第一丝杆,沿所述滑槽的开设轨迹方向平行布置,且一端配接有第三驱动单元;
[0032]第一滑块,与所述滑槽构成滑动限位配合,且与所述第一丝杆构成螺纹连接。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传送机构,布置于所述第一回收口与所述分解机构之间;
[0034]所述第一回收口开设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回收口与所述传送机构之间还设有升降平台,用于承载不同高度的塑料瓶,所述升降平台上还设有推板,所述推板配置有第四驱动单元,用于将所述升降平台上的塑料瓶推送至所述传送机构上;
[0035]所述夹持机构布置在所述传送机构上;
[0036]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第三视觉传感器,用于检测塑料瓶的高度。
[003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拧转组件设有两组,对向分布在所述瓶盖的外侧,以对瓶盖形成夹持。
[003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调距单元包括:
[0039]第二丝杆,布置在所述水平安装板的下方,外端配接有第五驱动单元;
[0040]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竖向转动杆相套接。
[004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瓶身切碎机构,布置在所述传送机构的传输末端,用于对分解完成的塑料瓶的瓶身进行切碎。
[004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视觉传感器与第二视觉传感器,分别布置在所述箱体的内壁,分别用于检测塑料瓶的位置与检测瓶圈、瓶盖的位置。
[004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调节机构包括:偏心凸轮,与所述偏心凸轮配合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上层收容部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偏心凸轮配接有第六驱动单
元,所述移动块与所述支架的底部滑动连接。
[004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压罐装置,用于对易拉罐进行压扁。
[00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6](1)一种瓶罐分解回收一体机,通过分解机构能够将塑料瓶分解为瓶盖、瓶圈以及瓶身三个部分,通过滑动机构能够将分解出的瓶盖与瓶圈移动至指定的地方,进行回收;通过夹持机构对塑料瓶的瓶身进行夹持,分解机构采用转动副在瓶盖的外侧施加转动摩擦力,通过吸附组件将脱离的瓶盖吸附,瓶圈切除组件,能够对瓶圈进行切割并收容,拉索单元通过收放以实现对瓶圈的承托与释放,有效解决了塑料瓶分类回收难、成本高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极大程度提高了塑料瓶的回收利用率,从而达到了将可持续利用资源快速投入循环利用的目的。
[0047](2)分解机构与塑料瓶的瓶盖进行对位,拉索单元为下层收容部提供拉力,使得下层收容部向瓶盖的方向摆动,第一承托单元与第二承托单元的下层收容部之间形成有供塑料瓶瓶肩收容的锥形腔室,便于塑料瓶的瓶盖进行对位,提高了对位效率。
[0048](3)自动化的回收过程,能够适应不同高度、大小的塑料瓶,节约了人力与成本,降低了员工感染和受伤的可能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罐分解回收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具有一腔室,所述箱体上开设有第一回收口,用于塑料瓶的回收;分解机构,布置于所述箱体内,用于将塑料瓶的瓶盖、瓶圈与瓶身进行分离;滑动机构,固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分解机构的上方,用于驱动所述分解机构,以对所述分解机构分解出的瓶盖与瓶圈进行移动分类;夹持机构,位于所述分解机构的下方,用于对塑料瓶的瓶身进行固定夹持;竖向伸缩机构,布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分解机构之间,用于对所述分解机构作竖向高度调整;所述分解机构包括:水平安装板,固设于所述滑动机构的下方,且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拧转组件,布置在所述水平安装板上,用于为瓶盖提供拧转力,包括:竖向转动杆,贯穿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导向槽形成滑动配合;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竖向转动杆转动;转动部,呈圆盘状,布置于所述竖向转动杆的底端,并能够与瓶盖外侧面形成接触,用于为瓶盖提供转动摩擦力;滑动调距单元,布置在所述水平安装板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拧转组件沿所述导向槽的方向滑动,以保证所述拧转组件与瓶盖的外侧相接触;瓶盖吸附组件,布置在所述水平安装板的中央,能够在瓶盖的上方形成气压差,以对分解完成的瓶盖进行吸附;瓶圈切除组件,与所述水平安装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瓶盖吸附组件的下方,用于将瓶圈进行切除并承托收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罐分解回收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圈切除组件包括:对向布置于所述水平安装板两侧的第一承托单元与第二承托单元,用于对切割完成的瓶圈收容;切割单元,具有两组,固设于所述第一承托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承托单元的上方,使瓶圈分断成两部分并能够与瓶身脱离;所述第一承托单元与所述第二承托单元均包括:支架,竖向设置,顶端与所述水平安装板固定连接,底端向所述水平安装板的下方延伸;活动夹层,水平布置,与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包括上层收容部与下层收容部,所述上层收容部与所述下层收容部形成有一供瓶圈收容的隔层,所述上层收容部与所述下层收容部之间铰接连接,竖向调节机构,布置于所述支架与所述上层收容部之间,用于对所述活动夹层竖向调节,以适应瓶圈的收容位置;拉索单元,连接在所述支架与所述下层收容部之间,配置有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下层收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琳陈尚高鑫冯舒杰徐文喆吴骏章李翊卓陈中董育伟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