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装置和电子仪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802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光装置,多条发光用电源布线配置在衬底上的第一层中,把所述发光用电源布线与对应的电极相连接的多条连接用布线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层电绝缘的第二层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发光用电源布线中,位于最外侧的发光用电源布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两方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光装置和电子仪器。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通过向发光元件供给电流,发光元件发光。这时,发光元件的亮度基本上由供给的电流的电流量决定。如上所述,发光元件的亮度基本上由所供给的电流的电流量决定,所以有必要正确设定,使电流量变为所需的值。另外,如果要确保充分的电流量,则用于供给电流的布线的宽度增大,框区域增大,有时在向各种电子仪器搭载时会引起障碍。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结构。本专利技术之一的电光装置是,多条发光用电源布线配置在衬底上的第一层中,把发光用电源布线连接于对应的电极上的多条连接用布线,配置在与第一层电绝缘的第二层中,其特征在于,多条发光用电源布线中,位于最外侧的发光用电源布线,设置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两方中。位于最外侧的发光用电源布线在平面上与连接用布线不重叠,所以也能设置在第二层中。由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果电连接设置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发光用电源布线,则与只设置在一层中时相比,能减小各层中的发光用电源布线的宽度。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减少相当于发光用电源布线的宽度减少那一部分的面板的框。在所述电光装置中,理想的是,多条发光用电源布线中,至少与位于最内侧的发光用电源布线连接的连接用布线设置在第一层中。因为与位于最内侧的发光用电源布线相连接的连接用布线,不与除该发光用电源布线以外的布线重叠,所以能设置在第一层中。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该连接用布线的宽度部分能使设置在第二层中的其它连接用布线变粗,能使连接用布线的制造变得容易。另外,不需要最外侧以及内侧的发光用电源布线和连接用布线的接点,能减小接点电阻的依赖性。能采用,在电极上设置有空穴注入/输送层和与该空穴注入/输送层相邻形成的由有机场致发光材料构成的发光层的结构。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得到了通过发光用电源布线和连接用布线,在电极上外加驱动电流而发光的,小型、接点电阻依赖性小的面板。本专利技术之二的电光装置是,在第一电极在衬底上配置为矩阵状的第一电极区域的周围,配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的发光用电源布线和连接于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夹着功能层的第二电极上的第二电极用布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用电源布线和所述第二电极用布线配置为,在平面视图中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在所述的电光装置中,理想的是,在所述发光用电源布线和第二电极用布线之间配置有层间绝缘层。由此,在所述的电光装置中,发光用电源布线和第二电极用布线在俯视图中重叠的部分,能减少基于这些布线的专有面积,能使面板的框变窄。另外,通过使发光用电源布线和第二电极用布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形成了静电电容,使驱动电流的电位变动更小,而能稳定进行图象显示。在所述的电光装置中,理想的是,在发光用电源布线和第二电极用布线之间配置层间绝缘膜。由此,能使发光用电源布线和第二电极用布线绝缘。在所述的电光装置中,也能采用把发光用电源布线和第二电极用布线的任意一方配置在另一方占有的区域内的结构。由此,本专利技术中,在俯视图中没必要另外设置,配置发光用电源布线和第二电极用布线中的任意一方的区域,能进一步有助于窄框化。作为功能层,能采用设置空穴注入/输送层和与该空穴注入/输送层相邻形成的由有机场致发光材料构成的发光层的结构。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得到通过发光用电源布线,在第一电极上外加驱动电流而发光的小型面板。本专利技术之三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有效区域中的、包括具有夹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功能层的电光元件的多个象素;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二电极相连的电极用布线;通过有源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至少设置在所述有效区域上的连接用布线;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与所述连接用布线相连的电源线;并且,所述电源线的至少一部分由通过层间绝缘膜隔开的多个导电膜和把所述多个导电膜彼此电连接的导电材料形成。本专利技术之四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有效区域中的、包括具有夹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功能层的电光元件的多个象素;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的电极用布线;通过有源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至少设置在所述有效区域上的连接用布线;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与所述连接用布线相连的电源线;并且,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设置有多条所述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中,设置在最远离所述有效区域的位置的电源线的至少一部分由通过层间绝缘膜隔开的多个导电膜和把所述多个导电膜彼此电连接的导电材料形成。通过象所述电光装置那样,使电源线多层化,与只用一个布线层构成电源线时相比,能减少一层的线宽。由此,不但能确保充分的电流,而且使窄框化成为可能。本专利技术之五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有效区域中的、包含具有夹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功能层的电光元件的多个象素;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的电极用布线;通过有源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至少设置在所述有效区域上的连接用布线;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与所述连接用布线相连的电源线;并且,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设置了多条所述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中,设置在最靠近所述有效区域的位置的电源线由只设置在一个布线层中的导电膜形成。本专利技术之六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有效区域中的、包含具有夹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功能层的电光元件的多个象素;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的电极用布线;通过有源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至少设置在所述有效区域上的连接用布线;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与所述连接用布线相连的电源线;并且,所述连接用布线的线宽与该连接用布线连接的所述电源线的线宽不同。在有效区域内,有时有必要按照象素间隔使所述连接用布线的线宽变窄,但是有必要充分确保通过所述连接用布线提供给象素的电流量。因此,在所述电光装置中,通过使所述电源线的线宽比所述连接用布线的线宽大,从而能对应于象素间隔,并且能确保电流量。本专利技术之七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有效区域中的、包含具有夹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功能层的电光元件的多个象素;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的电极用布线;通过有源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至少设置在所述有效区域上的连接用布线;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与所述连接用布线相连的电源线;并且,所述连接用布线的第一部分的线宽和第二部分的线宽彼此不同。在所述电光装置中,所述第一部分是指,例如所述连接用布线中的所述连接用布线和所述电源线连接的接点部附近;所述第二部分是指,例如比所述第一部分更靠近所述有效区域,或位于所述有效区域的部分。这时,所述第一部分的线宽最好比所述第二部分的线宽大。这样,通过在所述连接用布线那样的同一布线上设置线宽彼此不同的部分,能缓和接点部等的线宽或材料的差异等引起的电压下降或电阻增加等引起的供给电流量的电动和不稳定化。本专利技术之八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有效区域中的、包含具有夹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功能层的电光元件的多个象素;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的电极用布线;通过有源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并至少设置在所述有效区域上的连接用布线;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与所述连接用布线相连的电源线;并且,设置了多条所述连接用布线,所述多条连接用布线中的至少一条是由设置在不同的多个各布线层中的导电膜和把所述导电膜彼此连接的导电材料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幸司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