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绕流静音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75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绕流静音消音器,包括壳体、第一消音元件和第二消音元件;所述第一消音元件与所述第二消音元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第一消音元件和第二消音元件同一平面设置。通过设计调整相邻隔板之间的位置,使反相隔舱的容积各不相同,进而改变每个反相隔舱段声波相位,使每个反相隔舱段的声波相位与前一个反相隔舱段的声波相位是相反的,于是两个反相隔舱段声波叠加后由于声压幅度相同但是声压相位相反,于是声波幅度减小声压减弱,进而噪音也就变小了,降噪吸音效果好,性能稳定可靠,有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绕流静音消音器
本技术涉及消音器
,特别涉及一种3D绕流静音消音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消音器为小孔消音器,小孔消音器的原理是以喷气噪声的频谱为依据的,如果保持喷口的总面积不变而用很多小喷口来代替,当气流经过小孔时、喷气噪声的频谱就会移向高频或超高频,使频谱中的可听声成分明显降低,从而减少对人的干扰和伤害,但这种消音器降噪吸音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绕流静音消音器,以解决现有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3D绕流静音消音器,包括壳体、第一消音元件和第二消音元件;所述第一消音元件与所述第二消音元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第一消音元件和第二消音元件同一平面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通过暗扣连接;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互为镜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膨胀减压空腔;所述膨胀减压空腔一侧设有反相隔舱;所述反相隔舱上阵列设有隔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音元件为消音筒。进一步的,所述消音筒为柱状物;所述消音筒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设有扳手孔;所述消音筒的尾部设有内部循环出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消音元件包括第一圆柱筒和第二圆柱筒;所述第二圆柱筒套设与所述第一圆柱筒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柱筒为柱状物的多孔隙圆筒。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柱筒为柱状物的海绵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利用阵列设置的隔板逐级消耗尾气能量,气体经过隔板后形成涡流迫使尾气降速,尾气逐级膨胀减速;通过设计调整相邻隔板之间的位置,使反相隔舱的容积各不相同,进而改变每个反相隔舱段声波相位,使每个反相隔舱段的声波相位与前一个反相隔舱段的声波相位是相反的,于是两个反相隔舱段声波叠加后由于声压幅度相同但是声压相位相反,于是声波幅度减小声压减弱,进而噪音也就变小了,降噪吸音效果好,性能稳定可靠,有利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标注说明:壳体1;第一消音元件2;第二消音元件3;暗扣4;气体6;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12;膨胀减压空腔13;反相隔舱14;隔板15;螺纹21;内部循环出口22;第一圆柱筒31;第二圆柱筒32。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3D绕流静音消音器,包括壳体1、第一消音元件2和第二消音元件3;所述第一消音元件2与所述第二消音元件3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侧,所述第一消音元件2和第二消音元件3同一平面设置。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所述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之间通过暗扣4连接;所述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互为镜像。所述第一外壳11上设有膨胀减压空腔13;所述膨胀减压空腔13一侧设有反相隔舱14;所述反相隔舱14上阵列设有隔板15,相邻隔板15形成的空间为反向隔舱,通过设计调整相邻隔板15之间的位置,以调整反向隔舱的容积;利用阵列设置的隔板15逐级消耗气体6能量,气体6经过隔板15后形成涡流迫使气体6降速,气体6逐级膨胀减速;通过设计调整相邻隔板15之间的位置,使反相隔舱14的容积各不相同,进而改变每个反相隔舱14段声波相位,使每个反相隔舱14段的声波相位与前一个反相隔舱14段的声波相位是相反的,于是两个反相隔舱14段声波叠加后由于声压幅度相同但是声压相位相反,于是声波幅度减小声压减弱,进而噪音也就变小了,降噪吸音效果好,性能稳定可靠,有利于推广使用。所述第一消音元件2为消音筒;所述消音筒为柱状物;所述消音筒一端设有螺纹21,另一端设有扳手孔;所述消音筒的尾部设有内部循环出口22;待处理的气体6进入消音筒内部,气体6沿着消音筒流动至末端后由内部循环出口22流出,进入膨胀减压空腔13前端边膨胀减压边往膨胀减压空腔13尾端流动,进入反向隔舱。使气体6回流后再进入反向隔舱,增加消音效果。所述第二消音元件3包括第一圆柱筒31和第二圆柱筒32;所述第二圆柱筒32套设与所述第一圆柱筒31上;所述第一圆柱筒31为柱状物的多孔隙圆筒;所述第二圆柱筒32为柱状物的海绵筒。海绵含有很多气孔,能阻止和吸收气体6,因为又具有弹性不宜震动所以能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起到吸收噪音的作用。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待处理的气体6自入口进入消音筒后,沿着消音筒流动至末端后由内部循环出口22流出,进入膨胀减压空腔13前端边膨胀减压边往膨胀减压空腔13尾端流动,到达尾端之后,进入反向隔舱,气体6朝着反相隔舱14流动,通过反相隔舱14后,经过第二消音元件3减速之后排出至消声器外部。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技术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绕流静音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第一消音元件(2)和第二消音元件(3);所述第一消音元件(2)与所述第二消音元件(3)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侧,所述第一消音元件(2)和第二消音元件(3)同一平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绕流静音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第一消音元件(2)和第二消音元件(3);所述第一消音元件(2)与所述第二消音元件(3)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侧,所述第一消音元件(2)和第二消音元件(3)同一平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绕流静音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所述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之间通过暗扣(4)连接;所述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互为镜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绕流静音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1)上设有膨胀减压空腔(13);所述膨胀减压空腔(13)一侧设有反相隔舱(14);所述反相隔舱(14)上阵列设有隔板(15)。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微可为厦门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