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光电材料和应用
,具体涉及一类9-苯基-9-芘基芴取代的芘的共轭衍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并将该类材料应用于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有机集成电路、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管、染料激光、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和荧光探针等有机电子学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显示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tang等人采用超薄膜技术首先用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发光层做成了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从而开始了有机电致发光的划时代进展。1990年,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Friend等人首次报道了聚苯乙烯撑(PPV)的电致发光,1991年Heeger小组制成了用旋涂成膜制成的桔红色LED,从此揭开了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PLED)的研究。相对于现有的阴极射线显示(CRT)、液晶显示(LCD)和等离子体显示(PDP),以及无机半导体LED显示等技术相比较,由有机材料作为发光层的有机/高分子平面显示技术具有能耗小、易于实现大屏幕显示、发光颜色连续可调、视角广、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可实现刚性显示和柔性显示等优点。 ...
【技术保护点】
9-苯基-9-芘基芴取代的芘的共轭衍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通式的一种:***其中,A为(9-苯基-9-芘基)芴基或者(螺-9-苯基-9-芘基)芴基,其中芴基为单取代(芴的2位)或者双取代(芴的2位和7位);B为氢原子或者芘基(1位单取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唐超,解令海,李盛彪,刘烽,张晴晴,范曲立,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