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结构及回位簧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18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汽车制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结构及回位簧片,回位结构包括制动卡钳、制动摩擦片、夹紧制动盘和回位簧片;制动摩擦片固定装配在制动卡钳中,制动摩擦片与夹紧制动盘相对布置,回位簧片布置在制动摩擦片与夹紧制动盘之间;回位簧片包括U型回位簧本体,U型回位簧本体两端成型两个卡槽,单侧卡槽纵向下陷形成纵向限位片,卡槽末端外部延伸侧向弯折形成侧向限位片,制动摩擦片卡接入卡槽内并与纵向限位片、侧向限位片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制动器的低拖滞回位。现制动器的低拖滞回位。现制动器的低拖滞回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制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结构及回位簧片


[0001]本技术涉及制动卡钳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制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结构及回位簧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汽车制动卡钳制动的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通过制动卡钳总成08传力给制动摩擦片02夹紧制动盘03,由摩擦片与制动盘产生的产生摩擦阻力对抗汽车前进的惯性力,从而使车辆刹停。在松开刹车的时候,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不能瞬间消失,导致汽车正常行驶的时候又会产生额外的阻力,这就是拖滞力矩,拖滞力矩会升高油耗,还会降低摩擦片的寿命,严重时候还会产生摩擦片偏磨和异响等问题。传统的制动卡钳,由于制动摩擦片上没有主动回位机构使其快速回位,因此只能靠制动盘的不平整度将摩擦片推开,这个推开的过程较慢,从而产生较长时间的拖滞力矩。
[0003]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结构解决仅靠摩擦片与制动盘的不平整度将摩擦片推开慢导致拖滞力矩大问题,通过一种新型的低拖滞主动回位簧01,摩擦片与制动盘在夹紧到释放过程中施加一个反方向的推力,使摩擦片与制动盘最大程度、快速的脱开,从而快速的减小了拖滞力矩,减小拖滞可以降低整车油耗,增加摩擦片寿命,并且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摩擦片偏磨,制动异响等问题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的汽车制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结构,实现制动器的低拖滞回位。
[0005]本技术还公开了汽车制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簧片,实现制动器的低拖滞回位。
[0006]本技术公开的汽车制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结构,包括制动卡钳、制动摩擦片、夹紧制动盘和回位簧片;所述制动摩擦片固定装配在制动卡钳中,所述制动摩擦片与夹紧制动盘相对布置,所述回位簧片布置在制动摩擦片与夹紧制动盘之间;所述回位簧片包括U型回位簧本体,所述U型回位簧本体两端成型两个卡槽,所述卡槽纵向下陷形成纵向限位片,所述卡槽末端外部延伸侧向弯折形成侧向限位片,所述制动摩擦片卡接入卡槽内并与纵向限位片、侧向限位片抵触。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摩擦片侧端延伸出摩擦片支耳,所述摩擦片支耳侧开贯通槽口,所述卡槽布置于贯通槽口内通过纵向限位片与摩擦片支耳在制动卡紧方向卡接,所述侧向限位片在摩擦片平面方向抵触卡接摩擦片支耳。
[0008]进一步地,所述U型回位簧本体底部开有加强筋槽口,所述纵向限位片开有加强筋槽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U型回位簧本体材料为不锈钢。
[0010]本技术公开了汽车制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簧片,所述回位簧片被用于布置于制动摩擦片与夹紧制动盘之间;所述回位簧片包括U型回位簧本体,所述U型回位簧本体两端成型两个卡槽,所述卡槽纵向下陷形成纵向限位片,所述卡槽末端外部延伸侧向弯折形成
侧向限位片,所述卡槽被用于卡接入制动摩擦片,所述纵向限位片、侧向限位片被用于抵触制动摩擦片。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摩擦片侧端延伸出摩擦片支耳,所述摩擦片支耳侧开贯通槽口,所述卡槽布置于贯通槽口内通过纵向限位片与摩擦片支耳在制动卡紧方向卡接,所述侧向限位片在摩擦片平面方向抵触卡接摩擦片支耳。
[0012]进一步地,所述U型回位簧本体底部开有加强筋槽口,所述纵向限位片开有加强筋槽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U型回位簧本体材料为不锈钢。
[0014]本技术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5]1、低拖滞主动回位簧本体连接回位簧两端,制动摩擦片夹紧过程中低拖滞主动回位簧本体产生形变受到挤压产生一个弹力后续推开摩擦片降低拖滞。
[0016]2、卡槽及限位片使得低拖滞主动回位簧本体受到弹力F
n1
时不会脱出摩擦片支耳,起到限位及固定的作用,确保摩擦片与回位簧机构运行时的可靠性。
[0017]3、本技术结构简单,低拖滞主动回位簧材料为不锈钢,无需电镀防腐蚀涂层,所以设计及制造工艺也相对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技术汽车制动器总成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簧片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簧片示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汽车制动拖滞力矩大问题设计一种低拖滞回位簧结构。
[0023]参见图2,本技术公开的汽车制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结构,包括制动卡钳08、制动摩擦片02、夹紧制动盘03和回位簧片。制动摩擦片02固定装配在制动卡钳08中,制动摩擦片与夹紧制动盘相对布置,回位簧片布置在制动摩擦片与夹紧制动盘之间。回位簧片包括U型回位簧本体, U型回位簧本体两端成型两个卡槽05,卡槽05纵向下陷形成纵向限位片,卡槽05末端外部延伸侧向弯折形成侧向限位片,制动摩擦片卡接入卡槽05内并与纵向限位片、侧向限位片抵触。具体为制动摩擦片侧端延伸出摩擦片支耳07,摩擦片支耳07侧开贯通槽口,卡槽05布置于贯通槽口内通过纵向限位片与摩擦片支耳在制动卡紧方向卡接,侧向限位片在摩擦片平面方向抵触卡接摩擦片支耳。
[0024]U型回位簧本体底部开有加强筋槽口,纵向限位片开有加强筋槽口。U型回位簧本体材料为不锈钢。U型回位簧本体为对称结构。
[0025]参见图3,本技术还公开了汽车制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簧片,回位簧片被用于布置于制动摩擦片与夹紧制动盘之间;回位簧片包括U型回位簧本体, U型回位簧本体两端成型两个卡槽05,卡槽05纵向下陷形成纵向限位片,卡槽05末端外部延伸侧向弯折形成侧向限位片,卡槽05被用于卡接入制动摩擦片,纵向限位片、侧向限位片被用于抵触制动摩擦
片。具体为制动摩擦片侧端延伸出摩擦片支耳07,摩擦片支耳07侧开贯通槽口,卡槽05布置于贯通槽口内通过纵向限位片与摩擦片支耳在制动卡紧方向卡接,侧向限位片在摩擦片平面方向抵触卡接摩擦片支耳。U型回位簧本体底部开有加强筋槽口,纵向限位片开有加强筋槽口。U型回位簧本体材料为不锈钢。
[0026]如图3所示,纵向限位片、U型回位簧本体底部有三处加强筋槽口,加强筋可最大限度的提高回位簧的强度,使回位簧的尺寸尽可能做得更小、更细,能节约成本和空间。回位簧本体04的造型为U型,仅需一个弯型工装即可实现弯型,此造型的目的是产生一个可以推开摩擦片与制动盘的推力,当制动摩擦片02压缩时,U型压缩即可产生反向推力,此结构简单可靠。
[0027]如图4所示,卡槽05和纵向及侧向限位片通过金属片弯型所制成,与本体造型一样,也仅须一个弯型工装即可实现弯型。为了保证本技术的低拖滞主动回位簧能够稳定的镶嵌入摩擦片支耳07而不脱落,需要限制住回位簧各个方向的自由度,限位片06的结构可同时限制住低拖滞主动回位簧X向(即摩擦片平面方向)及Y向(即制动卡紧方向)的自由度,卡槽05的结构主要限制住低拖滞主动回位簧Z向(即与X

Y平面垂直的方向)的自由度,这样卡槽05和纵向限位片061、侧向限位片062即可保证低拖滞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制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卡钳(08)、制动摩擦片(02)、夹紧制动盘(03)和回位簧片;所述制动摩擦片(02)固定装配在制动卡钳(08)中,所述制动摩擦片与夹紧制动盘相对布置,所述回位簧片布置在制动摩擦片与夹紧制动盘之间;所述回位簧片包括U型回位簧本体,所述U型回位簧本体两端成型两个卡槽(05),所述卡槽(05)纵向下陷形成纵向限位片,所述卡槽(05)末端外部延伸侧向弯折形成侧向限位片,所述制动摩擦片卡接入卡槽(05)内并与纵向限位片、侧向限位片抵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摩擦片侧端延伸出摩擦片支耳(07),所述摩擦片支耳(07)侧开贯通槽口,所述卡槽(05)布置于贯通槽口内通过纵向限位片与摩擦片支耳在制动卡紧方向卡接,所述侧向限位片在摩擦片平面方向抵触卡接摩擦片支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制动器拖滞力矩回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回位簧本体底部开有加强筋槽口,所述纵向限位片开有加强筋槽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制动器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