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5999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像素电路,该像素电路包含:显示元件;第一晶体管,用于根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间施加的电压控制输出到第三电极的电流;第一开关,用于响应于选择信号以二极管方式连接第一晶体管;第一电容器;第二开关,用于响应于选择信号把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耦接到电源;第二电容器;第三开关,用于响应于选择信号把数据电压传输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以及第四开关,用于响应于选择信号而截断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有机EL显示器用电力激励含磷有机化合物以发光,并且对N×M个发射单元进行电压或电流编程以显示图像。如图1所示,典型的有机发射单元包括阳极(由铟锡氧化物(ITO)制成)、有机薄膜、以及阴极层(金属)。有机薄膜可以具有多层结构,该结构包括发射层(EML)、电子传输层(ETL)、以及空穴传输层(HTL)、电子注入层(EIL)和空穴注入层(HIL)。驱动有机发射单元的方法包括无源矩阵方法和有源矩阵方法,有源矩阵方法使用薄膜晶体管(TFT)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无源矩阵方法形成交叉的阴极和阳极并选择性地驱动数据和扫描线。有源矩阵方法将TFT和电容器耦接到每个ITO像素电极以利用电容器维持电压。根据为了编程电容器上的电压所提供的信号形式,有源矩阵方法包括电压编程方法或电流编程方法。图2表示驱动有机EL元件的传统电压编程像素电路。如图所示,传统电压编程像素电路包括晶体管M1、M2、M3和M4,电容器C1和C2,以及有机EL元件OLED。数据线Dm将用于显示图像信号的数据电压传输到像素电路,将电容器C2耦接到电源VDD,并将有机EL元件OLED的阴极耦接到电源VSS。通过从三条扫描线Sn、AZ、和AZB提供的选择信号来补偿驱动晶体管M1的阈值电压VTH,并控制对应于数据电压VDATA的电流流向有机EL元件OLED。传统像素电路补偿驱动晶体管M1的阈值电压VTH的偏差,但是这样的补偿需要三条附加的扫描线。这么多的扫描线会降低显示设备的孔径比并提供复杂的驱动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较少信号线的图像显示设备的像素电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其通过简化驱动电路和像素电路而具有改善的孔径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精确补偿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的图像显示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得到阐述,部分会因描述而清楚,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被了解。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其包括用于传输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电压的多个数据线、用于传输选择信号的多个扫描线、以及耦接到数据线和扫描线的像素电路。该像素电路包括显示元件和第一晶体管,所述显示元件用于显示对应于所施加电流的图像,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括第一电极、耦接到电源的第二电极、和耦接到显示元件的第三电极,用于将与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压对应的电流输出到第三电极。第一开关响应于从扫描线提供的选择信号而以二极管方式连接(diode-connect)第一晶体管,第二开关响应于从扫描线提供的选择信号将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耦接到电源。将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耦接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并且第二电容器具有耦接到电源的第一电极。第三开关响应于从扫描线提供的选择信号而将数据电压传输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第四开关耦接在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之间,其响应于从扫描线提供的选择信号而截断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其包括用于传输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电压的多个数据线、用于传输选择信号的多个第一扫描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的多个第二扫描线、以及耦接到数据线、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的像素电路。该像素电路包括用于显示对应于所施加电流的图像的显示元件、以及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包括第一电极、耦接到电源的第二电极、以及耦接到显示元件的第三电极,用于将对应于施加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的电流输出到第三电极。第一开关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而以二极管方式连接第一晶体管,并且第二开关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将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耦接到电源。将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耦接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并且第二电容器具有耦接到电源的第一电极。第三开关响应于从扫描线提供的选择信号而将数据电压传输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第四开关耦接在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之间,其响应于第三控制信号而截断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电极和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图像显示设备的方法。该图像显示设备包括用于传输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电压的多个数据线、用于传输选择信号的多个扫描线、以及耦接到数据线和扫描线的像素电路。该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该晶体管具有第一电极、耦接到电源的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并且其将对应于施加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的电流输出到第三电极。将显示元件耦接到驱动晶体管的第三电极,并显示与所施加的电流量一致的图像。第一电容器具有耦接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并且第二电容器具有耦接到电源的第一电极。驱动这样的图像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在第一周期期间,以二极管方式连接驱动晶体管,将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耦接到电源,并且将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耦接到数据线。在第二周期期间,耦接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图像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该图像显示设备包括用于传输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电压的多个数据线、用于传输选择信号的多个第一扫描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的多个第二扫描线、以及耦接到数据线、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的像素电路。该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该晶体管具有第一电极、耦接到电源的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其将对应于施加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的电流输出到第三电极。显示元件被耦接到驱动晶体管的第三电极,并显示与所施加的电流量一致的图像。第一电容器具有耦接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并且第二电容器具有耦接到电源的第一电极。驱动这样的图像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在第一周期期间,以二极管方式连接驱动晶体管,并将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耦接到电源。在第二周期期间,将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耦接到数据线,并在第三周期期间,将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耦接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图像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该图像显示设备包括用于传输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电压的多个数据线、用于传输选择信号的多个扫描线、以及耦接到数据线和扫描线的像素电路。该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该晶体管具有第一电极、耦接到电源的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将显示元件耦接到驱动晶体管的第三电极。第一电容器具有耦接到驱动晶体管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并且第二电容器具有耦接到电源的第二电极。驱动这样的图像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在第一周期期间,在第一电容器内存储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在第二电容器内存储数据电压。在第二周期期间,将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串联耦接,使得可以将存储在第一电容器内的电压和存储在第二电容器内的电压施加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应当理解前面的总体描述和随后的具体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意欲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包括的附图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合并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解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本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表示有机EL显示元件的概念性视图。图2表示驱动有机EL元件的传统电压编程像素电路。图3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图4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电路。图5表示驱动图4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波形。图6表示在图5的周期t1期间的图4所示像素电路的等效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数据线,用于传输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数据电压;扫描线,用于传输选择信号;和像素电路,耦接到数据线和扫描线,其中该像素电路包括:显示元件;第一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电极、耦接到电 源的第二电极、以及耦接到显示元件的第三电极;第一开关,用于响应于选择信号而以二极管方式连接第一晶体管;第二开关,用于响应于选择信号而将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耦接到电源;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耦接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   第二电容器,具有耦接到电源的第一电极;第三开关,用于响应于选择信号而将数据电压传输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和第四开关,耦接在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之间,用于响应于选择信号而截断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 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镇泰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