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1578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1
负载控制系统构成为:在由至少控制装置与电力变换装置之间的协作来进行的、基于硬件和软件的协作安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通过软件来生成能够将电力变换装置使用于规定的用途的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控制系统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2月29日、申请号为201711485559.8、专利技术名称为“负载控制系统”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载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控制装置的负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3]以往,已知一种具备控制装置的负载控制系统。在日本专利第5877312号公报中公开了这种负载控制系统。
[0004]日本专利第5877312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电动机控制系统。在该电动机控制系统中,在电动机控制装置出厂时,预先保存有用于控制电动机的参数(位置环增益、速度环增益等)。另外,关于电动机控制装置,在出厂时,对电动机控制装置的访问(参数的读出、参数的设定等)是被禁止的。
[0005]在能够允许访问电动机控制装置的情况下,首先,从外部装置对电动机控制装置发送用于控制电动机的参数。然后,在电动机控制装置中,在确认了电动机控制装置内保存的参数与从外部装置发送的参数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允许访问电动机控制装置。即,在电动机控制装置出厂时保存的参数为用于允许访问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口令。此外,参数是针对电动机控制装置个别地设定的(按电动机控制装置而不同),因此与利用一个口令能够允许访问多个电动机控制装置的情况不同,即使在口令泄漏的情况下,也无法访问多个电动机控制装置。
[0006]然而,在日本专利第5877312号公报的电动机控制系统中,虽然对电动机控制装置个别地设定要成为口令的参数,但另一方面,在口令泄漏的情况下,能够访问与该口令对应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由此,例如存在以下不良状况:电动机控制装置和由电动机控制装置控制的装置内所包含的功能(例如,装置所具有的特有的电路功能)泄漏。即,存在以下问题:在多个装置中的一个装置的口令泄漏的情况下,无法保持其它装置所具有的功能的机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功能的机密性的负载控制系统。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负载控制系统具备:控制装置;电力变换装置,其由控制装置控制;以及负载,其从电力变换装置被供给电力,其中,负载控制系统构成为:在协作安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在电力变换装置中,通过软件来生成能够将电力变换装置使用于规定的用途的功能,该协作安全认证是由控制装置和电力变换装置和负载中的至少控制装置与电力变换装置之间的协作来进行的、基于硬件和软件中的至少一方的协作安全认证。
[0009]在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负载控制系统中,如上所述,构成为:在协作安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在电力变换装置中,通过软件来生成能够将电力变换装置使用于规定的用途的功能,该协作安全认证是由控制装置和电力变换装置和负载中的至少控制装置与电力变换装置之间的协作来进行的、基于硬件和软件中的至少一方的协作安全认证。由此,在协作安全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在电力变换装置中不生成能够将电力变换装置使用于规定的用途的功能。其结果,即使对电力变换装置的内部进行分析等,能够将电力变换装置使用于规定的用途的功能也不会泄漏,这是由于根本就没有生成该功能。即,能够将电力变换装置使用于规定的用途的功能的机密性是由至少控制装置和电力变换装置这样的多个装置的协作来保持的,因此即使多个装置中的一个装置的口令等泄漏,功能的机密性也会被保持。由此,能够提高功能的机密性。
[0010]另外,需要由至少控制装置与电力变换装置之间的协作来进行的协作安全认证成立,因此在从负载控制系统单独取出电力变换装置的情况下、或者在从负载控制系统单独取出电力变换装置来与不能认证的其它负载进行组合的情况下,协作安全认证不成立。即,在这些情况下也不生成功能,因此功能不会泄漏。另外,由于在安全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不生成功能,因此无法将电力变换装置单独使用于规定的用途。
[0011]在基于上述一个方面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优选的是,构成为:在协作安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通过软件来生成能够将电力变换装置用作能够输出第一可变频率或第一可变电压的频率变换装置的功能。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保持能够输出第一可变频率或第一可变电压这一功能的机密性。
[0012]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构成为:在协作安全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电力变换装置成为与能够输出第一可变频率或第一可变电压的频率变换装置不同的能够输出第二可变频率或第二可变电压的频率变换装置。如果这样构成,则在协作安全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能够将电力变换装置用作能够输出第二可变频率或第二可变电压的频率变换装置,该频率变换装置用于使用于与能够输出第一可变频率或第一可变电压的电力变换装置不同的用途。
[0013]在基于上述一个方面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优选的是,构成为:在由控制装置和电力变换装置和负载中的至少控制装置与电力变换装置之间的协作来进行的、基于硬件和软件这两方的协作安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在电力变换装置中,通过软件来生成能够将电力变换装置使用于规定的用途的功能。如果这样构成,则协作安全认证基于硬件和软件这两方来成立,因此与协作安全认证仅基于硬件和软件中的一方来成立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机密性。
[0014]在基于上述一个方面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优选的是,构成为:在由控制装置与电力变换装置与负载之间的协作来进行的、基于硬件和软件中的至少一方的协作安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在电力变换装置中,通过软件来生成能够将电力变换装置使用于规定的用途的功能。如果这样构成,则与协作安全认证仅通过控制装置与电力变换装置之间的协作来成立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机密性(安全水平)。
[0015]在基于上述一个方面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优选的是,控制装置与电力变换装置通过作为硬件的布线来连接,基于硬件的协作安全认证包括对以下情况进行认证:在控制装置与电力变换装置之间能够经由布线进行通信。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进行基于布线这一
硬件的协作安全认证。
[0016]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控制装置构成为将程序代码发送到电力变换装置,该程序代码用于生成能够将电力变换装置使用于规定的用途的功能,基于硬件的协作安全认证包括对功能生成允许信号进行认证,该功能生成允许信号是在控制装置与电力变换装置之间能够经由布线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输出的,该功能生成允许信号用于允许通过程序代码来生成功能。如果这样构成,则在控制装置与电力变换装置之间无法经由布线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不输出功能生成允许信号,因此不生成功能。由此,能够防止功能的泄漏。
[0017]在上述对功能生成允许信号进行认证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优选的是,还具备开关,该开关由在功能生成允许信号获得认证的情况下接通的硬件构成,负载控制系统构成为:在功能生成允许信号获得认证的情况下开关被接通,由此从由软件构成的功能块经由开关来输出信号。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进行硬件与软件相协作的协作安全认证。
[0018]在基于上述一个方面的负载控制系统中,优选的是,负载包括负载所固有的负载确定信息,负载确定信息保存于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控制系统,具备:控制装置;电力变换装置,其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以及负载,其从所述电力变换装置被供给电力,其中,所述电力变换装置包括标准功能区域和专用功能区域,所述标准功能区域中设置有频率设定部,所述专用功能区域中预先设置有多个功能块,所述负载控制系统构成为:在协作安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在所述电力变换装置中,通过软件来生成能够将所述电力变换装置使用于规定的用途的功能,该协作安全认证是由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电力变换装置和所述负载中的至少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力变换装置之间的协作来进行的、基于硬件和软件中的至少一方的协作安全认证,所述负载控制系统构成为:在所述协作安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通过软件来生成能够将所述电力变换装置用作能够输出第一可变频率或第一可变电压的频率变换装置的功能,所述负载控制系统构成为:在所述协作安全认证不成立的情况下,所述电力变换装置成为与能够输出所述第一可变频率或第一可变电压的所述频率变换装置不同的基于由所述标准功能区域的所述频率设定部设定的指令值能够输出第二可变频率或第二可变电压的所述频率变换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将程序代码发送到所述电力变换装置,该程序代码用于生成能够将所述电力变换装置使用于规定的用途的功能,基于软件的所述协作安全认证包括基于预先决定的条件来对从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所述程序代码进行认证,在所述协作安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基于从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程序代码,设置于所述专用功能区域的所述多个功能块按照规定的顺序发挥功能,由此生成能够使用于所述规定的用途的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系统构成为:在由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电力变换装置和所述负载中的至少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力变换装置之间的协作来进行的、基于硬件和软件这两方的所述协作安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在所述电力变换装置中,通过软件来生成能够将所述电力变换装置使用于规定的用途的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系统构成为:在由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力变换装置与所述负载之间的协作来进行的、基于硬件和软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协作安全认证成立的情况下,在所述电力变换装置中,通过软件来生成能够将所述电力变换装置使用于规定的用途的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力变换装置通过作为硬件的布线来连接,基于硬件的所述协作安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糸鱼川信夫田中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