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方向可扩展的轮边模块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402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Z方向可扩展的轮边模块及汽车,轮边模块包括车轮总成、悬架总成,悬架总成包括第一转向节;其中,车轮总成包括轮胎和轮辋,轮胎的下方包括接地点,轮辋内侧设有第一基准孔,轮胎和轮辋采用可破除式连接,且在轮胎和轮辋的连接处设置成可共用不同规格的轮胎,或者通过调整第一基准孔的轴线位置,以实现根据不同车型调整接地点和轴线的轮胎静力半径。通过对轮边模块进行结构设计,可将平台架构车型Z向扩展方案形成固定策略或策略组合,针对每种策略结合布置间隙及性能边界给出带宽,形成企业内部规范或标准,提高平台架构预研阶段工作效率,降低开发风险。降低开发风险。降低开发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Z方向可扩展的轮边模块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工艺
,尤其是一种轮边模块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架构化”是目前设计主流方向,汽车架构是在平台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当一个车企的汽车平台过于繁多时,同样会造成研发成本的上升,若能在平台与平台之间建立联系,那就能更好的发挥平台的作用。架构就是基于平台本身,以更高的层面来提供工程设计方案和模块化制造的架构体系,贯穿生产、研发和产品等环节。可以说,架构化具备了更高的可延展和模块化特性。
[0003]但是,目前尚未针对架构或平台化车型扩展策略给出系统性阐述,多数作为企业内部技术方案构想,且大多数结构无法适用统一的扩展策略,均需要重新制定方案,特别针对于轮边模块,导致开发效率不高、结构不具备通用性。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轮边模块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架构车型在相对车身坐标系的Z轴方向发生尺寸变化时,无特定的扩展结构和对应的策略,导致所需修改零件的数量多,开发方案复杂,迁移性和通用性比较差等技术问题。
[0006]针对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边模块,通过对轮边模块进行设计,使得在不同的车型在Z方向的高度发生变化时,无需重新设计开发,采用统一的通用零件进行拓展,具备很强的迁移性,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轮边模块。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Z方向可扩展的轮边模块,轮边模块包括车轮总成、悬架系统,悬架系统包括第一转向节;其中,车轮总成包括轮胎和轮辋,轮胎的下方包括接地点,轮胎和轮辋采用可破除式连接,且在轮胎和轮辋的连接处设置成可共用不同规格的轮胎,及通过调整轮胎的第一基准孔的轴线位置,以实现根据不同车型调整接地点和轴线的轮胎静力半径。
[0008]在本申请中可选的方案中,悬架总成包括轮心,在Z方向上,轮心相对整车水平基准的高度可调并根据不同车型进行调整。
[0009]在本申请可选地方案中,第一转向节包括第二基准孔和轮毂轴承安装孔,在Z方向上,根据不同车型调整轮毂轴承安装孔相对于第一转向节的毛坯件上的第二基准孔的高度差。
[0010]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轮毂轴承安装孔以第二基准孔为基准,围绕第二基准孔呈现矩阵排布。
[0011]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悬架总成还包括用于替换的第二转向节,第二转向节同样包括轮毂轴承安装孔,第一转向节和第二转向节上的轮毂轴承安装孔的相对位置不同。
[0012]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第一转向节的毛坯件上设置有加工区域,在加工区域上
根据不同车型加工不同位置或者不同形状的轮毂轴承安装孔和/或对第二基准孔进行加工,实现调整轮毂轴承安装孔相对于第一转向节的毛坯件上的第二基准孔的高度差。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如上述的轮边模块的Z方向拓展方法,Z方向拓展方法包括:
[0014]根据扩展的车型在Z方向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改变轮胎静力半径;
[0015]在Z方向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范围内时,采用调整轮心相对整车水平基准的高度。
[0016]在Z方向大于第二阈值时,改变轮胎静力半径、调整轮心相对整车水平基准的高度、并同时调整轮毂轴承安装孔相对于第一转向节的毛坯件上的第二基准孔的高度差。
[0017]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轮胎静力半径在预设的第一高度宽带范围进行调整;轮心相对整车水平基准的高度在预设第二高度宽带范围内进行调整;轮毂轴承安装孔相对于第一转向节的毛坯件上的第二基准孔的高度差在预设的第三高度范围内进行调整。
[0018]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第一高度宽带为小于15mm;第二高度宽度小于15mm,第三高度宽度小于10mm。
[0019]在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汽车包括如上的轮边模块。
[0020]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Z方向可扩展的轮边模块,轮边模块包括车轮总成,悬架系统,其中悬架系统包括第一转向节,其中车轮总成通过轮胎和轮辋采用可破除式连接,且在轮胎和轮辋的连接处设置成可共用不同规格的轮胎,或者通过调整所述轮胎的第一基准孔的轴线位置等结构设计,使轮胎静力半径可调整。通过对轮边模块进行结构设计,可将平台架构车型Z向(垂向)扩展方案形成固定策略或策略组合,针对每种策略结合布置间隙及性能边界给出带宽,形成企业内部规范或标准,提高平台架构预研阶段工作效率,降低开发风险。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说明。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例性的展示出了Z方向可扩展的轮边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例性的展示出了Z方向可扩展的轮边模块中车轮总成为通用件时结构示意图;
[0026]图2(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2a处A

A处的截面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例性的展示出了Z方向可扩展的轮边模块中悬架系统200在连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正面);
[0028]图4(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轮边模块中第一转向节的未加工前的毛坯示意图;及
[0029]图4(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轮边模块中第一转向节在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a)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轮边模块中第二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b)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轮边模块中第二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及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轮边模块的Z方向拓展方法的流程图。
[0033]以上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4]1000、轮边模块;
ꢀꢀꢀꢀꢀꢀꢀꢀꢀꢀꢀꢀꢀ
100、车轮总成;
[0035]200、悬架系统;
ꢀꢀꢀꢀꢀꢀꢀꢀꢀꢀꢀꢀꢀꢀ
300、第一转向节;
[0036]400、第二转向节;
ꢀꢀꢀꢀꢀꢀꢀꢀꢀꢀꢀꢀ
101、轮胎;
[0037]102、轮辋;
ꢀꢀꢀꢀꢀꢀꢀꢀꢀꢀꢀꢀꢀꢀꢀꢀꢀꢀ
120、第一基准孔;
[0038]110、接地点;
ꢀꢀꢀꢀꢀꢀꢀꢀꢀꢀꢀꢀꢀꢀꢀꢀ
220、轮心;
[0039]300

、第一转向节毛坯;
ꢀꢀꢀꢀꢀꢀꢀ
310

、第二基准孔;
[0040]320

、加工区域;
ꢀꢀꢀꢀꢀꢀꢀꢀꢀꢀꢀꢀꢀ
3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Z方向可扩展的轮边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模块包括车轮总成(100)、悬架系统(200),所述悬架系统(200)包括第一转向节(300);其中,所述车轮总成(100)包括轮胎(101)和轮辋(102),所述轮胎(101)的外侧包括接地点(110),所述轮辋(102)内侧设有第一基准孔(120),所述轮胎(101)和轮辋(102)采用可破除式连接,且在轮胎(101)和轮辋(102)的连接处设置成可共用不同规格的轮胎(101),及通过调整第一基准孔(120)的轴线位置,以实现根据不同车型调整接地点(110)和轴线的轮胎静力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系统(200)包括轮心(220),在Z方向上,所述轮心(220)相对整车水平基准的高度可调并根据不同车型进行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节(300)包括第二基准孔(310)和轮毂轴承安装孔(320),在Z方向上,根据不同车型调整所述轮毂轴承安装孔(320)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向节(300)的毛坯件上的第二基准孔的高度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边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轴承安装孔(320)以第二基准孔(310)为基准,围绕第二基准孔(310)呈现矩阵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边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系统(200)还包括用于替换的第二转向节(400),所述第二转向节(400)同样包括轮毂轴承安装孔(320),所述第一转向节(300)和所述第二转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高海龙吕尚坤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