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氨气分级燃烧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燃烧器
,特别涉及一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氨气分级燃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全球提出“碳达峰”的目标下,人们纷纷寻找各种途径来降低碳排放。其中,在能源领域,“无碳燃料”成为研究焦点。氢气和氨气都是不含碳的可燃气体,氢气因具有制备成本高、运输存储难度大的缺点而无法在燃烧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氨气具有制备技术成熟、输送储存难度低、成本低廉的优点,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潜力,可是,氨气具有着火点高、火焰传动慢等缺点。
[0003]目前,基于氨气燃烧的气体燃烧器研究较少,其中,专利申请号为202220589637.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氨气燃烧器,从中心向外的结构依次包括同轴布置的一级氢气喷枪、一级旋流器、一级氨气喷枪、二级旋流器、二级氢气喷枪、二级氨气喷枪、直流风夹层、三级氢气喷枪、三级氨气喷枪。氨燃料由氨燃料入口进入氨燃料集气环,氢燃料由氢燃料入口进入氢集气环,各自通过从不同的径向位置设计的喷枪实现燃料三分级。该氨气燃烧器以氨气作为主要燃料,同时辅助以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氨气分级燃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筒(300),其设有沿前后延伸的第一腔体(310),所述内套筒(300)的前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310)连通的第一出口(320);烧嘴(100),其具有供氨气燃烧的燃烧端,所述燃烧端贯穿所述内套筒(300)的后端面并设于所述第一腔体(310)内,所述燃烧端与所述第一出口(320)之间形成一级燃烧室;外套筒(200),其设有沿前后延伸的第二腔体(230),所述外套筒(200)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230)连通的第二空气进口(210),所述外套筒(200)的前端面设有第二渐缩口(220),所述内套筒(300)设于所述第二腔体(230)内,所述第一出口(320)和第二渐缩口(220)之间形成二级燃烧室,所述第二渐缩口(220)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出口(320)的孔径,所述第二腔体(230)与所述一级燃烧室之间设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靠近所述第一出口(320)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氨气分级燃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320)呈渐缩状,所述空气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出口(320)的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氨气分级燃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320)和第二渐缩口(220)均为锥形的渐缩结构;所述第一出口(320)具有第一倾斜内壁,所述第二渐缩口(220)具有第二倾斜内壁,所述第一倾斜内壁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倾斜内壁的倾斜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氨气分级燃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300)的前端与所述外套筒(200)的内周面密封连接,所述内套筒(300)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出气孔(330),多个所述出气孔(330)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310)和所述第二腔体(230)连通,所述出气孔(330)为所述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吉伟,王宇,柯善军,梁伟桦,程一兵,蒙臻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