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布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411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脉冲触发器,在其输出端配备有一个二极管,从而使产生的触发电压经过整流,在较长的时间内加到灯上,从而提高了触发性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点亮灯的一种电路布局,包括与电源相连的输入端;第一容性元件;第一电路元件,与第一容性元件及输入端耦连,供从电源提供的电源电压产生充电电流,所述充电电流用以给第一容性元件充电;一个变压器,具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第一支路,将第一容性元件旁路,并包括第一线圈和一个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电路;输出端,与次级线圈耦连,供连接由一个灯组成的负载电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从美国专利4,342,948可以了解到本说明书开端所述的电路布局。该专利的电路布局非常适合产生幅值较高的电压。实际上,这种电路布局经常遇。电路产生的电压由于变压器的漏电感与第一容性元件谐振而呈衰减交流电压的形式。衰减交流电压的频率往往较高。由于载流子在点亮的灯中的输送较慢,因而衰减交流电压较高的频率使灯点亮电压的最大幅值大于第二容性元件两端衰减交流电压的最大幅值,从而必然影响灯的点亮性能。但衰减交流电压频率较高的缺点是点亮电压只在较短的时间出现在灯的两端。衰减交流电压的频率是可以通过改变电路布局的尺寸加以改变的,但这样做不仅使电路布局的开销较大,而且使电路布局变得庞大。实际上,衰减交流电压频率较高的后果是使一些灯点亮不起来或经过多次偿试才点亮起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快速有效地将灯点亮的点灯的电路布局。因此,本专利技术在本说明书开端所述的电路布局具有这样的特点次级线圈被单向元件和第二容性元件串联连接组成的第二支路所旁路。这种电路布局在工作的过程中,第二容性元件充电到电压值等于没有单向元件时第二容性元件两端会出现的衰减交流电压的最大幅值的电压。但由于单向元件的存在,本专利技术电路布局中第二容性元件两端的电压不是衰减的交流电压而是直流电压了。理论上,第二容性元件两端出现无限长的电压脉冲。第二容性元件两端的直流电压还构成灯两端的点亮电压。实际上,第二容性元件是借助于单向元件的漏泄电流和自身的漏泄电流放电的,因而其两端的电压降低。尽管灯两端由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布局产生的点亮电压的最大幅值较小,但点亮电压出现在灯两端的持续时间较长。我们发现,各种类型和功率的灯用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布局都可以快速而有效地加以点亮。开关元件可以由在第一容性元件两端的电压为给定值时导通的击穿元件构成。但实践证明,采用配备有控制电极的开关元件并给电路布局配备耦合到控制电极供使开关元件导通和截止的控制电路有好处。这样可以使这种电路布局极其可靠地工作。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电路布局中开关元件为可控硅的一些实施例就能做到这一点。发现控制电路由两端交流开关元件和/或齐纳二极管组成时可以很好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状态。单向元件最好包括一个二极管。在本专利技术电路布局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输出端用第二容性元件与输入端串联连接组成的第三支路连接。这样,灯两端的点亮电压由电源电压与第二容性元件两端的电压的和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布局非常适合点亮充有氖气的放电灯。这里充填料主要为氖气的放电灯是指灯静态工作过程中灯的等离子体中产生红光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比色图表中的色点在y=0.300,y=0.350,y=-X+1和y=-X+0.99诸线所界定的范围内的充有氖气的放电灯。这类灯非常适用于用作例如汽车信号光的照明装置中。若照明装置不是用作刹车灯而是用作例如闪光信号灯,则灯壁最好敷上荧光层。从下面说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方面。下面参照这些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方面。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电路布局的一个实施例,一个灯组成的负载电路与该电路连接;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照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图1中,K1和K2表示接电源的输入端。输入端K1和K2用电容器CO互连起来。电容器CO被电阻器R3、齐纳二极管D7和晶体管Q串联连接组成的电路所旁路。齐纳二极管D7与晶体管Q的公共点通过电阻器R9和R12组成的串联电路接晶体管Q的基极。齐纳二极管D7和电阻器R9组成的串联电路为在本实施例构成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容器C1所旁路。电阻器R9为电容器C3所旁路。电容器C3与电阻器R9的公共点接双向二极管D9的第一端,D9的另一端接在本实施例中构成开关元件的可探硅S的控制电极。电容器C1为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L1和可控硅S组成的串联电路所旁路,此串联电路即为第一支路。电容器C1与可控硅S的公共点接输出端K3。输入端K1经二极管D1接输出端K4。输出端K3和K4用电阻器R1和放电灯LA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起来,该串联电路在本实施例中构成负载电路。电阻器R1起稳定元件的作用,供限制流经放电灯LA的电流。在此实施例中,二极管D1构成单向元件。二极管D1为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L2和在本实施例中构成第二容性元件的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所旁路。二极管D1和电容器C2共同构成第二支路。R3构成第一电路元件,与第一容性元件及输入端耦合,供从电源提供的电源电压产生充电电流,充电电流用以给第一容性元件充电。电阻器R3和R9、齐纳二极管D7、两端交流开关元件D9和电容器C1和C3共同构成控制电路,耦合到开关元件的控制电路上,供促使开关元件导通和截止。电容器C2、次级线圈L2、输入端K1、电容器CO和输入端K2在本实施例中构成第三支路。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输入端K1和K3接上提供直流电压的电源时,电容器C1经电阻器R3充电到齐纳二极管D7的齐纳电压。齐纳二极管D7导通之后,电容器C3经电阻器R3和齐纳二极管D7充电,直到达到双向二极管D9的击穿电压为止。双向二极管D9导通时,电流流经可控硅S的控制电极,于是可控硅S也导通。这样,次级线圈L2两端之间产生电压,从而使电容器C2充电到某一直流电压。放电灯LA点火之前,放电灯两端出现等于电源电压与电容器C2两端电压之和的直流电压。放电灯LA点亮时,电流从输入端K1经二极管D1、输出端K4、电阻器R1、放电灯LA、输出端K3、电阻器R12和晶体管Q的基极-发射级结流到输入端K2。这个电流使晶体管Q导通,从而避免电容器C3充电到两端交流开关元件D9的击穿电压,从而再也不会产生点亮电压。图2中的图2a是本专利技术照明装置的正视图。图2b是同一照明装置的侧视图。LA是个弯曲的放电灯,配备有氖气组成的等离子体。放电灯壁有荧光涂层。H为具矩形开口的外壳。外壳装有镜面反射器R构成本实施例中的反射表面。外壳的矩形开口用透光的壳盖D封闭。在此实施例中,销钉P1-P5供放电灯在外壳中就位用。可以看到,电路装置BC与灯LA之间的连接用虚线示出。图2C是图2a和图2b的照明装置沿图2a和2b中所示的虚线且垂直于放电灯LA弯曲所在的平面截取的剖视图。权利要求1.点亮灯用的一种电路布局,包括与电源相连的输入端(K1,K2);第一容性元件(C1);第一电路元件(R3),与第一容性元件及输入端耦连,供从电源提供的电源电压产生充电电流,所述充电电流给第一容性元件充电用;变压器(T),具有初级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第一支路(L1,S),将第一容性元件旁路,并包括初级线圈(L1)和开关元件(S)组成的串联的电路;输出端(K3,K4),与次级线圈耦连,供连接灯(LA)组成的负载电路(LA,R1);其特征在于,次级线圈被单向元件(D1)和第二容性元件串联连接组成的第二支路所旁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局,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点亮灯用的一种电路布局,包括:与电源相连的输入端(K1,K2);第一容性元件(C1);第一电路元件(R3),与第一容性元件及输入端耦连,供从电源提供的电源电压产生充电电流,所述充电电流给第一容性元件充电用;变压器(T),具有 初级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第一支路(L1,S),将第一容性元件旁路,并包括初级线圈(L1)和开关元件(S)组成的串联的电路;输出端(K3,K4),与次级线圈耦连,供连接灯(LA)组成的负载电路(LA,R1);其特征在于 ,次级线圈被单向元件(D1)和第二容性元件串联连接组成的第二支路所旁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JM布曼A范登伯格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