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橡胶管易拆模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47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形橡胶管易拆模模具结构,涉及异形橡胶管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异形橡胶管下模;所述异形橡胶管下模的顶端面设置有异形橡胶管上模;异形橡胶管下模的顶端面居中开设有异形橡胶管成型槽;异形橡胶管下模下部内开设有充气槽;充气槽与异形橡胶管成型槽的位置对正;异形橡胶管成型槽的底端面开设有泄气孔;在注塑结束后启动驱动电机,当第一密封块、第二密封块和第三密封块从泄气孔内脱离时,充气槽内的空气通过泄气孔流入异形橡胶管成型槽内对成型的异形橡胶管进行吹气,解决了成型后容易粘在模具的模腔内侧,在对异形橡胶管进行脱模的过程中容易对异形橡胶管造成损坏的问题。成损坏的问题。成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橡胶管易拆模模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异形橡胶管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异形橡胶管易拆模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发动机为了方便油路的输送,通常会在汽车发动机上安装异形橡胶管,异形橡胶管在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注塑的方式制成,在注塑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对异形橡胶管进行定型,工作人员在注塑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异形橡胶管模具。
[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2773788.3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管生产用的注塑模具,具体包括冷却箱和机箱,所述冷却箱安装在机箱上端外壁上,所述机箱的右侧设置有动模板,通过冷却液的冲击力,将弹簧继续拉伸,使得挡板和外筒之间的缝隙扩大,加大冷却液的流量,再进入到下通道中,对下模具中橡胶管进行快速冷却,之后流入到底座中集液槽中,接下来断开水泵,最后动模板向上移动,连同插管和外筒一起向上移动,外筒由于弹簧的作用,重新将插管盖住,防止上通道中冷却液滴下来,该新型模具通过水冷的方式对模具进行散热,提高冷却效果,加大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下通道中冷却液流入到集液槽中,有利于重复使用冷却液,避免浪费。
[0004]然而,就目前传统异形橡胶管模具而言,在注塑的过程中通常会将异形橡胶加热后注入模具中进行成型,但异形橡胶受热后会变得柔软且粘度增大,成型后容易粘在模具的模腔内侧,在对异形橡胶管进行脱模的过程中,容易对异形橡胶管造成损坏,影响异形橡胶管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异形橡胶管易拆模模具结构,其具有能够快速对成型的异形橡胶管进行冷却脱模的充气槽和泄气孔,在注塑成型后,启动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带动第一固定转轴进行转动,通过第一固定转轴的转动使第一锥齿轮带动左部的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通过左部的第二锥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固定转轴和右部的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通过右部的第二锥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并使第三锥齿轮带动第三固定转轴进行转动,在第一固定转轴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一挤压凸轮进行转动,在第二固定转轴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二挤压凸轮进行转动,在第三固定转轴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三挤压凸轮进行转动,在第一挤压凸轮、第二挤压凸轮和第三挤压凸轮转动的过程中会挤压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在第一固定转轴、第二固定转轴和第三固定转轴的外壁上进行滑动并挤压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和第三复位弹簧,当第一密封块、第二密封块和第三密封块均从泄气孔内脱离时,充气槽内的空气通过泄气孔流入异形橡胶管成型槽内对成型的异形橡胶管进行吹气,方便工作人员对异形橡胶管进行脱模的同时,通过泄气孔吹入的空气能够对成型的异形橡胶管进行快速冷却,防止异形橡胶管在长时间受热后粘在模具的模腔内侧在脱模时对异形橡胶管造成损坏的情况。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形橡胶管易拆模模具结构,具体包括:异形橡胶管下模;所述异形橡胶管下模的顶端面设置有异形橡胶管上模;异形橡胶管下模的顶端面居中开设有异形橡胶管成型槽;异形橡胶管下模下部内开设有充气槽;充气槽与异形橡胶管成型槽的位置对正;异形橡胶管成型槽的底端面开设有泄气孔;异形橡胶管下模的前端面和异形橡胶管下模的后端面分别居中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滑把手;异形橡胶管下模的左端面上部和异形橡胶管下模的右端面上部分别居中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内分别开设有一个辅助槽;两个辅助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一块固定底板。
[0007]可选地,所述异形橡胶管上模的左端面和异形橡胶管上模的右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架;两个限位架的顶端面分别开设有限位卡槽;两块固定底板的顶端面分别居中固定连接有一个升降滑杆;两个升降滑杆分别滑动连接在安装块内;两个升降滑杆的顶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卡块;两个限位卡块分别插接在两个限位卡槽内;两块固定底板的顶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支撑弹簧;两根支撑弹簧的末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辅助槽的顶端面上。
[0008]可选地,所述异形橡胶管下模的前端面左部螺栓紧固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后端面同轴连接有一根第一固定转轴;第一固定转轴转动连接在充气槽内;第一固定转轴的外壁后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锥齿轮;充气槽的左端面后部转动连接有一根第二固定转轴;第二固定转轴的外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锥齿轮;左部的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充气槽的后端面转动连接有一根第三固定转轴;第三固定转轴的外壁前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右部的第二锥齿轮啮合。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转轴的外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挤压凸轮;第二固定转轴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挤压凸轮;第三固定转轴的外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挤压凸轮。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转轴的外壁上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架;两个第一支撑架的底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复位弹簧;两根第一复位弹簧的末端均固定连接在充气槽的底端面上;两个第一支撑架的顶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密封块;两个第一密封块均插接在泄气孔内;第二固定转轴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三个第二支撑架;三个第二支撑架的底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二复位弹簧;三根第二复位弹簧的末端均固定连接在充气槽的底端面上;三个第二支撑架的顶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密封块;三个第二密封块均插接在泄气孔内;第三固定转轴的外壁上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三支撑架;两个第三支撑架的底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三复位弹簧;两根第三复位弹簧的末端均固定连接在充气槽的底端面上;两个第三支撑架的顶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密封块;两个第三密封块均插接在泄气孔内。
[0011]可选地,所述异形橡胶管下模的后端面左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打气泵;打气泵的出气口处连接有一根输气管;输气管的排气口设置在充气槽内。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对模具进行拆卸,操作方便快捷,并且在注塑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增加模具的密封性,避免异形橡胶管在注塑的过程中因为密封不严而产生毛刺,同时在对异形橡胶管注塑结束后,方便工作人员对异形橡胶管进行快速脱模,降低了脱模难度,防止脱模过程中导致橡胶管破损。
[0014]此外,在对异形橡胶管进行注塑时,通过限位卡槽和限位卡块的配合,可以加强异形橡胶管下模和异形橡胶管上模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异形橡胶管在注塑的过程中因为密封不严导致产生毛刺,在注塑完成后只需拉动限位卡块,在限位卡块脱离限位卡槽后转动升降滑杆,使限位卡块脱离限位卡槽的上方,即可完成异形橡胶管下模和异形橡胶管上模的拆卸,方便工作人员对异形橡胶管下模和异形橡胶管上模进行快速分离,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5]此外,在注塑结束后启动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带动第一固定转轴、第二固定转轴和第三固定转轴进行转动,并使第一挤压凸轮、第二挤压凸轮和第三挤压凸轮进行转动,在第一挤压凸轮、第二挤压凸轮和第三挤压凸轮转动的过程中会挤压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使其在第一固定转轴、第二固定转轴和第三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橡胶管易拆模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形橡胶管下模(1);所述异形橡胶管下模(1)的顶端面设置有异形橡胶管上模(101);所述异形橡胶管下模(1)的顶端面居中开设有异形橡胶管成型槽(103);所述异形橡胶管下模(1)下部内开设有充气槽(112);所述充气槽(112)与所述异形橡胶管成型槽(103)的位置对正;所述异形橡胶管成型槽(103)的底端面开设有泄气孔(113);所述异形橡胶管下模(1)的前端面和所述异形橡胶管下模(1)的后端面分别居中固定连接有一个防滑把手(102);所述异形橡胶管下模(1)的左端面上部和所述异形橡胶管下模(1)的右端面上部分别居中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块(106);两个所述安装块(106)内分别开设有一个辅助槽(107);两个所述辅助槽(107)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一块固定底板(109)。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异形橡胶管易拆模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橡胶管上模(101)的左端面和异形橡胶管上模(101)的右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架(104);两个限位架(104)的顶端面分别开设有限位卡槽(105);两块固定底板(109)的顶端面分别居中固定连接有一个升降滑杆(108);两个升降滑杆(108)分别滑动连接在安装块(106)内;两个升降滑杆(108)的顶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卡块(111);两个限位卡块(111)分别插接在两个限位卡槽(105)内;两块固定底板(109)的顶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支撑弹簧(110);两根支撑弹簧(110)的末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辅助槽(107)的顶端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异形橡胶管易拆模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橡胶管下模(1)的前端面左部螺栓紧固连接有驱动电机(114);驱动电机(114)的后端面同轴连接有一根第一固定转轴(115);第一固定转轴(115)转动连接在充气槽(112)内;第一固定转轴(115)的外壁后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锥齿轮(116);充气槽(112)的左端面后部转动连接有一根第二固定转轴(120);第二固定转轴(120)的外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锥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谭毅胡春明吴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美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