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触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84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生触手,该仿生触手包括:一仿生触手组件,该仿生触手组件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底部密封连接有通过模具二次浇注一体成型的软胶触手部件;用于抓取物料;以及一真空发生装置,垂直设置有所述仿生触手组件上,所述仿生触手组件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之间气路连接,用于对仿生触手组件内部腔体进行抽真空形成负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抓取产品更加稳定、抓取更加快速、操作更为方便。操作更为方便。操作更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触手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
,尤其涉及一种仿生触手。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仿生触手在进行抓取产品时,会存在抓取产品不稳定,抓取效率低下,鉴于此,本案由此而生,提供一款仿生触手,该仿生触手可以起到抓取产品更加稳定,抓取更加快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抓取产品更加稳定、抓取更加快速、操作更为方便的仿生触手。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仿生触手,该仿生触手包括:
[0005]一仿生触手组件,该仿生触手组件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底部密封连接有通过模具二次浇注一体成型的软胶触手部件;用于抓取物料;以及
[0006]一真空发生装置,垂直设置有所述仿生触手组件上,所述仿生触手组件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之间气路连接,用于对仿生触手组件内部腔体进行抽真空形成负压。
[0007]进一步的,所述仿生触手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滑动套设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一端,用于快速对接外接设备将其快速安装。
[0008]进一步的,相邻的底座与软胶触手部件之间构成一个气流汇总腔体;所述软胶触手部件包括内凹且凹腔内一体成型设有连接绑定螺栓的气流分配器;所述气流分配器一侧设有软胶触手;相邻软胶触手与所述气流分配器之间可活动设有尼龙浮子以及贯穿的微孔;所述气流分配器另一侧设有密封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软胶触手部件的输出端至少设有6个以上吸盘。
[0010]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发生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座;所述真空发生座一端设有抽气接口,用于密封旋接仿生触手组件,另一端同轴设有芯杆;所述真空发生座内侧密封性插设有超音速真空管;所述超音速真空管的进气端连接有供气接口;所述超音速真空管的多个负压管与所述仿生触手组件气路连接;所述所述真空发生座一侧可拆卸设有传感器,用于检测仿生触手组件的真空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供气接口与所述超音速真空管相互垂直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同轴设置的滑动套、锁付螺母、复位弹簧和附着部;所述滑动套旋接在真空发生装置上;所述复位弹簧和附着部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套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附着部包括磁铁和磁座;所述磁铁和磁座同轴设置。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通过采用二次浇注成型的软胶触手部件配合真空发生装置进行使用构建成一个仿生触手具有抓取产品更加稳定、抓取更加快速、操作更为方便;而且使用时可以更好的接触到物品表面,能够获得更加充沛的负压气流补充,使得搬运更加稳妥快速。
附图说明
[001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16]图1为本技术仿生触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仿生触手的爆炸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仿生触手气路流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参见图1至3所示,一种仿生触手,该仿生触手包括:仿生触手组件1、真空发生装置2以及连接部3。其中,该仿生触手组件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底部密封连接有通过模具二次浇注一体成型的软胶触手部件;用于抓取物料,如此多唇式使用能更好的接触到物品,可以更好的适应产品的高低落差,贴合更充分,不会影响,进而提高抓取效率,而且抓取更稳定;真空发生装置2垂直设置有所述仿生触手组件1上,所述仿生触手组件1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2之间气路连接,用于对仿生触手组件1内部腔体进行抽真空,使仿生触手组件1内侧形成足够大的负压,以保证吸附时不发生掉落;连接部3可滑动套设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一端,用于快速对接外接设备将其快速安装。下面将对仿生触手组件1、真空发生装置2以及连接部3进行详细的介绍。
[0022]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仿生触手组件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底部密封连接有通过模具二次浇注成型的软胶触手部件12;相邻的底座1与软胶触手部件3之间构成一个气流汇总腔体,气流汇总腔体正好与真空发生装置2相同,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二次浇注的方式对软胶触手部件12进行一体式成型,而且软胶触手部件的输出端至少设有6个以上吸盘,如此设计以确保在抓取时又足够的调整空间,保证抓取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抓取效率,而且采用上述设置可以应对有孔漏气的产品,特别适合PCB生产行业的应用,使得搬运更加稳妥快速,而不会因为某个唇口出问题而造成无法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单向控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0023]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真空发生装置2包括真空发生座21;所述真空发生座21一端设有抽气接口22,用于密封旋接仿生触手组件1,另一端同轴设有芯杆23;所述真空发生座21内侧密封性插设有超音速真空管24;所述超音速真空管24的进气端连接有供气接口25;所述超音速真空管24的多个负压管与所述仿生触手组件1气路连接;所述所述真空发生座21一侧可拆卸设有传感器26,用于检测仿生触手组件1的真空度。
[0024]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供气接口25与所述超音速真空管24相互垂直设置。
[0025]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连接部3包括同轴设置的滑动套31、锁付螺母32、复位弹簧33和附着部34;所述滑动套31旋接在真空发生装置上,用于为复位弹簧33和附着部34的移动提供空间;所述复位弹簧33和附着部34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套34上;所述锁付螺母32用于对超音速真空管24末端进行固定。
[0026]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附着部34包括磁铁341和磁座342;所述磁铁341和磁座342同轴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强磁铁的安装方式,能自由移动,调整位置,方便实用。
[0027]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压缩空气通过供气接口25进入超音速真空管24内,超音速真空管24的多个负压管开始对仿生触手组件1进行抽气,仿生触手组件1内的气体被抽走,使得仿生触手组件1的唇口抓取产品,具体中国专利CN212684002U均已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整个过程通过采用二次浇注成型的软胶触手部件配合真空发生装置进行使用构建成一个仿生触手具有抓取产品更加稳定、抓取更加快速、操作更为方便。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触手,其特征在于:该仿生触手包括:一仿生触手组件,该仿生触手组件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底部密封连接有通过模具二次浇注一体成型的软胶触手部件;用于抓取物料;以及一真空发生装置,垂直设置有所述仿生触手组件上,所述仿生触手组件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之间气路连接,用于对仿生触手组件内部腔体进行抽真空形成负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触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触手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滑动套设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一端,用于快速对接外接设备将其快速安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触手,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底座与软胶触手部件之间构成一个气流汇总腔体;所述软胶触手部件包括内凹且凹腔内一体成型设有连接绑定螺栓的气流分配器;所述气流分配器一侧设有软胶触手;相邻软胶触手与所述气流分配器之间可活动设有尼龙浮子以及贯穿的微孔;所述气流分配器另一侧设有密封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触手,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微可为厦门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