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扭转惯容器的一体式悬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96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扭转惯容器的一体式悬架装置,包括扭转惯容器、单纵臂、轮毂电机、车轮、联轴器、电机、车身,电机与单纵臂之间还设有扭杆弹簧,车身上靠近单纵臂一侧设有连接板用于连接车身与扭转惯容器;扭杆弹簧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扭杆弹簧的另一端与单纵臂连接,扭转惯容器与单纵臂连接,单纵臂的底部与车轮、轮毂电机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扭杆弹簧与扭转惯容器的耦合作用的布置方案,减震效果佳,传动效率较高,可实现一定范围的车辆高度调节,满足车辆通过复杂路面的要求;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悬架系统占用空间,机械结构受非线性因素影响小,性能稳定,使用效果佳。使用效果佳。使用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扭转惯容器的一体式悬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悬架
,特别是一种基于扭转惯容器的一体式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惯容器的概念由剑桥大学的Smith教授在2002年提出。作为一种两端点的质量元件,惯容器突破了单端点质量元件“接地”的限制,弥补了机电相似理论中质量与电容器对应的空缺,可有效应用于隔振与稳定控制系统的设计;扭转惯容器属于惯容器的一种,对于两端点的相对扭转振动,惯容器可提升系统的稳定性;惯容器作为广泛应用于车辆领域的隔振元件,弥补了传统悬架惯性元件的缺失,经过试验证明惯容器对于低频振动抑制明显;
[0003]然而目前在扭转惯容器的使用过程中,车身高度发生变化时,无法起到很好地减震效果不佳,并且传动效率低;诸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1572306B,将扭转惯容器应用于横向稳定装置中,机电惯容器不仅拓宽了横向稳定系统的控制方式,亦可有效提升系统隔振性能;但是其中扭转惯容器结构中使用的是双联齿轮传动,其第一级外齿轮安装到到偏心轴的偏心段上,两级外齿轮为一体式结构;减震效果不佳,并且在工作时齿轮的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扭转惯容器(1)的一体式悬架装置,包括扭转惯容器(1)、单纵臂(2)、轮毂电机(7)(3)、车轮(4)、联轴器(8)、电机(7)、车身(5),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惯容器(1)设置于车身(5)内,所述电机(7)与车身(5)之间还设有扭杆弹簧(6),所述扭转惯容器(1)靠近车身(5)一侧设有连接板(9)用于连接车身(5)与扭转惯容器(1);所述扭杆弹簧(6)的一端通过联轴器(8)与电机(7)的转轴连接,所述扭杆弹簧(6)的另一端与单纵臂(2)连接,所述扭转惯容器(1)与单纵臂(2)连接,所述单纵臂(2)的底部与车轮(4)、轮毂电机(7)(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扭转惯容器(1)的一体式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弹簧(6)的两端均设有花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扭转惯容器(1)的一体式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扭转惯容器(1)靠近单纵臂(2)一侧设有花键a(19),所述单纵臂(2)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连接板(9)槽、内花键c(22)、内花键a(23),所述连接板(9)穿过连接板(9)槽固定车身(5)与扭转惯容器(1),所述内花键c(22)与扭杆弹簧(6)右端花键连接,所述内花键a(23)与扭转惯容器(1)的花键a(19)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扭转惯容器(1)的一体式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8)包括联轴器左端(82)、内花键b(81),所述联轴器左端(82)与电机(7)输出轴(155)连接,所述内花键b(81)与扭杆弹簧(6)左端的花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扭转惯容器(1)的一体式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惯容器(1)包括偏心轴(15)、通过球轴承安装在偏心轴(15)上的第一外齿轮(12)、第二外齿轮(14)、与第一外齿轮(12)啮合连接的第一内齿轮(11)、与第二外齿轮(14)啮合连接的第二内齿轮(13)、设置于偏心轴(15)上远离花键a(19)一侧的飞轮(16)、设置于偏心轴(15)上的壳体;所述花键a(19)设置于偏心轴(15)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雁玲石冬寅杨晓峰吴文胜沈钰杰张天一李明黄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