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全向移动的减震底盘
[0001]本技术属于移动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全向移动的减震底盘。
技术介绍
[0002]移动机器人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教育、科研、安全巡检、物流运输等行业领域,以及各种与机器人相关的赛事赛项中,都需要使用移动机器人。
[0003]目前,多数移动机器人的底盘,是通过驱动轮与底盘主体直接刚性连接,这种方式运作的机器人底盘,不具备减震性能,其通过性能、越障能力等存在不足,使用场合受到极大的限制。
[0004]另外,为了保证移动底盘的强度而导致结构笨重、灵活性差,受加工难度、加工成本及设计成本的影响,车上不便搭载各种智能设备,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全向移动的减震底盘。
[0006]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7]一种可全向移动的减震底盘,包括底盘、悬挂模块和巡线模块、“中”字型框架、驱动轮;
[0008]所述悬挂模块设置在底盘上,驱动轮与悬挂模块连接;r/>[0009]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全向移动的减震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悬挂模块(2)和巡线模块(3)、“中”字型框架(4)、驱动轮(8);所述悬挂模块(2)设置在底盘(1)上,驱动轮(8)与悬挂模块(2)连接;所述“中”字型框架(4)和巡线模块(3)设置在底盘(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全向移动的减震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模块(2)包括避震器组件(21)、悬挂底座(22)、悬挂摆臂(23)、动力电机(24)、电机座(25);所述悬挂底座(22)设置在底盘(1)上,悬挂底座(22)和电机座(25)通过悬挂摆臂(23)连接;所述避震器组件(21)一端与电机座(25)连接,另一端与“中”字型框架(4)连接;所述电机座(25)上设置动力电机(24),动力电机(24)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轮(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全向移动的减震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器组件(21)包括避震器主体(211)、挡边螺母(212)和避震器弹簧(213);所述避震器主体(211)上套有避震器弹簧(213),避震器主体(211)的外表面设置外螺纹,挡边螺母(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新虎,姬云,王恒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机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