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育苗立体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37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草莓育苗立体栽培装置,涉及草莓种植技术领域,包括育苗组件和自动滴灌组件,所述育苗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交替设有若干个连接组件和若干个育苗盆,所述自动滴灌组件包括一主水管和若干个滴灌带,若干个滴灌带均连接在所述主水管与相应的所述育苗盆之间,且所述滴灌带上设有阀门,所述连接组件的拼接支柱设置在相应的所述育苗盆的中部,所述连接组件的底盘设置在相应的所述育苗盆的底部,所述拼接支柱的上端与上端的所述底盘相连接,所述拼接支柱的下端与所述育苗盆的底部相连接,本申请不仅能够实现育苗盆的层数可调、定点施肥、苗数可控,且育苗盆安装方便,节约空间,从而提高育苗的速度。从而提高育苗的速度。从而提高育苗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莓育苗立体栽培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草莓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草莓育苗立体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匍匐茎是草莓的主要繁殖器官,发生匍匐茎的植株叫母株,母株是匍匐茎营养生长的第一个营养供给源,匍匐茎是由母株腋芽发生的,发生匍匐茎的多少与母株的健壮充实程度直接相关。
[0003]目前生产实践中草莓匍匐茎育苗方式主要为露天栽培和立体育苗栽培两种方式。传统露天栽培的育苗生产方式占地面积较大,育苗管理需要弯腰屈膝,劳动强度大;而且还存在育苗质量差,子苗整齐度低、繁育系数不高以及病虫害多等问题;目前草莓温室立体育苗栽培方式多采用管道式层架栽培方式,通过栽培槽的错落设置,下层的培养槽体不会受到上层培养槽体的遮挡,保证阳光的充足,但是在草莓立体栽培育苗生产过程中发现,因层架体积庞大和层架结构的影响,现有的草莓立体栽培槽无法根据草莓独特的长匍匐茎生长模式将草莓母苗与子苗的生产进行有效的分开;同时,现有的立体栽培模式不能满足草莓匍匐茎生长过程中不同苗期对营养的需求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草莓育苗立体栽培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草莓育苗立体栽培装置,包括育苗组件和自动滴灌组件,所述育苗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交替设有若干个连接组件和若干个育苗盆,所述自动滴灌组件包括一主水管和若干个滴灌带,若干个滴灌带均连接在所述主水管与相应的所述育苗盆之间,且所述滴灌带上设有阀门,所述连接组件的拼接支柱设置在相应的所述育苗盆的中部,所述连接组件的底盘设置在相应的所述育苗盆的底部,所述拼接支柱的上端与上端的所述底盘相连接,所述拼接支柱的下端与所述育苗盆的底部相连接。
[0007]进一步地,若干个育苗盆上下拼接式堆叠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上端。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育苗盆内开设有多个育苗槽,所述育苗槽内部用于放置基质。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育苗槽的上口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育苗槽的底部为排水网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拼接支柱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小孔,所述小孔可将营养液引流至所述底座。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有排水槽和排水管,能够对上方的营养液进行回收。
[0013]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育苗盆之间的距离为30

40cm。
[0014]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5]1.本技术中设有上下堆叠设置的育苗盆,育苗盆结构相同,使得葡萄匍匐茎可悬挂式生长,且通过上下堆叠设置,使得层数能够随意调整,从而不仅安装方便,且更加
节约空间。
[0016]2.本技术中还设有自动滴灌组件,自动滴灌组件能够对育苗盆进行一对一供肥水,使得能够满足不同苗期营养差异变化的需求,从而生长态势更好。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18]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的育苗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传统高架穴盘育苗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基质育苗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列表:育苗组件1、底座11、育苗盆12、育苗槽121、拼接支柱13、底盘15、主水管2、滴灌带3、阀门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但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0024]草莓繁殖的方法较多,包括匍匐茎繁殖法、母株分枝法、组织培养法以及种子繁殖法。但在生产实际中,由于母株分枝法与种子繁殖法成苗率较低,所以很少采用;组织培养法虽然繁殖速度较快,但对设备与技术要求较高,市面上还难以大规模推广;而匍匐茎繁殖法技术简单易行,产苗量大,繁殖系数较高,所以目前草莓生产中普遍采用这种繁殖方法。
[0025]匍匐茎是草莓的主要繁殖器官,发生匍匐茎的植株叫母株,母株是匍匐茎营养生长的第一个营养供给源,匍匐茎是由母株腋芽发生的,发生匍匐茎的多少与母株的健壮充实程度直接相关。
[0026]目前生产实践中草莓匍匐茎育苗方式主要为露天栽培和立体育苗栽培两种方式。传统露天栽培的育苗生产方式占地面积较大,育苗管理需要弯腰屈膝,劳动强度大;而且还存在育苗质量差,子苗整齐度低、繁育系数不高以及病虫害多等问题;目前草莓温室立体育苗栽培方式多采用管道式层架栽培方式,立体栽培也称垂直栽培,是在尽量不影响地面栽培的前提下,通过竖立起来的栽培柱或其他形式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光照的,虽然解决了病虫多,子苗整齐度低等问题,但依然存在栽培支架体积大、母苗与子苗间易发生交叉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现有的草莓育苗培养架多使用管道式栽培槽,通过栽培槽的错落设置,下层的培养槽体不会受到上层培养槽体的遮挡,保证阳光的充足。通过在每个栽培槽内种植草莓母株,并将新抽生的匍匐茎子苗继续培养在该槽内或者将子苗剪断嫁接在穴盘的生产方式,达到快速育苗目的。
[0027]而在草莓立体栽培育苗生产过程中发现,因层架体积庞大和层架结构的影响,现有的草莓立体栽培槽无法根据草莓独特的长匍匐茎生长模式将草莓母苗与子苗的生产进行有效的分开;同时,现有的立体栽培模式也不能满足草莓匍匐茎生长过程中不同苗期对营养的需求差异。
[0028]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可调、不同时期种苗间肥水可控的草莓育苗立体栽培装置,同时优化了立体栽培的空间占地大,安装操作难度高等问题。
[0029]参考图1至图4,如图1所示,该草莓育苗立体栽培装置,包括育苗组件1和自动滴灌组件,所述育苗组件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上端交替设有若干个连接组件和若干个育苗盆12,所述自动滴灌组件包括一主水管2和若干个滴灌带3,若干个滴灌带3均连接在所述主水管2与相应的所述育苗盆12之间,且所述滴灌带3上设有阀门31,通过阀门31能够控制向所述育苗盆12供肥水的量,从而满足不同苗期营养差异变化的需求,所述连接组件的拼接支柱13设置在相应的所述育苗盆12的中部,所述连接组件的底盘15设置在相应的所述育苗盆12的底部,所述拼接支柱13的上端与上端的所述底盘15相连接,所述拼接支柱13的下端与所述育苗盆1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拼接支柱13的口径直径略小于育苗盆12底部接口的口径直径,便于拼接支柱13插入育苗盆12底部,且拼接支柱13与育苗盆12底部接口紧密连接后不出现漏水问题。若干个拼接支柱13连接而成的空心管,可将液体引流至底座11内,以实现对液体的回收。
[0030]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育苗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组件(1)和自动滴灌组件,所述育苗组件(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上端交替设有若干个连接组件和若干个育苗盆(12),所述自动滴灌组件包括一主水管(2)和若干个滴灌带(3),若干个滴灌带(3)均连接在所述主水管(2)与相应的所述育苗盆(12)之间,且所述滴灌带(3)上设有阀门(31),所述连接组件的拼接支柱(13)设置在相应的所述育苗盆(12)的中部,所述连接组件的底盘(15)设置在相应的所述育苗盆(12)的底部,所述拼接支柱(13)的上端与上端的所述底盘(15)相连接,所述拼接支柱(13)的下端与所述育苗盆(12)的底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育苗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育苗盆(12)上下拼接式堆叠连接在所述底座(11)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草莓育苗立体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标吴坤龙
申请(专利权)人:文成县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