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2253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8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仪器,能够提高从发热部件朝向蓄热性材料的传热性。在具备发热部件(11)和对发热部件(11)产生的热进行蓄热的蓄热设备(10)的电子仪器(100)中,蓄热设备(10)具备收纳有吸收发热部件(11)产生的热的蓄热性材料(95)的反应室(1),反应室(1)由发热部件(11)侧的第1面(1a)、与第1面(1a)对置的第2面(1b)、以及连结第1面(1a)与第2面(1b)的多个侧面(1c)形成,在反应室(1)内,反应室(1)的内侧面周边的周边部的热传导率比反应室(1)的中央部的热传导率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子仪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仪器,更详细地说,涉及具备发热部件(或者发热的电子部件)的电子仪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电子仪器的高性能化,在一个电子仪器中内置的发热部件的数量增加,并且在各个发热部件投入的能量增大,结果导致电子仪器中的发热量增大。在使用冷却风扇的以往的散热方法中,为了驱动冷却风扇而需要追加的能量,为了得到更高的散热能力,会使电子仪器的电力消耗量进一步增加,不令人满意。首先,该方法是针对能量损失所产生的发热通过能量投入进行散热的方法,并非有效。而且,为了设置冷却风扇而需要比较大的空间,这对于小型的电子仪器而言并不适合。进而,在智能手机或平板式终端等中,电子仪器的框体被封闭,无法由冷却风扇产生气流向外部排气。另外,在使用散热导管的以往的散热方法中,尽管能够迅速送热,但为了挥散该热需要散热片或散热板。此外,设置散热片等需要比较大的空间,这对于小型的电子仪器而言并不适合。虽然也考虑取代散热片等,转而使热向电子仪器的框体等逸出,不过由于电子仪器的小型轻薄化使得框体的表面积减少,无法得到高的散热能力。进而,在智能手机等的高性能移动设备中,本就存在锂离子蓄电池的寿命偏低的问题,如果使热向框体逸出,将导致锂离子蓄电池的使用环境温度升高,蓄电池容量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在该状况下,现状为测定各个发热部件的温度,在温度测定值超出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进行限制向发热部件投入的能量。该方法通过使发热部件的发热量本身降低从而抑制发热部件的温度上升。然而,在该方法中,由于发热部件的温度上升会令发热部件的功能(例如CPU的性能)每次都受到损害,会牺牲掉电子仪器的性能。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1592号公报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着眼于利用化学反应使热进行蓄热以及移动的技术,即化学热泵。如专利文献1所示,化学热泵目前以化工厂、发电厂的排热为目的被使用,或者被用于家庭的供热水、暖气系统或冷冻车等的大型的装置中。然而,将化学热泵用于电子仪器并非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人鉴于以前的申请(日本特愿2012-173042),提出以作为抑制发热部件的温度上升的新的手段利用化学热泵这样的独特的构想为基础的电子仪器。该电子仪器具备发热部件与蓄热设备,蓄热设备具备收纳利用发热部件产生的热体现吸热反应的化学蓄热材的反应室、用于凝缩或蒸发通过化学蓄热材的吸热反应产生的凝缩性成分的凝缩蒸发室以及以使凝缩性成分能够在反应室与凝缩蒸发室之间移动的方式连接反应室与凝缩蒸发室的连接部。在此,蓄热设备包括上述化学热泵。根据该电子仪器,在具备发热部件的电子仪器中,由于应用反应室与凝缩蒸发室通过连接部连接的蓄热设备,并使用利用发热部件产生的热体现吸热反应的化学蓄热材,因此在发热部件发热时,化学蓄热材发生反应从发热部件夺取热并蓄热,由此,能够抑制发热部件的温度上升。在此,一般收纳于反应室的蓄热性材料的热传导率比构成反应室的部件的热传导率小,因此为了由蓄热性材料高效地对发热部件产生的热进行蓄热,需要高效地进行从发热部件朝向蓄热性材料的传热。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其目的在于一种提供能够提高从发热部件朝向蓄热性材料的传热性的电子仪器。本申请的第1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发热部件和对上述发热部件产生的热进行蓄热的蓄热设备的电子仪器,上述蓄热设备具备收纳有对上述发热部件产生的热进行吸热的蓄热性材料的反应室,上述反应室由上述发热部件侧的第1面、与上述第1面对置的第2面、以及连结上述第1面与上述第2面的多个侧面形成,在上述反应室内,上述反应室的内侧面周边亦即周边部的热传导率比上述反应室的中央部的热传导率小。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从蓄热性材料朝向反应室的热传导,结果,能够提高从发热部件朝向蓄热性材料的传热性。在此,发热部件例如可从集成电路、发光元件、场效应晶体管、马达、线圈、转换器、变频器以及电容器构成的组群中选择,不过并不局限于上述部件。另外,蓄热性材料包括通过化学反应体现吸热反应的化学蓄热材、通过吸附或者吸收反应体现吸热反应的吸附·吸收蓄热材。在化学蓄热材中,例如可举出硫酸钙或氯化钙等的水和物、钙或镁的水氧化物等。另外,在吸附·吸收蓄热材中,例如可举出沸石、硅胶、介孔氧化硅、活性碳等。然而,蓄热性材料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例子,只要吸收发热部件产生的热便可,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蓄热性材料。此外,当蓄热性材料为上述水和物、水氧化物、沸石等的情况下,凝缩性成分为水,不过根据蓄热性材料的情况,凝缩性成分并不局限于水。另外,凝缩性成分并不局限于水,可以为氨等能够进行气液相变的物质,特别是在使用环境下能够向两方的状态变化。上述第1专利技术优选为进一步具备如下的结构。(1)在上述反应室的内侧面与上述蓄热性材料之间形成有缝隙。(2)在上述结构(1)中,上述反应室通过上述第1面、上述第2面以及多个上述侧面形成大致长方体的形状,上述蓄热性材料具有从位于上述第1面侧的第3面朝向上述第2面逐渐变细的形状,上述第3面的形状与上述第1面的形状大致相同或者小于上述第1面的形状,(3)在上述结构(1)或者(2)中,在上述反应室设置有进行上述蓄热性材料的定位的定位部件。(4)上述蓄热性材料的位于上述周边部的周边部件的热传导率比位于上述中央部的中央部件的热传导率小。(5)在上述结构(4)中,上述周边部件由上述蓄热性材料的母材与树脂颗粒的混合材形成,上述蓄热性材料通过在对上述中央部件与上述周边部件冲压成形后进行热处理而形成。根据上述结构(1),利用反应室的内侧面与蓄热性材料之间的缝隙,能够抑制从蓄热性材料朝向反应室的热传导,结果,能够提高从发热部件朝向化学蓄热材的传热性。根据上述结构(2),仅仅通过将蓄热性材料收纳于反应室便可形成反应室的内侧面与蓄热性材料之间的缝隙。根据上述结构(3),由于利用定位部件进行蓄热性材料的定位,因此仅仅通过将蓄热性材料收纳于反应室便可形成反应室的内侧面与蓄热性材料之间的缝隙。根据上述结构(4),由于蓄热性材料的周边部件的热传导率比中央部件的热传导率小,因此能够抑制从蓄热性材料朝向反应室的热传导,结果,能够提高从发热部件朝向蓄热性材料的传热性。根据上述结构(5),容易形成周边部件的热传导率比中央部件的热传导率小的蓄热性材料。本申请的第2专利技术为一种具备发热部件和对上述发热部件产生的热进行蓄热的蓄热设备的电子仪器,其中,上述蓄热设备具备收纳有吸收上述发热部件产生的热的蓄热性材料的反应室,上述反应室由上述发热部件侧的第1面、与上述第1面对置的第2面、以及连结上述第1面与上述第2面的多个侧面形成,在上述第1面的内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反应室中,在发热部件侧的第1面形成有凹凸结构,因此能够使第1面与蓄热性材料的接触面积增加,结果,能够提高从发热部件朝向蓄热性材料的传热性。总之,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可提高从发热部件朝向蓄热性材料的传热性的电子仪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子仪器的概略示意俯视图。图2为蓄热设备10部分的概略示意剖视图。图3为反应室部分的概略示意剖视图。图4为表示蓄热设备的制成方法的概略示意立体图。图5为表示蓄热性材料的变形例的、反应室部分的概略示意剖视图。图6为表示蓄热性材料的变形例的、反应室部分的概略示意剖视图。图7为表示蓄热设备的变形例的概略示意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仪器,具备发热部件和对所述发热部件产生的热进行蓄热的蓄热设备,所述电子仪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设备具备收纳有对所述发热部件产生的热进行吸热的蓄热性材料的反应室,所述反应室由所述发热部件侧的第1面、与所述第1面对置的第2面、以及连结所述第1面与所述第2面的多个侧面形成,在所述反应室内,所述反应室的内侧面周边亦即周边部的热传导率比所述反应室的中央部的热传导率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26 JP 2013-2441981.一种电子仪器,具备发热部件和对所述发热部件产生的热进行蓄热的蓄热设备,所述电子仪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设备具备收纳有对所述发热部件产生的热进行吸热的蓄热性材料的反应室,所述反应室由所述发热部件侧的第1面、与所述第1面对置的第2面、以及连结所述第1面与所述第2面的多个侧面形成,在所述反应室内,所述反应室的内侧面周边亦即周边部的热传导率比所述反应室的中央部的热传导率小,在所述反应室的内侧面与所述蓄热性材料之间形成有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仪器,其中,所述反应室通过所述第1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浦忠将山下是如小仓裕直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国立大学法人千叶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