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负荷的无动力设备维保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699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负荷的无动力设备维保方法及系统,属于无动力设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获取无动力设备的载重负荷和拉力负荷进行维修保养,比时间维保和里程维保能够更精确、更有效地判定无动力设备是否需要维保。更有效地判定无动力设备是否需要维保。更有效地判定无动力设备是否需要维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负荷的无动力设备维保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动力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负荷的无动力设备维保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动力设备,通常通过设备的工作年限或间接获取其使用里程进行维修保养。根据设备的工作年限进行维修保养时,由于不同的使用场景无动力设备的使用负荷无法确定,有些设备使用频繁,有些设备使用较少,存在设备超期维保或过度维保的现象。通过牵引设备间接获取无动力设备使用里程的方式,也仅能实现基于行驶里程的维修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负荷的无动力设备维保方法及系统,以提高判定无动力设备维保的有效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一种基于负荷的无动力设备维保方法,包括:
[0006]获取无动力设备串联序列中依次连接的每辆无动力设备的质量;
[0007]根据每辆无动力设备的当前质量、当前质量下的工作时间和每辆无动力设备在无动力设备串联序列中的序列号,确定当前时刻每辆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负荷疲劳度;所述负荷包括载重负荷和拉力负荷;
[0008]对比各部件的累计负荷疲劳度与各自的疲劳度阈值,并将累计负荷疲劳度大于疲劳度阈值的部件确定为需维保部件。
[0009]可选的,所述根据每辆无动力设备的当前质量、当前质量下的工作时间和每辆无动力设备在无动力设备串联序列中的序列号,确定当前时刻每辆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负荷疲劳度,具体包括:
[0010]当所述负荷为载重负荷时,利用公式r=β*w确定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承重;式中,r为部件的承重,β为部件的承重系数,w为无动力设备的质量;
[0011]根据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承重,利用公式S=δ*r*t计算每辆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载重负荷疲劳度;式中,S为部件的载重负荷疲劳度,δ为部件的疲劳系数,t为当前质量下的工作时间。
[0012]可选的,当所述负荷为载重负荷时,所述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包括车轮、承重梁、底板和框架;
[0013]车轮的载重负荷疲劳度的计算公式为S
v
=δ
v
*r
v
*t=δ
v

v
*w*t;式中,S
v
为车轮的载重负荷疲劳度,δ
v
为车轮的疲劳系数,r
v
为车轮的承重,β
v
为车轮的承重系数;
[0014]乘重梁的载重负荷疲劳度的计算公式为S
b
=δ
b
*r
b
*t=δ
b

b
*w*t;式中,S
b
为乘重梁的载重负荷疲劳度,δ
b
为乘重梁的疲劳系数,r
b
为乘重梁的承重,β
b
为乘重梁的承重系数;
[0015]底板的载重负荷疲劳度的计算公式为S
f
=δ
f
*r
f
*t=δ
f

f
*w*t;式中,S
f
为底板的
载重负荷疲劳度,δ
f
为底板的疲劳系数,r
f
为底板的承重,β
f
为底板的承重系数;
[0016]框架的载重负荷疲劳度的计算公为S
u
=δ
u
*r
u
*t=δ
u

u
*w*t;式中,S
u
为框架的载重负荷疲劳度,δ
u
为框架的疲劳系数,r
u
为框架的承重,β
u
为框架的承重系数。
[0017]可选的,所述根据每辆无动力设备的当前质量、当前质量下的工作时间和每辆无动力设备在无动力设备串联序列中的序列号,确定当前时刻每辆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负荷疲劳度,具体包括:
[0018]当所述负荷为拉力负荷时,根据无动力设备串联序列中每个无动力设备的序列号,确定在无动力设备串联序列中每个无动力设备的后续串联设备的总质量;
[0019]根据在无动力设备串联序列中每个无动力设备的后续串联设备的总质量和每个无动力设备的质量,确定每个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拉拽质量m;
[0020]获取当前时刻无动力设备串联序列的加速度a;
[0021]根据所述加速度a和每个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拉拽质量m,利用公式F(t)=F

+ma计算当前时刻每个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承受拉力;式中,F(t)为部件在当前质量下的工作时间t的承受拉力,F

为部件的运动摩擦力;
[0022]根据当前时刻每个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承受拉力,利用公式S

=δ*F(t)*t确定每辆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拉力负荷疲劳度;式中,S

为部件的拉力负荷疲劳度,δ为部件的疲劳系数。
[0023]可选的,当所述负荷为拉力负荷时,所述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包括车头部件和车尾部件;
[0024]车头部件的拉拽质量为所在无动力设备的后续串联设备的总质量与所在无动力设备的质量之和;
[0025]车尾部件的拉拽质量为所在无动力设备的后续串联设备的总质量。
[0026]可选的,车头部件的拉力负荷疲劳度的计算公式为S
p
=δ
p
*F
p
*t;式中,S
p
为车头部件的拉力负荷疲劳度,δ
p
为车头部件的疲劳系数,F
p
为车头部件的承受拉力;
[0027]车尾部件的拉力负荷疲劳度的计算公式为S
c
=δ
c
*F
c
*t;式中,S
c
为车尾部件的拉力负荷疲劳度,δ
c
为车尾部件的疲劳系数,F
c
为车尾部件的承受拉力。
[0028]可选的,每辆所述无动力设备的质量为无动力设备自身质量及装载行李质量的总和。
[0029]一种基于负荷的无动力设备维保系统,包括:
[0030]质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无动力设备串联序列中依次连接的每辆无动力设备的质量;
[0031]负荷疲劳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辆无动力设备的当前质量、当前质量下的工作时间和每辆无动力设备在无动力设备串联序列中的序列号,确定当前时刻每辆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负荷疲劳度;所述负荷包括载重负荷和拉力负荷;
[0032]对比模块,用于对比各部件的累计负荷疲劳度与各自的疲劳度阈值,并将累计负荷疲劳度大于疲劳度阈值的部件确定为需维保部件。
[003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负荷的无动力设备维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无动力设备串联序列中依次连接的每辆无动力设备的质量;根据每辆无动力设备的当前质量、当前质量下的工作时间和每辆无动力设备在无动力设备串联序列中的序列号,确定当前时刻每辆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负荷疲劳度;所述负荷包括载重负荷和拉力负荷;对比各部件的累计负荷疲劳度与各自的疲劳度阈值,并将累计负荷疲劳度大于疲劳度阈值的部件确定为需维保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荷的无动力设备维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辆无动力设备的当前质量、当前质量下的工作时间和每辆无动力设备在无动力设备串联序列中的序列号,确定当前时刻每辆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负荷疲劳度,具体包括:当所述负荷为载重负荷时,利用公式r=β*w确定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承重;式中,r为部件的承重,β为部件的承重系数,w为无动力设备的质量;根据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承重,利用公式S=δ*r*t计算每辆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的载重负荷疲劳度;式中,S为部件的载重负荷疲劳度,δ为部件的疲劳系数,t为当前质量下的工作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负荷的无动力设备维保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负荷为载重负荷时,所述无动力设备中各部件包括车轮、承重梁、底板和框架;车轮的载重负荷疲劳度的计算公式为S
v
=δ
v
*r
v
*t=δ
v

v
*w*t;式中,S
v
为车轮的载重负荷疲劳度,δ
v
为车轮的疲劳系数,r
v
为车轮的承重,β
v
为车轮的承重系数;乘重梁的载重负荷疲劳度的计算公式为S
b
=δ
b
*r
b
*t=δ
b

b
*w*t;式中,S
b
为乘重梁的载重负荷疲劳度,δ
b
为乘重梁的疲劳系数,r
b
为乘重梁的承重,β
b
为乘重梁的承重系数;底板的载重负荷疲劳度的计算公式为S
f
=δ
f
*r
f
*t=δ
f

f
*w*t;式中,S
f
为底板的载重负荷疲劳度,δ
f
为底板的疲劳系数,r
f
为底板的承重,β
f
为底板的承重系数;框架的载重负荷疲劳度的计算公为S
u
=δ
u
*r
u
*t=δ
u

u
*w*t;式中,S
u
为框架的载重负荷疲劳度,δ
u
为框架的疲劳系数,r
u
为框架的承重,β
u
为框架的承重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荷的无动力设备维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辆无动力设备的当前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川民冉长峰吴国延陈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耀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