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及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623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及运行方法,其结构包括可移动隔离护栏和可移动隔离桩;可移动隔离桩内部是驱动装置,可分为六层,第一层是移动轮及其相关部件,第二层为行星轮及其部件,第三层为电机,第四层为单片机,第五层为电池,第六层为提示灯;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可移动隔离带在潮汐车道上移动,以改变潮汐车道的车辆流向。本申请通过可移动隔离护栏机械化自移,使得隔离带能够调节潮汐车道的行驶方向,分离不同方向的车流,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潮汐车道和其他车道间通过隔离带区分,使机动车驾驶员更明了的知道潮汐车道的行驶方向,避免逆行等危险事故发生;提高道路行车安全的同时缓解了交通压力。提高道路行车安全的同时缓解了交通压力。提高道路行车安全的同时缓解了交通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及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隔离带
,具体为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及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交通的“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而晚上则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因“潮汐现象”的存在,进一步加重了交通的拥挤现象。
[0003]对于交通拥堵问题,交通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单双号限行、机动车牌摇号、增加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等等。其中,对付早晚高峰车流有一种办法,即启用潮汐车道,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出城车辆多时,增加出城方向车道数,减少进城方向车道数。
[0004]随着城市结构组团化发展和私家车的剧增,城市交通产生了常发型潮汐现象同时,因节假日、大型集会的开展产生的偶发型潮汐交通也越来越明显。面对有限的城市道路资源,可变车道的研究成为缓解潮汐交通流的优选。但现有技术仅通过交警人为的在交叉口进行控制,可变车道容易导致对象车冲突或产生违章,即使有物理可变车道,但因其变换方式不方便或者人工处理的不安全等因素,导致可变车道未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隔离带的自动潮汐车道,其通过可移动隔离带的电子、机械化自移,使得隔离带能够调节潮汐车道的行驶方向,分离不同方向的车流,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及运行方法,包括可移动隔离桩和可移动隔离护栏,所述可移动隔离桩内部是驱动装置,共分为六层,第一层是移动轮及其相关轴部件,第二层为行星轮及其部件,第三层为电机动力源部分,第四层为单片机控制部分,第五层为电池电源部分,第六层为指示灯;
[0007]所述可移动隔离桩内部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可移动隔离桩与可移动隔离护栏在潮汐车道上移动,以改变潮汐车道的车辆流向,可移动隔离带由若干个可移动隔离桩和可移动隔离护栏依次使用螺栓螺母连接构成;
[0008]所述可移动隔离护栏包括栏杆,在栏杆底部装有滑轨可以根据路面具体情况调节长度,栏杆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装置可通过螺栓螺母使用若干个可移动隔离护栏与可移动隔离桩根据实际需求连接成为隔离带。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的电子、机械化自移,使得隔离带能够调节潮汐车道的行驶方向,分离不同方向的车流,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移动隔离桩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耳板,左右两侧连接耳板的高度相适配。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让可移动隔离桩通过连接耳板与可移动隔离护栏进行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行星轮在输入端由键与同步带轮相连接实现传动,输出端由键与同步带轮相连接,再由同步带传动至移动轮层,所述行星轮壳体上设置了固定孔,在第二层中使用螺栓螺母将行星轮与第二层底板固定。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行星轮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行。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机使用电机座固定在第三层底板,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相连接,此处的轴使用轴承固定,轴承座安装在第三层中的底板上,并且在轴的另一端装有同步带轮,使用轴肩与键分别实现轴向与周向固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让电机通过联轴器输出动力至传动轴,传动轴使用轴承固定,轴承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固定在底板上,传动轴的另外一侧装有同步带传动将动力传递给行星轮的输入轴。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移动隔离桩的移动操作通过单片机控制,单片机通过螺栓固定于第四层底板。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让单片机通过opencv模块提供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通过定时器模块设置固定时间利用电机驱动模块与控制程序实现控制电机正转、反转和停止,从而实现可移动隔离带的移动。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源为可移动隔离桩的指示灯、单片机和电机进行供电。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指示灯、单片机和电机在供电时的便捷行。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移动隔离桩与可移动隔离栏杆在移动时指示灯闪烁,在不移动时保持常灭。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让指示灯提示行驶车辆的驾驶员,避免出碰撞的现象。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根据潮汐现象,若为双向六车道正常状态下来往均为三车道,当早高峰时,进城车流大出城车流小,可移动隔离桩向出城方向移动一个车道,使得进城方向成为四车道,出城方向成为两车道;
[0024]S2.当晚高峰时,出城车流大进城车流小,可移动隔离桩向进城方向移动一个车道,使得出城方向成为四车道,进城方向成为两车道。前期先收集需要布置自动变道式潮汐车道的路段通行数据,再利用现如今在马路上广泛布置的摄像头与路面磁通量传感器收集行车数据,将数据导入模型,得出移动该车道的先决条件;
[0025]S3.根据固定时段的早晚高峰,单片机通过opencv模块提供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通过定时器模块设置固定时间利用电机驱动模块与控制程序实现控制电机正转、反转和停止,从而实现可移动隔离带的移动;
[0026]S4.得到移动命令后,opencv模块开始识别路面标识(根据相关标准,潮汐车道的路面标识不同于其他路面标识,如双黄线,单黄线等等,可以训练该模块识别潮汐标识)并闪烁警示灯和鸣响蜂鸣器提醒车辆尽快驶离变道方向的潮汐车道,同时红外检测模块检测
移动方向是否有障碍物,若没有则向电机驱动器发送命令,电机启动,然后该潮汐装置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电机通过联轴器输出动力至传动轴,传动轴使用轴承固定,轴承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固定在底板上,传动轴的另外一侧装有同步带传动将动力传递给行星轮的输入轴,行星轮壳体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底板,行星轮的输出轴再通过同步带传动将动力传给与轮轴,轮轴两端装有轴承,轴承利用轴承座固定在底板,轮轴的两侧通过键与挡板与移动轮配合,通过轮轴的转动带动移动轮实现前进与后退运动;
[0027]S5.隔离带由可移动隔离桩与可移动隔离护栏首尾依次连接,在隔离带移动过程中警示灯闪烁启动蜂鸣器提醒过往驾驶者防止意外发生,若模块检测方向有障碍物则反馈给单片机,此时单片机调整电机状态为停止,至模块检测无障碍物后开始移动。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的运行方法,在控制过程中,单片机板控制电机,电池为单片机以及电机提供电能,直到装置达到设定的地方停止为止,回到原来的位置同理,如遇特殊情况,也可由控制人员遥控该装置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包括可移动隔离桩(101)和可移动隔离护栏(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隔离桩(101)内部是驱动装置,共分为六层,第一层是移动轮(8)及其相关轴部件,第二层为行星轮(6)及其部件,第三层为电机(5)动力源部分,第四层为单片机(4)控制部分,第五层为电池(3)电源部分,第六层为指示灯(1);所述可移动隔离桩(101)内部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可移动隔离桩(101)与可移动隔离护栏(102)在潮汐车道上移动,以改变潮汐车道的车辆流向,可移动隔离带由若干个可移动隔离桩(101)和可移动隔离护栏(102)依次使用螺栓螺母连接构成;所述可移动隔离护栏(102)包括栏杆,在栏杆底部装有滑轨可以根据路面具体情况调节长度,栏杆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装置可通过螺栓螺母使用若干个可移动隔离护栏(102)与可移动隔离桩(101)根据实际需求连接成为隔离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隔离桩(1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耳板,左右两侧连接耳板的高度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6)在输入端由键与同步带轮相连接实现传动,输出端由键与同步带轮相连接,再由同步带传动至移动轮(8)层,所述行星轮(6)壳体上设置了固定孔,在第二层中使用螺栓螺母将行星轮(6)与第二层底板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使用电机座固定在第三层底板,电机(5)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相连接,此处的轴使用轴承固定,轴承座安装在第三层中的底板上,并且在轴的另一端装有同步带轮,使用轴肩与键分别实现轴向与周向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隔离桩(101)的移动操作通过单片机(4)控制,单片机(4)通过螺栓固定于第四层底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可移动隔离桩(101)的指示灯(1)、单片机(4)和电机(5)进行供电。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隔离桩(101)与可移动隔离栏杆在移动时指示灯(1)闪烁,在不移动时保持常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近远程控制的潮汐车道方向隔离带的运行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梓萌杨鹏郭幸梁小明吴神丽刘凌史超欣费理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