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纤双向光器件及10G-PONONU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25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纤双向光器件,属于光通信领域。单纤双向光器件中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纤双向光器件及10G

PON ONU


[0001]本技术涉及光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纤双向光器件(BOSA)。

技术介绍

[0002]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被称之为“有线”光通信。当今,光纤以其传输频带宽、抗干扰性高和信号衰减小,而远优于电缆、微波通信的传输,已成为世界通信行业中主要传输方式。
[0003]光纤通讯中需要光发射机及光接收机,集成发射及接收功能的器件就是光模块。普通的光模块都是点到点通讯,一般有收和发两个端口,也就是说发送出来有一根光纤,接收也有一根光纤,即双纤双向。但这样占用了两根光纤,对于一些光纤资源比较紧张的应用场景还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就诞生了单纤双向光模块的需求。
[0004]图1是传统点到点单纤双向结构,光模块11中发射器件111的发射波长为λ1,接收器件112的接收波长为λ2,发射器件111和接收器件112通过一个波分器件WDM耦合到一个光纤中;相对应的,光模块12中发射器件122的发射波长为λ2,接收器件121的接收波长为λ1,同样也通过一个波分器件WDM耦合到一根光纤中。
[0005]此外,还有点到多点(P2MP)的单纤双向技术。PON(Passive Optical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是一种应用于接入网的技术,局端设备(OLT) 与多个用户端设备(ONU/ONT)之间通过无源的光缆、光分/合路器(Splitter) 等组成的光分配网(ODN)连接的网络。“无源”的关键是在OLT和ONU 之间的ODN是没有任何有源电子设备的光接入网,正因为此“无源”特性,使得PON这种纯介质网络可以避免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线路和外部设备故障率,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减少了维护成本。
[0006]图2所示为PON系统的基本架构。局端设备OLT 21和用户端设备ONU 22 是有源的,两者之间通过光纤及无源Splitter 23连接。下行及上行光信号(λ1和λ2)通过波分复用在同一根光纤里双向传输。
[0007]无论是点到点单纤双向,或是PON网络,光器件都需要把发射和接收通过波分器件分到不同的光路上,做成双向光器件(BOSA)。图3所示是最常见的基于TO

CAN的BOSA设计方案。其中包括一个45
°
滤波片33,对从发射TO

CAN 31输出的波长λ1透传,耦合进光纤34中,而对从光纤34输出的波长λ2反射,导入接收TO

CAN 32中。
[0008]虽然上述单纤双向BOSA光器件已经被广泛采用,但还有如下缺陷:发射和接收需要封装在单独的TO

CAN里面;发射和接收光路必须不同,需要通过滤波片分光,分别进行对准耦合,工艺步骤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发射接收一体的TO

CAN的单纤双向光器件,从而降低10G

PON ONU BOSA的成本。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纤双向光器件,单纤双向光器件中TO

CAN的数量为一个,TO

CAN中包括发射光波长为λ1的激光器,波长为λ2的接收光能够透过激光器,λ1<λ2,发射光和接收光的光路相同,传输方向相反;TO

CAN中还包括用于探测接收光的接收器。
[0011]优选地,TO

CAN中还包括滤波片、TIA电芯片和滤波阻容器件。
[0012]优选地,TO

CAN中还包括管帽,管帽中包括单个聚焦透镜;或者管帽中的透镜与一个外置透镜构成一对准直透镜。
[0013]优选地,TO

CAN中还包括TO管座,TO管座的管脚包括激光器驱动 LD+/

,接收信号RD+/

,Vcc和GND。
[0014]优选地,TO管座的管脚还包括电源V

APD和MPD中的至少一个。
[0015]优选地,激光器的发光面及背面对接收光镀增透膜。
[0016]优选地,激光器集成有输出光功率监测功能。
[0017]优选地,单纤双向光器件还包括尾纤耦合固定装置和带有光纤接头的尾纤。
[0018]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10G

PON ONU,10G

PON ONU包括上述单纤双向光器件。
[0019]优选地,发射光的波长范围为1260

1280nm,速率为2.5G或者10G;接收光的波长范围为1575

1580nm,速率为10G。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同光路收发一体TO

CAN,仅需要使用一个TO

CAN,且能够一步耦合发射及接收,可以简化工艺流程,节省物料,大大降低了10G

PON ONU BOSA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点到点单纤双向结构;
[0022]图2是PON系统的基本架构;
[0023]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基于TO

CAN的BOSA结构;
[0024]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同光路发射接收一体的TO

CAN;
[0025]图5是本技术提出的同光路单纤10G

PON非对称ONU BOSA;
[0026]图6是单透镜汇聚光的结构;
[0027]图7是采用平行光路设计的结构。
[0028]图中:11

光模块;111

发射器件;112

接收器件;12

光模块;121

接收器件;122

发射器件;21

局端设备OLT;22

用户端设备ONU;23

无源Splitter; 41

TO

CAN;401

接收器;402

滤波片;403

激光器;404

管帽;405

TIA电芯片;406

TO管座;407

滤波阻容器件;51

TO

CAN;52

尾纤耦合固定装置;53

尾纤;61

聚焦透镜;62、63

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纤双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纤双向光器件中TO

CAN的数量为一个,所述TO

CAN中包括发射光波长为λ1的激光器,波长为λ2的接收光能够透过所述激光器,所述λ1<λ2,所述发射光和接收光的光路相同,传输方向相反;所述TO

CAN中还包括用于探测所述接收光的接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纤双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TO

CAN中还包括滤波片、TIA电芯片和滤波阻容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纤双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TO

CAN中还包括管帽,所述管帽中包括单个聚焦透镜;或者所述管帽中的透镜与一个外置透镜构成一对准直透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纤双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TO

CAN中还包括TO管座,所述TO管座的管脚包括激光器驱动LD+/

,接收信号RD+/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奚燕萍陈洋俊李子忠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艾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