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635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去除自发光装置的非驱动时的自发光元件内的内部电荷,维持自发光装置的良好的发光性能。该自发光装置具有:在一对电极(11、12)间形成有包含发光层的层结构(13)的自发光元件(1);以及对该自发光元件(1)的发光和不发光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2),自发光元件(1)具有在基板(10)上层叠第1电极(下部电极)(11)、层结构(13)以及第2电极(上部电极)(12)的结构,电极(11、12)通过引出布线(4A、4B)与控制单元(2)连接。设置有内部电荷排出单元(3),该内部电荷排出单元(3)在控制单元(2)的驱动结束时,针对自发光元件(1)的至少一个电极(图示的例中为电极(11、12)双方)形成排出自发光元件(1)内的内部电荷的电荷流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EL(OEL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等自发光装置作为可在平面显示器、照明、扫描仪等的光源等各种用途中发挥高性能的装置而受到关注。特别是作为显示装置,具有如下特征使用RGB各颜色获得期望的亮度效率,驱动电压低至数伏~十几伏左右,即使从倾斜角度看也能获得高的视觉辨认性。该自发光装置具有自发光元件作为发光要素,该自发光元件具有在阳极(或空穴注入电极)和阴极(电子注入电极)之间夹入具有pn结的半导体层的基本结构,在低分子型有机EL装置的情况下,该半导体层采用包含发光层的有机层的层叠结构来形成。并且,有时也如高分子型有机EL装置那样,采用单层或多层层叠双极性的材料的结构来形成。而且,通过向阳极和阴极两电极施加电压,使从阳极被注入和输送到有机层内的空穴和从阴极被注入和输送到有机层内的电子在该有机层(例如发光层)内重新结合,通过由该重新结合所获得的来自激发态的能量释放来进行发光。在这样的自发光装置中,半导体层,特别是有机层成为具有各种功能的层叠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被指出在各层的界面以及电极与其他层的界面发生载流子(空穴或电子)进入的现象,该进入的载流子(内部电荷)在自发光元件内形成内部电场,这成为元件劣化的原因,从而元件寿命缩短。而且,为了消除由该内部电荷引起的元件劣化,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技术设置在驱动时暂时降低自发光元件的离驱动电源近的一端的电位的电位变动电路,该电位变动电路通过降低自发光元件的一电极的电位,从而对自发光元件施加与发光时相反的偏压来使内部电荷复位。特开2003-280585号公报根据前述现有技术,尽管可在自发光装置的驱动过程中使自发光元件内的内部电荷复位,然而由于在自发光装置的驱动结束时,不能使电位变动电路动作,因而不能消除该内部电荷。然而,有时即使在自发光装置的非驱动时,由于来自外部的光照射而在自发光元件内产生光电流,从而产生内部电荷,并且,还考虑到由于周边静电引起的带电而产生内部电荷的状况。而且,在自发光装置的非驱动时在自发光元件内产生了内部电荷的情况下,考虑如下情况当该内部电荷由于层结构的不均匀等而集中时,有时发生泄漏路径的形成或由放电引起的层结构的破损,发生使自发光装置在驱动时的发光性能劣化的问题。并且,有时由内在的电荷移动或蓄积电荷产生的内部电场引起元件的亮度劣化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把应对这样的问题作为课题的一例。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去除自发光装置的非驱动时的自发光元件内的内部电荷,维持自发光装置的良好的发光性能。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发光装置至少具备根据以下各技术方案的构成。一种自发光装置,具有在一对电极间形成有包含发光层的层结构的自发光元件,以及对该自发光元件的发光和不发光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内部电荷排出单元,该内部电荷排出单元在前述控制单元的驱动结束时,针对前述自发光元件的至少一个电极,形成排出前述自发光元件内的内部电荷的电荷流路。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自发光装置的说明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更具体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更具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4是示出采用在一对电极间夹持包含发光层的有机层而形成的有机EL元件作为自发光元件的自发光装置的面板(有机EL面板)的结构例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自发光装置的说明图。该自发光装置具有在一对电极11、12间形成有包含发光层的层结构13的自发光元件1;以及对该自发光元件1的发光和不发光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2。自发光元件1具有例如在基板10上层叠第1电极(下部电极)11、层结构13以及第2电极(上部电极)12的结构,电极11、12通过引出布线4A、4B与控制单元2连接。而且,设置有内部电荷排出单元3,该内部电荷排出单元3在控制单元2的驱动结束时,针对自发光元件1的至少一个电极(图示例中为电极11、12双方),形成排出自发光元件1内的内部电荷的电荷流路。这里,电极11、12通过引出布线4C、4D与内部电荷排出单元3连接,通过该引出布线4C、4D形成电荷流路。这样,由于内部电荷排出单元3形成在控制单元2的驱动结束时排出自发光元件1内的内部电荷的电荷流路,因而在自发光装置的非驱动时,即使由于来自外部的光照射或周边静电的影响而在自发光元件1内产生内部电荷,也能通过电荷流路迅速排出该内部电荷。因此,可将由自发光元件1内的内部电荷引起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即使在非驱动状态下长时间保管那样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自发光装置的损伤或劣化。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更具体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附有相同符号并省略一部分重复说明)。该实施方式的自发光装置具有线路切换单元3A1、3A2作为内部电荷排出单元3A,该线路切换单元3A1、3A2在控制单元2的驱动结束时动作,具有使自发光元件1的至少一个电极(图示例中为电极11、12双方)与地G连接的接地功能。即,在自发光装置的发光和不发光驱动时,如该图(a)所示,线路切换单元3A1、3A2进行动作,使得电极11、12的引出布线4A、4B与控制单元2侧连接,在自发光装置的非驱动时,如该图(b)所示,线路切换单元3A1、3A2进行动作,使得电极11、12的引出布线4A、4B与地G侧连接。该线路切换单元3A1、3A2可以是以下任一种情况以根据在驱动结束时从控制单元2发出的信号自动地切换线路的方式来进行动作;或者可以由用户对驱动结束进行确认来手动地切换线路。因此,也与前述实施方式一样,即使在自发光装置的非驱动时在自发光元件1内发生内部电荷,仍能使该内部电荷流向大地而迅速排出。因此,可将由自发光元件1内的内部电荷引起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即使在非驱动状态下长时间保管那样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自发光装置的损伤或劣化。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更具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附有相同符号并省略一部分重复说明)。该实施方式的自发光装置具有线路切换单元3B1、3B2作为内部电荷排出单元3B,该线路切换单元3B1、3B2在控制单元2的驱动结束时进行动作,具有使自发光元件1的两电极11、12短路的短路功能。即,在自发光装置的发光和不发光驱动时,如该图(a)所示,线路切换单元3B1、3B2进行动作,使得电极11、12的引出布线4A、4B与控制单元2侧连接,在自发光装置的非驱动时,如该图(b)所示,线路切换单元3B1、3B2进行动作,使得电极11、12的引出布线4A、4B相互连接而使电极11、12间短路。该线路切换单元3B1、3B2可以是以下任一种情况以根据在驱动结束时从控制单元2发出的信号自动地切换线路的方式来进行动作;或者可以由用户对驱动结束进行确认来手动地切换线路。因此,也与前述实施方式一样,即使在自发光装置的非驱动时在自发光元件1内发生内部电荷,仍能使该内部电荷流到另一电极而迅速排出。因此,可将由自发光元件1内的内部电荷引起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即使在非驱动状态下长时间保管那样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自发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发光装置,具有:在一对电极间形成有包含发光层的层结构的自发光元件;以及对该自发光元件的发光和不发光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内部电荷排出单元,该内部电荷排出单元在前述控制单元的驱动结束时,针对所述自发光元件的至少一 个电极形成排出所述自发光元件内的内部电荷的电荷流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善教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东北先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