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F基因敲除的肿瘤细胞在制备肿瘤疫苗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56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MIF基因敲除的肿瘤细胞在制备肿瘤疫苗中的用途,属于肿瘤疫苗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MIF在诱导多发性骨髓瘤(MM)免疫逃逸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MIF调控的MM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有NK细胞,巨噬细胞及T细胞参与。MIF基因敲除的MM细胞,由于不能有效诱导产生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不能发生免疫逃逸,所以不会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中产生肿瘤。MIF基因敲除的MM细胞注射刺激后的小鼠不但不会发生MM,还会获得MM免疫性;未来再使用正常MM细胞行肿瘤移植,也不会发生MM。因此,MIF基因敲除的MM细胞可以作为肿瘤疫苗,有效预防MM,在阻断良性癌前病变进展为MM,降低MM发生率中拥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的应用前景。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IF基因敲除的肿瘤细胞在制备肿瘤疫苗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肿瘤疫苗领域,具体涉及MIF基因敲除的肿瘤细胞在制备肿瘤疫苗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写为MM)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群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至今无法治愈。根据国外流行病学统计,MM是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快速进展,我国MM发病率最近持续上升。
[0003]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简写为MIF)是一种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的促炎、促肿瘤细胞因子。MIF可由多种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合成并分泌。在实体肿瘤中,MIF与多种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等密切相关。从机制上,MIF可以调控细胞毒性T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并诱导MDSCs、TAMs等免疫抑制性细胞的生成。2018年,Piddock等报道MIF可通过c

MYC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分泌IL

6和IL

8,从而间接影响MM免疫微环境。
[0004]肿瘤疫苗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方向,其基本概念是通过将肿瘤抗原以多种形式引入体内激活机体自身抗肿瘤免疫,达到预防、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在MM领域,人们曾尝试采用多种形式的肿瘤疫苗,例如多肽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和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等控制MM,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肿瘤疫苗可分为预防性肿瘤疫苗和治疗性肿瘤疫苗,治疗性MM疫苗开发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MM细胞免疫原性降低以及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诱导MM细胞逃避免疫识别和清除。
[0005]MM具有较为明确的良性癌前病变阶段,被称为“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rmined significance,MGUS)。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3.2%的个体罹患MGUS,表现为异常的血清单克隆蛋白和少量的骨髓克隆性浆细胞。MGUS患者无相关症状或体征,但进展为恶性MM的比例远高于普通人群,每年约1%的MGUS患者会进展为MM。MGUS进展为MM的分子机制仍未得到完全的解析,目前也没有任何干预措施。MGUS的存在为MM的早期干预,乃至MM预防提供了窗口期。因此,开发出具有MM预防效果的肿瘤疫苗,对阻断MGUS进展为MM,降低MM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MIF基因敲除的肿瘤细胞在制备肿瘤疫苗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MIF基因敲除的肿瘤细胞为活性成分的肿瘤疫苗。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瘤疫苗,它是以MIF基因敲除的肿瘤细胞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0008]进一步地,所述肿瘤为多发性骨髓瘤。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注射制剂。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MIF基因敲除的肿瘤细胞在制备肿瘤疫苗中的用途。
[0011]进一步地,所述肿瘤为多发性骨髓瘤。
[0012]进一步地,所述肿瘤疫苗为预防性肿瘤疫苗或治疗性肿瘤疫苗。
[0013]进一步地,所述肿瘤疫苗是阻断良性癌前病变发展为肿瘤的制剂,所述良性癌前病变优选为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0014]进一步地,所述肿瘤疫苗是调控NK细胞免疫,调控巨噬细胞免疫和/或调控T细胞免疫的制剂。
[0015]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
[0016]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诱导多发性骨髓瘤(MM)免疫逃逸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MIF基因敲除(MIF

KO)的MM细胞,由于不能有效诱导产生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不能发生免疫逃逸,所以不会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中产生肿瘤。
[0017]2)MIF在MM免疫抑制微环境中发挥调控作用,MIF调控的MM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有NK细胞,巨噬细胞及T细胞参与。
[0018]3)MIF

KO的MM细胞注射刺激后的小鼠,不但不会发生MM,还会获得MM免疫性;未来再使用正常MM行肿瘤移植,也不会发生MM。因此,MIF

KO的MM细胞可以作为肿瘤疫苗,有效预防MM。
[0019]4)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MM患者普遍具有被称为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的良性癌前病变阶段,MGUS患者罹患MM的比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可被视为发生MM的高危人群。如能有效阻断MGUS进展为MM,将极大的降低MM患病率。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MM预防效果的肿瘤疫苗在阻断MGUS进展为MM,降低MM发生率中拥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0020]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0021]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2]图1.MIF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A)非肿瘤患者或者健康志愿者(CTR

BM)以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

BM)骨髓穿刺上清液中MIF水平检测。B)各种细胞中的MIF表达水平,包括健康志愿者来源的骨髓基质细胞(nBMSC),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基质细胞(MM

BMSC),患者MM细胞(Pt.MM),以及各种人MM细胞系。C)多发性骨髓瘤表达MIF水平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MIF高表达的MM患者总体预后较差(左图):在复发患者中,MIF高表达的患者预后也较差(右图)。
[0023]图2.MIF调节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生成。A)小鼠多发性骨髓瘤5T

MM模型,采取免疫正常C57BL/Ka小鼠,尾静脉注射野生型(wt)或MIF敲除(MIF

KO)的鼠骨髓瘤5TGM1细胞,成瘤情况用体内生物发光实验检测。B)采取小鼠多发性骨髓瘤5T

MM模型,使用皮下注射法构建皮下肿瘤,MIF

KO肿瘤细胞注射后1周还有肿瘤细胞存在,但2周后肿瘤细胞消失,最终无法形成肿瘤。C)在另一种小鼠多发性骨髓瘤模型中(小鼠多发性骨髓瘤细胞P3X63Ag8U.1,注射如Balb/c小鼠体内成瘤),皮下注射MIF

KO的P3X63Ag8U.1无法成瘤,wt细胞成瘤。D)小
鼠多发性骨髓瘤细胞5TGM1皮下注射入免疫缺陷NSG小鼠体内,MIF

KO细胞和wt细胞均可正常形成肿瘤。E)在C57BL/Ka小鼠中敲除MIF,使得小鼠骨髓(骨髓瘤发生部位)内没有MIF表达,敲除后小鼠测序确认MIF敲除。F)将正常5TGM1细胞经尾静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疫苗,其特征在于:它是以MIF基因敲除的肿瘤细胞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多发性骨髓瘤。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肿瘤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注射制剂。4.MIF基因敲除的肿瘤细胞在制备肿瘤疫苗中的用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多发性骨髓瘤。6.根据权利要求4

5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宇欢黄菁草徐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