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铸镍成型模具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857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铸镍成型模具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方法,模具的芯模的材料为316L型不锈钢,结构为根据待成型产品的内型面制造的;模具挂杆的导电杆体根部设置为外螺纹,通过导电杆体的外螺纹与芯模上端面螺纹连接,并采用六角螺母紧固;芯模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小压块和大压块;小压块和大压块的内侧端面分别开设有2个并列的安装孔,用于安装象形辅助阴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缺乏电铸镍成型所采用成型模具的结构设计及加工制造的相关方案的问题。计及加工制造的相关方案的问题。计及加工制造的相关方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铸镍成型模具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但不限于电铸模具设计及加工制造
,尤指一种电铸镍成型模具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铸镍技术可复制芯模表面的形貌,加工成本低、产品一致性好,适用于无法采用机加、钣金成型等手段加工的形状复杂零件及特殊材料和性能要求零件的制造。
[0003]电铸镍是将与欲制造零件外观相同的专用工装模具放置于电铸镍溶液中,经电解沉积获得和设计图纸形状、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毛坯,脱模后采用电解或机械切割去除工艺余量,得到最终的零件。专用电铸镍模具的材料耐电铸溶液腐蚀性能、导电性、辅助电极的设计和安装、局部绝缘结构设计、芯模的制造等直接影响到零件电铸镍成型质量。现有尚未检索到与电铸镍成型所采用成型模具的结构设计及加工制造相关的实施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铸镍成型模具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方法,以解决目前缺乏电铸镍成型所采用成型模具的结构设计及加工制造的相关方案的问题。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铸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模(1)、模具挂杆(2)、小压块(3)、大压块(4)、象形辅助阴极(5)、内六角螺钉(6)和六角螺母(7);其中,所述芯模(1)的材料为316L型不锈钢,芯模(1)外形结构为根据待成型产品的内型面设计并制造的;所述模具挂杆(2)包括导电杆体以及设置于导电杆体顶端的挂钩,用于且导电杆体根部设置为外螺纹,模具挂杆(2)通过导电杆体的外螺纹与芯模(1)上端面螺纹连接,并采用六角螺母(7)紧固,以通过模具挂杆(2)将芯模(1)挂在电铸槽的铜杠上;所述芯模(1)的一侧采用内六角螺钉(6)固定安装小压块(3),另一侧采用内六角螺钉(6)固定安装大压块(4);所述小压块(3)和大压块(4)的内侧端面分别开设有2个并列的安装孔,用于安装象形辅助阴极(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铸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挂杆(2)的数量为2个,其材料采用纯铜T2Y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铸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挂杆(2)的导电杆体为通过线切割一体加工成型的正方柱结构,所述导电杆体顶端的挂钩包括开口方向相反、且上下布设的两个挂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铸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压块(3)和大压块(4)的材料均为尼龙材质,用于在电铸镍工艺中,隔离芯模(1)两端电流。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电铸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象形辅助阴极(5)包括两根铝丝,并列安装在芯模(1)底部尖端部位周边,达到分散电流,避免电流过于集中;安装后象形辅助阴极(5)与芯模(1)脊线的距离为15mm~20mm。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电铸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1)设置为凸模结构,其外型面贴合待成型产品的内型面,所述芯模(1)设置为密闭空心结构,且内部设置有加强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铸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琳刘恕苏剑英宋斌米南吕长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哈飞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