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76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高度5mm,该底部加强筋和育秧盘的材质是一致且连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底部加强筋育秧盘的底部面有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农业育秧工厂的水稻育种盘,在原有育秧盘的基础上增加隔离块,使育秧盘更加优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水稻育秧盘,育秧盘的规格和样式并不能提高育秧产量,虽然都是通过育秧工厂中的育秧流水线进行播种,但不能最大化提供有利的生长条件,首先有氧气植物根部才会更加粗壮,根系才会更加发达。且育秧盘离地间隙太小,不利于沥水,种子的生长环境会受到影响。现有的育秧盘厚度和质量也是不达标,育秧盘容易变形,导致育秧盘叠加摆放不平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其目的在于使底部加强筋育秧盘能更好通过增加底部离地高度,使得育种根部氧气供应充足,根系更加发达,方便育秧盘沥水,防止底部凹凸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育秧工厂流水线上的育秧盘,通过以前的育秧盘我们发现根部氧气不充分,育秧盘沥水能力差,且育秧盘容易变形,在原有的育秧盘底部增加底部加强筋,该盘盘长在600mm左右,宽300mm左右,高35mm左右,我们发现在育秧盘底部外围加强筋增加6mm高度的加强筋,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增加5mm的加强筋,比外围加强筋低1mm,有利于育秧盘叠放起来时更加的稳固,且改进后的育秧盘比以往育种条件更加优越。
[0005]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底部加强筋育秧盘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底部加强筋育秧盘适用于工厂化育秧和精量播种生产线播种,在原有的育秧盘基础上设计了增加底部加强筋厚度,解决当前育秧盘沥水问题,防止育秧盘容易变形导致叠放不齐,解决育种根部生长所需要提供的氧气供应,使根系更加发达。
[0007]由于本技术采用实现底部加强筋的结构,从而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育秧盘底部外围加强筋3高度增加6mm后可使秧盘更加稳固,叠加摆摞起来不易倒斜;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4高度5mm,增加离地间隙,方便沥水,增加根部氧气供应,根系更加发达;增加高度,防止底部凹凸变形。
附图说明
[000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09]附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
[0010]附图2是本技术所示底部加强筋的底部视图;
[0011]附图3是本技术侧视图;
[0012]图中:1底部加强筋育秧盘;2土壤排水调节孔;3育秧盘底部外围加强筋;4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 5育秧盘侧面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技术可适用于工厂化育秧和精量播种生产线播种的育秧盘,是由pvc塑料片制作而成,在原有的育秧盘基础上设计了育秧盘底部外围加强筋3和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4,解决当前育秧盘容易变形问题,为了适应工厂化育秧机械精量播种生产线播种的要求,为了让秧苗根部有足够多的空气,在育秧盘的底部分别增加了6mm和5mm的加强筋。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使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5]通过育秧工厂里的育秧机流水线,将育秧盘叠放摞在一起,一个一个育秧盘进入育秧流水线中,每个育秧盘通过育秧流水线机器铺上薄薄的一层土,育秧机器有序的将种子排列在育秧盘里,洒上足够的水分和肥料后将育秧盘叠放摞在一起。放置到空旷的场地上等待育秧盘中的种子发芽,通过我们在普通育秧盘的基础上增加了育秧盘底部外围加强筋3和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4增加了育秧盘的厚度和硬度,且提供更优越的育种环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高度5mm,该底部加强筋和育秧盘的材质是一致且连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底部加强筋育秧盘的底部面有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尖兵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