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84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涉及联苯醇生产技术领域。该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经过冷凝管进行冷凝后,内部的热量经过冷凝管向外侧发散,紧贴在冷凝管表面的导热件将热量导出,对内部循环孔通入的循环水进行加热,进而可将冷凝管的热量进行循环利用,使冷凝管外壁的热量不至于进行浪费,设置了导热件可以将外壁的热量均匀的向循环孔传导,且在导热件的外侧设置了保温层,避免热量散失,使余热回收较为彻底。使余热回收较为彻底。使余热回收较为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


[0001]本技术涉及联苯醇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联苯醇常温下为白色结晶,可溶于乙醇、苯、甲苯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联苯醇可燃。中等毒性,缺乏具体毒性数据及中毒症状,可参照联苯的有关毒性。主要用作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农药中间体,联苯醇可由3


‑2‑
甲基联苯与金属镁反应生成格氏试剂,再与聚甲醛二乙酸酯反应得到产品。在联苯醇进行制备时,可通过将3


‑2‑
甲基联苯与四氢呋喃加入反应器,再加入新鲜的金属镁和回收的金属镁进行回流5h后,再加入聚甲醛二乙酸酯,继续回流数小时,冷却后进行处理,蒸馏得到产品。在联苯醇制备时,需要通过冷凝将蒸汽进行结晶制备,通常在联苯醇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冷凝器大多为立式列管冷凝器。
[0003]在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2020570016.7、专利名称为一种联苯醇生产用重结晶设备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联苯醇经过持续反应后进入重结晶区12,每一个重结晶釜的出口由并联连接的方式集中排至冷凝区11,每一个重结晶釜的进口均连接有第一蒸汽管202和第二蒸汽管203,第一蒸汽管202和第二蒸汽管203的一端连接有蒸汽设备2,使物料流通更加顺畅,重结晶完的物料在重结晶区12内存放,剩余的湿品排放到冷凝区11,完成重结晶工序。在实现该技术方案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在对联苯醇进行制备时,立式列管冷凝器在进行冷凝时,内部的热量向外侧发散,导致热量散失,不方便对余热进行回收,导致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能够避免冷凝器内部的热量向外侧发散,导致热量散失,不方便对余热进行回收,导致能量浪费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包括:
[0007]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包括冷凝管和安装在所述冷凝管一端的进口以及安装在所述冷凝管另一端的出口;
[0008]余热回收单元包括包覆管和安装在所述包覆管两侧的固定环,所述包覆管通过所述固定环安装在所述冷凝器本体上端。
[000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包覆管的两侧开设有连接卡槽,所述包覆管的两侧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与外侧的循环水泵相连接。
[00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包覆管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侧设置了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的内部开设有循环孔。
[00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循环孔呈螺旋状布置在所述导热件的内腔,所述循环孔的两端均与所述通口相连通。
[00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壳为一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部件,所述导热件
为一种导热金属材料制成的部件,且贴合所述冷凝管表面安装,所述导热件与防护壳的中部填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一种保温岩棉材料制成的部件。
[00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环包括环体和安装在所述环体两侧的安装脚,所述安装脚的内侧还设置有弹性阻隔部,所述环体和所述弹性阻隔部为一种半圆状的部件,且相互卡合安装。
[00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环体的内侧开设了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了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连接卡槽相匹配。
[00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弹性阻隔部和连接环均为一种弹性硅胶材料制成的部件,所述弹性阻隔部的横截面为一种波浪状可伸缩式的部件。
[001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环体的内侧设置了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呈环状分布在所述环体的内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环体内侧,所述伸缩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弧形板。
[00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弧形板的内侧设置有吸附磁板,所述伸缩弹簧、弧形板和吸附磁板安装在所述弹性阻隔部的内侧,所述吸附磁板与冷凝管磁性相吸。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在使用冷凝器本体对联苯醇生产中的蒸汽进行冷凝时,蒸汽进入冷凝管,经过冷凝管进行冷凝后,内部的热量经过冷凝管向外侧发散,紧贴在冷凝管表面的导热件将热量导出,对内部循环孔通入的循环水进行加热,进而可将冷凝管的热量进行循环利用,使冷凝管外壁的热量不至于进行浪费,设置了导热件可以将外壁的热量均匀的向循环孔传导,且在导热件的外侧设置了保温层,避免热量散失,使余热回收较为彻底。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包覆管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包覆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环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弹性阻隔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标:100

冷凝器本体;110

冷凝管;120

进口;130

出口;200

余热回收单元;210

包覆管;211

防护壳;212

保温层;213

导热件;214

循环孔;220

固定环;221

环体;222

安装脚;223

弹性阻隔部;224

安装槽;225

连接环;226

伸缩弹簧;227

弧形板;228

吸附磁板;230

连接卡槽;240

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对联苯醇进行制备时,立式列管冷凝器在进行冷凝时,内部的热量向外侧发散,
导致热量散失,不方便对余热进行回收,导致能量浪费。因此,专利技术人经研究提供了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蒸汽经过冷凝管进行冷凝后,内部的热量经过冷凝管向外侧发散,紧贴在冷凝管表面的导热件将热量导出,对内部循环孔通入的循环水进行加热,进而可将冷凝管的热量进行循环利用,使冷凝管外壁的热量不至于进行浪费,从而解决上述缺陷。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包括冷凝管和安装在所述冷凝管一端的进口以及安装在所述冷凝管另一端的出口;余热回收单元包括包覆管和安装在所述包覆管两侧的固定环,所述包覆管通过所述固定环安装在所述冷凝器本体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管的两侧开设有连接卡槽,所述包覆管的两侧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与外侧的循环水泵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管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侧设置了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的内部开设有循环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孔呈螺旋状布置在所述导热件的内腔,所述循环孔的两端均与所述通口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苯醇生产用泵后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为一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部件,所述导热件为一种导热金属材料制成的部件,且贴合所述冷凝管表面安装,所述导热件与防护壳的中部填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一种保温岩棉材料制成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宋义鑫王隆新张少杰何志兴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鹏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