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326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蒸发式换热器设有第一蒸汽出口、废汽进口、与废汽进口连通的换热组件以及与第一蒸汽出口连通的蒸汽发生室,换热组件设于蒸汽发生室内,用于将换热组件内废汽的热量传递至蒸汽发生室内;气液分离器设有第二蒸汽出口以及与第一蒸汽出口连通的第一蒸汽入口;蒸汽压缩机设有蒸汽输出口以及与第二蒸汽出口连接的第二蒸汽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通过蒸汽压缩机给蒸发式换热器提供负压的真空环境,从而降低蒸汽发生室内水的沸腾蒸发温度至100℃以下,实现提高蒸汽发生腔的蒸汽生产量,排出的蒸汽最后通过蒸汽压缩机升温提压形成正压蒸汽后顺利输送至用热设备使用,提高废热的热回收效率。热的热回收效率。热的热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热能回收设备
,具体涉及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工业废汽余热的回收大都采用换热器对流换热的方式,水与废汽进行对流换热。回收的热量产生大量热水使用。对于气液对流换热,换热效率不高;余热回收产生的热水很难全部利用,热能回收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热能回收系统存在热能回收利用效率低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真空沸腾蒸发换热方式的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
[0004]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包括蒸发式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和蒸汽压缩机;蒸发式换热器设有第一蒸汽出口、废汽进口、与废汽进口连通的换热组件以及与第一蒸汽出口连通的蒸汽发生室,换热组件设于蒸汽发生室内,用于将换热组件内废汽的热量传递至蒸汽发生室内;气液分离器设有第二蒸汽出口、冷凝水出口以及与第一蒸汽出口连通的第一蒸汽入口;蒸汽压缩机设有蒸汽输出口以及与第二蒸汽出口连接的第二蒸汽入口,蒸汽压缩机用于通过气液分离器降低蒸汽发生室内的气压以及对进行气液分离的蒸汽进行输出。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通过蒸汽压缩机给蒸发式换热器提供负压的真空环境,从而降低蒸汽发生室内水的沸腾蒸发温度至100℃以下,实现提高蒸汽发生腔的蒸汽生产量,排出的蒸汽最后通过蒸汽压缩机升温提压形成正压蒸汽后顺利输送至用热设备使用,提高废热的热回收效率,热能转换利用率高。
[0006]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冷凝液出口和不可凝气体出口;通过这样设置,使废汽在换热管内冷却形成不可凝气体和冷凝液并排出,便于换热管可以连续不断地输入废汽进行换热。
[0007]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平行布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室下部;通过这样设置,换热管设置在蒸汽发生室下部,便于蒸汽发生室内存放最小量的洁净水和快速生产蒸汽。
[0008]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式换热器内依次布置分隔有废汽输入腔、所述蒸汽发生室和不可凝气体排出腔,所述废汽输入腔和不可凝气体排出腔分别与换热管的两端连通,所述废汽进口与废汽输入腔连通,所述不可凝气体出口与不可凝气体排出腔连通;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进入废汽输入腔废汽可以均匀地扩散至每个换热管内,使换热管均匀发热,提高换热组件在蒸汽发生室内的放热面积,换热效率高。
[0009]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式换热器还设有与外置补水设备连接的补水口,所述蒸汽发生室内设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用于将水位控制至淹没所述换热组件;通过设置液位计控制蒸汽发生室内最小储水量,达到快速生产蒸汽的效果。
[0010]进一步的,连接在补水口与外置补水设备之间的补水管道设置有补水阀;通过这样设置,便于液位计根据水位量反馈信号至系统控制补水阀通断补充蒸汽发生室内的洁净
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出口连接在补水阀与补水口之间的补水管道;通过这样设置,气液分离器将蒸汽中的水分分离后输送至蒸汽发生室重复利用,提高水循环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4]参见图1,本技术的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包括蒸发式换热器1、气液分离器2和蒸汽压缩机3;蒸发式换热器1设有第一蒸汽出口121、废汽进口111、与废汽进口111连通的换热组件以及与第一蒸汽出口121连通的蒸汽发生室12,所述第一蒸汽出口121优选设于所述蒸汽发生室12顶部,换热组件设于蒸汽发生室12内,用于将换热组件内废汽的热量传递至蒸汽发生室12内;气液分离器2设有第二蒸汽出口21、冷凝水出口22以及与第一蒸汽出口121连通的第一蒸汽入口23;蒸汽压缩机3设有蒸汽输出口31以及与第二蒸汽出口21连接的第二蒸汽入口32,蒸汽压缩机3用于通过气液分离器2降低蒸汽发生室12内的气压以及对进行气液分离的蒸汽进行输出至蒸汽用热设备。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通过蒸汽压缩机3给蒸发式换热器1提供负压的真空环境,从而降低蒸汽发生室12内水的沸腾蒸发温度至100℃以下,提高蒸汽发生腔的蒸汽生产量,蒸汽的品位比热水高,所以回收废气热能产生蒸汽比产生热水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排出的蒸汽最后通过蒸汽压缩机3升温提压形成正压蒸汽后顺利输送至用热设备使用,提高废热的热回收效率,沸腾换热为相变换热,所以换热效率大大提高,从而热能转换利用率高。
[0016]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蒸汽出口21设于气液分离器2的顶部,所述第一蒸汽入口23设于为气液分离器2的侧部,所述冷凝水出口22设于气液分离器2的底部,所述气液分离器2优选为旋风分离器。
[0017]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若干换热管14,所述换热管14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冷凝液出口131和不可凝气体出口132;通过这样设置,使废汽在换热管14内冷却形成不可凝气体和冷凝液并排出,便于换热管14可以连续不断地输入废汽进行换热。
[001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14平行布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室12下部;通过这样设置,换热管14设置在蒸汽发生室12下部,便于蒸汽发生室12内存放最小量的洁净水和快速生产蒸汽。
[0019]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式换热器1内依次布置分隔有废汽输入腔11、所述蒸汽发生室12和不可凝气体排出腔13,所述废汽输入腔11、所述蒸汽发生室12和不可凝气体排出腔13优选为水平向布置,所述废汽进口111和不可凝气体出口132位于蒸发式换热器1的两侧,废汽输入腔11、所述蒸汽发生室12和不可凝气体排出腔13之间通过管板15分隔设置,所述换热管14设于所述蒸汽发生室12内,所述废汽输入腔11和不可凝气体排出腔13分别通过管板15的孔位与换热管14的两端连通,所述废汽进口111与废汽输入腔11连通,所述不可凝气体出口132与不可凝气体排出腔13连通;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进入废汽输入腔11废汽
可以均匀地扩散至每个换热管14内,使换热管14均匀发热,提高换热组件在蒸汽发生室12内的放热面积,换热效率高。
[002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式换热器1还设有与外置补水设备连接的补水口16,所述补水口16设于蒸汽发生室12的顶部,所述蒸汽发生室12内设有液位计17,所述液位计17用于将水位控制至淹没所述换热组件;通过设置液位计17控制蒸汽发生室12内最小储水量,达到快速生产蒸汽的效果。
[0021]在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在补水口16与外置补水设备之间的补水管道181设置有补水阀18,所述补水阀18、水位计分别与所述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的控制电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便于液位计17根据水位量反馈信号至系统控制补水阀18通断补充蒸汽发生室12内的洁净水。
[002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出口22连接在补水阀18与补水口16之间的补水管道181;通过这样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式换热器,设有第一蒸汽出口、废汽进口、与废汽进口连通的换热组件以及与第一蒸汽出口连通的蒸汽发生室,换热组件设于蒸汽发生室内,用于将换热组件内废汽的热量传递至蒸汽发生室内;气液分离器,设有第二蒸汽出口、冷凝水出口以及与第一蒸汽出口连通的第一蒸汽入口;蒸汽压缩机,设有蒸汽输出口以及与第二蒸汽出口连接的第二蒸汽入口,蒸汽压缩机用于通过气液分离器降低蒸汽发生室内的气压以及对进行气液分离的蒸汽进行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冷凝液出口和不可凝气体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蒸发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平行布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室下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晏欧阳健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丰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