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新型平板型显示器件——即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一方面,它可用作目前商品化程度很高的液晶显示器(LCD)的背光源,在轻、薄、低功耗上能全部满足LCD的要求,且所显示的文字、图形等比一般的单色光背光源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另一方面,白色光中含红、绿、蓝三种基色成分,如将发白光的单层结构器件与较为成熟的微电子刻蚀彩色滤色膜技术相结合,则有望能够得到与其它类型的白色OLED器件(如J.Kido等采用的红、绿、蓝三种发光层重叠式的器件)相比,制备工艺更简单(无需分别制备三种基色的发光层,并对它们分别进行繁琐的光刻过程等),重复性更好,成本更低的全色OLED器件。目前国际上传统的获得白光的方法多是通过多层结构实现的,即采用将红、绿、蓝三种发光层堆积的方法,通过混合三基色来获得白光,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表现为制备工艺复杂,较难掌握,成本较高,且器件的白光色度易随着外加驱动电压的变化而改变,此外由于多层结构易造成自吸收,一般量子效率都较低。为了克服上述多层结构白光器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是该发光器件依次包括:1)ITO阳极导电玻璃层; 2)空穴传输层PVK∶TPD;3)发光层Zn(BTZ)↓[2]∶Rubrene;4)AL阴极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玉林,郑加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