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轮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26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轮辋,轮辋包括:轮辋主体和结构加强层,轮辋主体包括外轮缘、连接部和内轮缘,外轮缘和内轮缘沿轮辋轴向间隔开,连接部连接在外轮缘和内轮缘之间,结构加强层设于内轮缘的外表面。由此,通过在内轮缘的外表面设置结构加强层,实现了对轮辋薄弱部位的局部加强,不仅降低了轮辋断裂的风险,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而且还提高了轮辋对整车负荷的承载功能,更适用于质量较重的新能源汽车。能源汽车。能源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轮辋


[0001]本技术涉及轮辋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轮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重量增加明显,而整车重量的增加势必提高与整车匹配的相关零部件的刚度等属性的性能要求。
[0003]汽车轮辋是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持轮胎的圆柱体金属部件,汽车轮辋安装在车轴上并充当固定轮胎的骨架,汽车轮辋与轮胎共同承受作用在车轮上的负荷,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0004]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重量的增加,目前汽车轮辋的刚度难以满足使用需求,容易在轮辋的内轮缘处出现疲劳断裂等质量缺陷,降低了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车辆的轮辋,该轮辋通过在内轮缘的外表面设置结构加强层,实现了对轮辋薄弱部位的局部加强,不仅降低了轮辋断裂的风险,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而且还提高了轮辋对整车负荷的承载功能,更适用于质量较重的新能源汽车。
[0006]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车辆。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的轮辋,包括:
[0008]轮辋主体,轮辋主体包括外轮缘、连接部和内轮缘,外轮缘和内轮缘沿轮辋轴向间隔开,连接部连接在外轮缘和内轮缘之间;
[0009]结构加强层,结构加强层设于内轮缘的外表面。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轮辋,通过在内轮缘的外表面设置结构加强层,实现了对轮辋薄弱部位的局部加强,不仅降低了轮辋断裂的风险,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而且还提高了轮辋对整车负荷的承载功能,更适用于质量较重的新能源汽车。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结构加强层包覆于内轮缘的外表面。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结构加强层的宽度为D,满足关系式:70mm≤D≤120mm。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沿轮辋的轴向方向,结构加强层的长度尺寸为L,满足关系式:20mm≤L≤40mm。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结构加强层沿内轮缘的周向延伸以形成环形的结构加强层。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结构加强层为非金属层。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结构加强层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层。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具有碳纤维,沿轮辋的径向方向,
碳纤维的正投影与轮辋轴向间的夹角为β,满足关系式:15
°
≤β≤90
°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结构加强层具有排气孔。
[001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车辆的轮辋。
[002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上述的轮辋,在内轮缘的外表面设置结构加强层,实现了对轮辋薄弱部位的局部加强,不仅降低了轮辋断裂的风险,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而且还提高了轮辋对整车负荷的承载功能,更适用于质量较重的新能源汽车。
[002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轮辋的主视图;
[0024]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轮辋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轮辋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轮辋沿轮辋的径向方向正投影的示意图;
[0027]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轮辋100;
[0030]轮辋主体10;外轮缘11;支撑部111;连接部12;内轮缘13;
[0031]结构加强层20;
[0032]长度尺寸L;
[0033]车辆10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下面参考图1

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轮辋100和车辆1000。
[0036]如图1

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轮辋100包括:轮辋主体10和结构加强层20。
[0037]其中,轮辋主体10包括外轮缘11、连接部12和内轮缘13,外轮缘11和内轮缘13沿轮辋100轴向间隔开,连接部12连接在外轮缘11和内轮缘13之间,结构加强层20设于内轮缘13的外表面。
[0038]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轮辋主体10的内轮缘13通过连接部12与外轮缘11连接,外轮缘11沿轮辋100径向方向设有支撑部111,支撑部111对外轮缘1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与外轮缘11通过连接部12连接的内轮缘13沿轮辋100径向方向处于悬空状态,缺乏支撑组件,
当轮辋100承受作用在轮辋100径向方向上的负荷时,内轮缘13因缺乏支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疲劳断裂,轮辋100的疲劳实验以及有限元分析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果。基于此,在本申请中,在容易出现疲劳断裂的内轮缘13的外表面设置结构加强层20,通过结构加强层20对内轮缘13处的刚度等属性进行局部加强,以降低内轮缘13处断裂的风险,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同时,结构加强层20对内轮缘13处的局部加强还可以提高轮辋100的整体负载功能,使得轮辋100能够承载质量更重的车辆1000,从而更适用于质量较重的新能源汽车。
[0039]由此,通过在内轮缘13的外表面设置结构加强层20,实现了对轮辋100薄弱部位的局部加强,不仅降低了轮辋100断裂的风险,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而且还提高了轮辋100对整车负荷的承载功能,更适用于质量较重的新能源汽车。
[004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图4所示,结构加强层20包覆于内轮缘13的外表面。
[0041]具体来说,将结构加强层20直接包覆在内轮缘13的外表面,不仅可以实现对内轮缘13处的局部加强,降低内轮缘13处的断裂风险,而且还可以增强轮辋100的整体强度,提高轮辋100的整体负载功能,同时,通过对内轮缘13的外表面进行包覆的方式适用于对各种型号规格的轮辋100进行局部强化,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无需针对不同型号规格的轮辋100重新进行开模或模具修改,从而大大节约了开发经费和时间。
[0042]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轮辋,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辋主体,所述轮辋主体包括外轮缘、连接部和内轮缘,所述外轮缘和所述内轮缘沿所述轮辋轴向间隔开,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外轮缘和所述内轮缘之间;结构加强层,所述结构加强层设于所述内轮缘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强层包覆于所述内轮缘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强层的宽度为D,满足关系式:70mm≤D≤1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轮辋的轴向方向,所述结构加强层的长度尺寸为L,满足关系式:20mm≤L≤40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强层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腊梅石杨斌毕世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