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498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包括副车架侧框架一及副车架侧框架二,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外端边沿设有安装架体,所述安装架体前端设有连接座一,所述连接座一侧后方设有辅助支架,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左端设有铰接转轴,所述铰接转轴右侧设有转动嵌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副车架侧框架,利用连接及转动装置保证副车架使用的结构完整性,配合限位机构保证副车架设计结构稳定性,使得副车架能够适应对车舱碰撞的变形模式,有效提高副车架组件对汽车碰撞能量的吸收,保证副车架形变及支撑的效率,提高副车架组件的吸能效率,有效对副车架使用的噪音、产热及磨损进行处理,提高车架安装使用体验。提高车架安装使用体验。提高车架安装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副车架组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副车架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高档轿车和越野车通常都采用这类集成车架,目前市场主流副车架制造技术为钢钣金焊接成型,其组装方式较为固定,其连接套管和车身安装座导致纵梁前端无法压溃变形,使得车身关键传力路径上变形模型较差,有效碰撞能力无法吸收,约束系统匹配难度增加,其连接结构单一笨重,安装较为繁琐,导致副车架结构重量较大,增加汽车安装的负担。为此,提出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副车架设计形式笨重且规格固定、其安装连接结构较为单一固定、汽车使用负担较大的问题;以达到为汽车安装组件提供灵活的安装方式、减少副车架结构设置、降低车身负担的目的,提高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的实用性。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包括副车架侧框架一及副车架侧框架二,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外端边沿设有安装架体,所述安装架体前端设有连接座一,所述连接座一侧后方设有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后端设有安装垫槽,所述安装垫槽顶端设有副车架横梁,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左端设有铰接转轴,所述铰接转轴右侧设有转动嵌位柱,所述转动嵌位柱底部外端设有防脱垫环,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面板底部设有缓冲槽。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二右端设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外端设有侧方面板,所述侧方面板上设有若干定位螺栓,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二右端边沿设有连接座二,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二底部外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若干连接螺栓,所述连接板底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组缓冲支架,所述缓冲支架底部设有连接脚架,所述连接脚架底部中央设有定位安装柱。
[0006]进一步,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二主体结构与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对称设置,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二主体内侧与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内侧框体交叠固定设置,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左侧外端设有另一组连接板组件及安装连接组件。
[0007]进一步,所述连接座二左侧设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外端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设套于转动杆上。
[0008]进一步,所述连接座一右侧设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外端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腔设有转动杆。
[0009]进一步,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二对应转动嵌位柱处设有缓冲槽二,所述转动嵌位柱
底部伸入缓冲槽二内,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二对应缓冲槽处设有转动嵌位柱二,所述转动嵌位柱二底部伸入缓冲槽内。
[0010]进一步,所述铰接转轴底部设有定位扣,所述定位扣底部设有转动轴柱,所述转动轴柱底部设有安装扣,所述安装扣设于副车架侧框架二底部,所述转动轴柱外端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外侧设有防震阻尼圈,所述防震阻尼圈外端设有定位套环,所述定位套环外侧设有两组框架连接架,所述框架连接架上分别设有安装螺柱,所述安装螺柱固定设于副车架侧框架二内。
[0011]进一步,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及副车架侧框架二面板底部分别设有栅槽,所述栅槽内壁边沿分别设有吸热垫层,所述副车架面板对应安装组件处分别设有防潮垫层、吸音棉层及缓冲垫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3]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副车架侧框架,利用连接及转动装置保证副车架使用的结构完整性,配合限位机构保证副车架设计结构稳定性,通过对副车架侧框架边沿设置的连接装置及安装面板与车体之间的连接,使得副车架组件支撑结构能够满足所应承受的性能要求,使得副车架能够适应对车舱碰撞的变形模式,有效提高副车架组件对汽车碰撞能量的吸收,保证副车架形变及支撑的效率,提高副车架组件的吸能效率,配合其设置的吸音、吸热及缓冲垫圈,可有效对副车架使用的噪音、产热及磨损进行处理,提高车架安装使用体验。
[0014]2、本技术方案设置两组具有支撑结构的侧框架,其结构简薄,配合架空的支撑连接紧固装置,保证副车架与车身结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降低副车架材耗,减少副车架结构重量,降低汽车安装负担,设置多组螺栓固定结构,统一安装材料,简化其安装程序,便于对其进行检修及更换,设置框架连接架及套环组件,保证对铰接转轴的固定及转动限位作用,保证铰接组件的转动及固定支撑,确保两组副车架侧框架连接的结构强度,两组侧框架通过铰接转轴的固定及转动限制,可实现其相对的微小位移,保证侧框架之间的微小形变,加快副车架吸能及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的铰接转轴限位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的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的B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的框架连接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为副车架侧框架一、11为安装架体、12为连接座一、13为辅助支架、14为副车架横梁、15为安装垫槽、16为铰接转轴、161为定位扣、162为转动轴柱、163为安装扣、164为框架连接架、165为安装螺柱、166为定位套环、167为防震阻尼圈、168为转动槽、17为转动嵌位柱、18为防脱垫环、19为缓冲槽、110为连接杆一、2为副车架侧框架二、21为安装框架、
22为侧方面板、23为定位螺栓、24为连接座二、25为连接杆二、26为连接板、27为连接螺栓、28为缓冲支架、29为连接脚架、210为定位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包括副车架侧框架一1及副车架侧框架二2,副车架侧框架一1外端边沿设有安装架体11,安装架体11前端设有连接座一12,连接座一12侧后方设有辅助支架13,辅助支架13后端设有安装垫槽15,安装垫槽15顶端设有副车架横梁14,副车架侧框架一1左端设有铰接转轴16,铰接转轴16右侧设有转动嵌位柱17,转动嵌位柱17底部外端设有防脱垫环18,副车架侧框架一1面板底部设有缓冲槽19,副车架侧框架一1设置为独立结构壳体,配合安装架体11增强其侧边结构强度,保证其安装组件与副车架侧框架一1连接的牢固性,安装架体11固定住对连接座一12的安装,连接座一12侧后方固定住对辅助支架13的安装,通过辅助支架13增强副车架与主车架顶端固定架体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包括副车架侧框架一(1)及副车架侧框架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1)外端边沿设有安装架体(11),所述安装架体(11)前端设有连接座一(12),所述连接座一(12)侧后方设有辅助支架(13),所述辅助支架(13)后端设有安装垫槽(15),所述安装垫槽(15)顶端设有副车架横梁(14),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1)左端设有铰接转轴(16),所述铰接转轴(16)右侧设有转动嵌位柱(17),所述转动嵌位柱(17)底部外端设有防脱垫环(18),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1)面板底部设有缓冲槽(19);其中,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二(2)右端设有安装框架(21),所述安装框架(21)外端设有侧方面板(22),所述侧方面板(22)上设有若干定位螺栓(23),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二(2)右端边沿设有连接座二(24),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二(2)底部外端设有连接板(26),所述连接板(26)上设有若干连接螺栓(27),所述连接板(26)底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组缓冲支架(28),所述缓冲支架(28)底部设有连接脚架(29),所述连接脚架(29)底部中央设有定位安装柱(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二(2)主体结构与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1)对称设置,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二(2)主体内侧与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1)内侧框体交叠固定设置,所述副车架侧框架一(1)左侧外端设有另一组连接板组件及安装连接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连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树权胡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宁合动力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