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硒化镉和硒化镉/硫化镉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半导体材料是近二十年来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由于同传统的体相半导体材料相比,纳米半导体可以产生量子尺寸效应,使得人们可以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而制备不同尺寸的纳米粒子,产生不同频率的光发射,从而达到调控发光颜色的目的。另外,由于其纳米尺度的特点,使得纳米半导体材料易于同有机高分子或小分子材料进行复合,通过旋涂等方法制备薄膜发光器件。硫化镉和硒化镉纳米半导体在光电转换中有着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目前在电致发光及光电池等材料研究领域中,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Alivisatos(Phys.Rev.B,1996,24,17628)报导了硒化镉纳米微粒与MEH-PPV复合体系的光电转换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硒化镉纳米微粒浓度的提高,光电转换的效率提高,最大可达12%.Bawendi(J.Appl.Phys,1998,12,7965)报导了核/壳结构硒化镉/硫化镉纳米微粒与PPV制成的双层器件,以PPV为空穴传输材料,纳米微粒发光层的量子效率可达0.1%,寿命为50-100小时。到目前为止,可以采取许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硒化镉和硒化镉/硫化镉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为烷基羧酸镉与硒脲或油酸镉与硒脲,镉盐与硒脲的摩尔比为1-10∶10-1;烷基羧酸镉或者油酸镉由氧化镉或碳酸镉与碳链长为2~18的烷基羧酸或油酸反应制备,氧化镉或碳酸镉与有机酸的摩尔比为1-5∶5-1,然后加入有机包覆剂和甲苯,包覆剂与镉盐的摩尔比为100-1∶1-10,最后加入硒脲的水溶液,硒脲与镉盐的摩尔比为10-1∶1-10,在50-280℃条件下反应0.25h-2h,得到含有硒化镉半导体纳米微粒的透明溶胶,以合成的硒化镉为原料,溶于甲苯中,再加入有机酸镉和有机包覆剂,所需的有机酸镉与合成硒化镉所需的有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道成,王强,姬相玲,蒋世春,安立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