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环醇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496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环醇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速释微片和缓释微片,速释微片和缓释微片均填装于硬胶囊本体的胶囊腔中;速释微片包括下列组份:双环醇、填充剂、崩解剂、用于改善双环醇溶解性的多功能辅料;缓释微片包括下列组份:缓释微片片芯和用于粘附在缓释微片片芯表面的缓释包衣层;缓释微片片芯包括:双环醇、缓释骨架和多功能辅料。本申请提供的双环醇固体制剂可以通过速释微片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窗,实现快速起效,减少患者因疾病产生的不适感的目的。再通过与缓释微片的联合使用,在控制双环醇的血药浓度位于治疗窗内的同时,最大程度延长药物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疗效果。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环醇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环醇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氨基转移酶能够参与人体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造成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
[0003]现有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转移酶升高的药物有双环醇片剂,该类制剂为口服常释制剂,血药浓度不易控制。即,药物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最大血药浓度高于治疗窗;随后,血药浓度快速下降,短时间内低于治疗窗,从而使得治疗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环醇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方面,本申请一种双环醇固体制剂,包括:至少一片速释微片和至少一片缓释微片,每片所述速释微片和每片所述缓释微片均填装于硬胶囊本体的胶囊腔中;所述速释微片包括下列质量份的组份:双环醇1份、填充剂0.1

0.2份、崩解剂0.2

0.4份、用于改善双环醇溶解性的多功能辅料0.7

1.2份;所述缓释微片包括下列质量份的组份:缓释微片片芯和用于粘附在缓释微片片芯表面的缓释包衣层;所述缓释微片片芯包括:双环醇1份、缓释骨架0.5

1.3份和多功能辅料0.5

0.7份。
>[0006]针对填充剂的质量份来说,0.1

0.2是指0.1

0.2范围内的任意值,比如,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以及0.2。
[0007]针对崩解剂的质量份来说,0.2

0.4是指0.2、0.22、0.24、0.25、0.28、0.3、0.32、0.34、0.36、0.38以及0.4。
[0008]针对速释微片中的多功能辅料的质量份来说,0.7

1.2是指0.7至1.2范围内的任意值,比如,0.7、0.72、0.74、0.76、0.78、0.8、0.82、0.84、0.88、0.9、0.92、0.94、0.96、0.98、1.0、1.02、1.04、1.06、1.08、1.1、1.12、1.14、1.16、1.18、1.2。
[0009]针对缓释骨架的质量份来说,0.5

1.3是指0.5至1.3范围内的任意值,比如,0.5、0.55、0.6、0.65、0.7、0.75、0.8、0.85、0.9、0.95、1.0、1.05、1.1、1.15、1.2、1.25以及1.3。
[0010]针对缓释微片中的多功能辅料的质量份来说,0.5

0.7是指0.5至0.7范围内的任意值,比如,0.5、0.52、、0.54、0.56、0.58、0.6、0.62、0.64、0.66、0.68以及0.7。
[0011]优选地,所述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
[0012]优选地,所述崩解剂包括:玉米淀粉。
[0013]优选地,所述多功能辅料为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
[0014]具体地,在速释微片和缓释微片中添加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能够改善双环醇溶解性,从而使得双环醇的药物释放更快速,已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
[0015]优选地,所述缓释骨架为乙基纤维素。
[0016]优选地,所述缓释包衣层包括下列质量份的组份:乙基纤维素0.05

0.1份和聚维酮K30 0.05份。
[0017]优选地,每片所述速释微片和每片所述缓释微片均含双环醇5mg。
[0018]优选地,每粒硬胶囊本体中的所述速释微片和所述缓释微片的比例为1:2。
[0019]具体地,每粒硬胶囊中的速释微片和缓释微片的比例为1:2,那么当每片速释微片和每片缓释微片中的双环醇含量均为5mg时,每粒硬胶囊中双环醇中的含量可以是75mg

150mg。每片速释微片和缓释微片的直径为2

3mm。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示的双环醇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1)通过下述质量份的组分制备速释微片:用无水乙醇溶解1份双环醇和0.7

1.2份用于改善双环醇溶解性的多功能辅料,得到第一混合物;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减压蒸发处理,得到第一膏状物;将所述第一膏状物、崩解剂0.2

0.4份、填充剂0.1

0.2份混合,得到第一湿混物;对所述第一湿混物进行烘干、压片处理,得到速释微片。
[0021]具体地,为了增加速释微片中双环醇的溶解性,先利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进行溶解处理,得到液体形式的双环醇与多功能辅料的第一混合物。在40℃

50℃的条件下对第一混合物减压蒸发处理,将无水乙醇从第一混合物中去除,得到在纳米级别的双环醇外表面包裹有多功能辅料的第一膏状物。将第一膏状物、崩解剂和填充剂混合均匀,再进行烘干、压片处理即可得到速释微片。
[0022](2)通过下述质量份的组分制备缓释微片:用无水乙醇溶解1份双环醇和0.5

0.7份用于改善双环醇溶解性的多功能辅料,得到第二混合物;对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减压蒸发处理,得到第二膏状物;将所述第二膏状物与0.5

1.3份缓释骨架混合,得到第二湿混物;对所述第二湿混物进行烘干、压片处理,得到缓释微片片芯;制备缓释包衣液;利用所述缓释包衣液对所述缓释微片片芯进行包衣处理,得到在缓释微片片芯的表面粘附有缓释包衣层的缓释微片;将所述速释微片和所述缓释微片灌装于硬胶囊本体的胶囊腔中。
[0023]具体地,为了增加缓释微片中双环醇的溶解性,先利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对双环醇和多功能辅料进行溶解,得到第二混合物。然后对第二混合物在40℃

50℃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发处理,以去除第二混合物中的无水乙醇,并使得多功能辅料包裹在纳米级别的双环醇外表面,得到第二膏状物。再将第二膏状物与缓释骨架混合,使得缓释骨架包裹在多功
能辅料的外表面,以降低双环醇的溶解速度,控制缓释微片的释药速率。再经过烘干、压片处理即可得到缓释微片片芯。最后在缓释微片片芯的外表面包裹包衣层即可得到缓释微片。
[0024]可以理解的是,对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进行减压蒸发的温度来说,40℃

50℃是指40℃至50℃范围内的任意值,比如,40℃、42℃、43℃、44℃、45℃、46℃、47℃、48℃、49℃以及50℃。
[0025]制备缓释包衣液时,利用80%

100%乙醇溶液溶解乙基纤维素和聚维酮,以得到溶解充分的缓释包衣液。针对乙醇的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环醇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片速释微片和至少一片缓释微片,每片所述速释微片和每片所述缓释微片均填装于硬胶囊本体的胶囊腔中;所述速释微片包括下列质量份的组份:双环醇1份、填充剂0.1

0.2份、崩解剂0.2

0.4份、用于改善双环醇溶解性的多功能辅料0.7

1.2份;所述缓释微片包括下列质量份的组份:缓释微片片芯和用于粘附在缓释微片片芯表面的缓释包衣层;所述缓释微片片芯包括:双环醇1份、缓释骨架0.5

1.3份和多功能辅料0.5

0.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醇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醇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剂包括:玉米淀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醇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辅料为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醇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骨架为乙基纤维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醇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包衣层包括下列质量份的组份:乙基纤维素0.05

0.1份和聚维酮K30 0.05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醇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速释微片和每片所述缓释微片均含双环醇5mg。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双环醇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每粒硬胶囊本体中的所述速释微片和所述缓释微片的比例为1:2。9.一种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莹檀华进罗四海毕珊珊王登才郑晓军杨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利华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