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EL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870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行全彩色显示的有机EL显示器,消除了形成于有机层上的第2电极的局部的不良电阻和切断。该有机EL显示器是按照跨于多个第1电极之间的方式,在第1电极和绝缘膜上,形成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选择各种颜色的区域,在不同的区域,分别形成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由该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形成的有机层按照将针对每种颜色而选择的区域连接的方式,形成连续层。使每种颜色的有机层的膜厚不同以便调整发光效率,由此,在有机层表面,形成台阶部,设定第2电极的膜厚大于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之和的总厚度的最大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用于进行全彩色显示的结构的有机EL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根据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人们开发了表示色纯度较高的R,G,B的各发光颜色的有机EL元件,从而由此开发了针对每个像素配置所述的各种颜色发光元件,进行全彩色显示的有机EL显示器。图4和图5表示其一个实例,其表示通过点阵驱动进行全彩色显示的有机EL显示器的结构。图4是表示该结构的说明图,图5是图4中的x-x剖视的示意图。在这些附图中,在由透明的玻璃等形成的基板1上,在晶体管区域T中,形成有TFT的半导体层,另外,由ITO等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多个第1电极2(阳极)针对每个像素独立地形成。在该第1电极2之间的基板1上,沿1个方向,形成数据行L1和电源行L2,沿与它们垂直的方向,形成扫描行L3。另外,在形成有所述各行的第1电极2之间,形成由聚酰亚胺等形成的绝缘膜3。另外,在该第1电极2上,形成有多个有机层4,形成有覆盖于该有机层4上面、由Al等形成的第2电极(阴极)5。下面通过图5对形成于第1电极2上的有机层4的结构进行描述(在这里,省略上述各行L1,L2,L3),在基板1上的第1电极2和绝缘膜3上,形成空穴注入层40和空穴传输层41,在该空穴传输层41上,选择形成第1颜色的第1电极2上的区域,在该区域上,依次形成第1发光层42a,电子传输层43a,电子注入层44a。另外,在作为第2颜色而选择的第1电极2上的区域,依次形成第2发光层42b,电子传输层43b,电子注入层44b,在作为第3颜色而选择的第1电极2上的区域,依次形成第3发光层42c,电子传输层43c,电子注入层44c。另外,连接形成于针对每种颜色而选择的区域的有机层而形成有机层4,以覆盖于该有机层4上的方式,形成第2电极5,在该第2电极5和第1电极2的交叉区域,形成各种颜色的发光区域45a,45b,45c。在这里,为了完全包括发光区域45a,45b,45c,上述有机层4以不仅仅重合于第1电极2上,而且还重合于绝缘膜3上的方式形成,由此,确保充分的发光量。另外,为了在有机层4上覆盖,形成第2电极5,必须确保层的连续性,为此,将针对每种颜色而选择的区域连接而形成连续的层。在上面的描述中,以有源矩阵型的有机EL显示器为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是纯矩阵(无源)型的有机EL显示器的本身结构也没有大的差别。在此场合,在由透明的玻璃等形成的基板1上,由ITO等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多个第1电极2(阳极)呈条带状,在这些第1电极2之间,形成由聚酰亚胺等形成的绝缘膜3。另外,按照与该第1电极2相垂直的方式,呈条带状形成多个有机层4,按照在有机层4上覆盖的方式,呈条带状形成由Al等形成的第2电极(阴极)5。在上述的有机EL显示器中,为了进行色平衡性良好的全彩色显示,针对与红(R),绿(G),蓝(B)的各种颜色相对应的,第1发光层42a,电子传输层43a,电子注入层44a,第2发光层42b,电子传输层43b,电子注入层44b,以及第3发光层42c,电子传输层43c,电子注入层44c,针对每种颜色形成不同的膜厚。该情况是考虑到针对每种颜色,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不同的情况,相对发光效率较低的颜色,形成较大的膜厚,按照相对同一驱动电压和电压外加时间,每种颜色的发光量不产生差别的方式设定上述膜厚。在图5所示的实例中,使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的膜厚不同,考虑各种颜色的发光效率,按照ta>tb>tc的方式,设定第1颜色的膜厚ta,第2颜色的膜厚tb,第3颜色的膜厚tc。层厚的设定通过调整成形时的蒸镀时间而进行。在象这样调整发光效率的有机EL显示器中,象图5中的a1~a4的各部分所示的那样,在针对每种颜色而选择的区域的边界部分,在有机层4的表面,产生台阶部。与此相对,对于形成于有机层4上的第2电极5,通常,与各有机层的成形相同,在基板的正下方设置蒸镀源,蒸镀电极材料,由此,在形成台阶部的边界部分,不能形成必要的厚度的电极层。由此,在形成有该台阶部的部分,第2电极5的层厚在局部处较薄,电阻值变大,造成各种颜色的发光特性的降低,另外,象a1和a4的各部分所示的那样,在台阶部较大的部分,在第2电极5上,产生切断,由此,还造成非发光部分的产生。如果给出具体实例,设定发光层为R=40nm,G=30nm,B=25nm,电子传输层为R=40nm,G=25nm,B=20nm,进行蒸镀,在对电子注入层进行蒸镀后,将第2电极设定为60nm,在基板的正下方设置蒸镀源,进行蒸镀时,确认有发光不良,或非发光的部位。即,在已有的进行全彩色显示的有机EL显示器中,在形成第2电极的有机层的表面形成为平坦的情况下,具有下述问题,即,在各种颜色的发光层中,产生发光效率的差别,难于获得所要求的色平衡和对比度,为了消除该问题,在各种颜色的发光层,或电子传输层中形成膜厚的差别的情况下,使形成于有机层上的第2电极的膜厚在局部变薄,则产生发生显示不良,像素缺陷的不利情况,由此,不能够充分的显示高质量的图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的特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EL显示器,所述有机EL显示器包括多个第1电极,所述多个第1电极形成于基板上;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具有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上的空穴传输层,按照RGB中的任何颜色发光的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第2电极,所述第2电极按照覆盖于所述有机层上的方式形成,其中,所述有机层形成于针对每种颜色而选择的区域之连接层上,所述第2电极的膜厚大于所述有机层中的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之和的各种颜色膜厚中的最大值。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EL显示器,所述有机EL显示器包括多个第1电极,所述多个第1电极形成于基板上;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具有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上的空穴传输层,按照RGB中的任何颜色发光的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第2电极,所述第2电极按照覆盖于所述有机层上的方式形成,其中,所述有机层形成于针对每种颜色而选择的区域之连接层上,所述电子传输层由形成于针对每种颜色而选择的区域的第1层,和按照各种颜色共享的方式形成的第2层形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EL显示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基板上形成多个第1电极;在所述第1电极上形成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具有空穴传输层,按照RGB中的任何颜色发光的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按照覆盖于所述有机层上的方式形成第2电极,其中,在针对每种颜色而选择的区域之连接层上形成所述有机层,按照下述方式在所述有机层上蒸镀所述第2电极,即,所述第2电极的膜厚大于所述有机层中的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之和的各种颜色膜厚中的最大值。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EL显示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基板上形成多个第1电极;在所述第1电极上形成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具有空穴传输层,按照RGB中的任何颜色发光的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按照覆盖于所述有机层上的方式形成第2电极,其中,在针对每种颜色而选择的区域之连接层上形成所述有机层时,在针对每种颜色而选择的区域上蒸镀第1电子传输层之后,按照各种颜色共享的方式,均匀地蒸镀第2电子传输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EL显示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基板上形成多个第1电极;在所述第1电极上形成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具有空穴传输层,按照RGB中的任何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EL显示器,所述有机EL显示器包括多个第1电极,所述多个第1电极形成于基板上;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具有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上的空穴传输层,按照RGB中的任何颜色发光的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第2电极,所述第2电极按照覆盖于所述有机层上的方式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形成于针对每种颜色而选择的区域之连接层上,所述第2电极的膜厚大于所述有机层中的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之和的各种颜色膜厚中的最大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笹直人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东北先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